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08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122篇
地质学   198篇
海洋学   28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381.
本文提出一种结合广义射线和有限差分理论而形成的混合方法(以下简称混合方法).在介质均匀区(包括平行介质分层区)应用广义射线理论,在介质不均匀区应用有限差分理论.在这种结合过程中,把均匀区广义射线的结果作为不均匀区有限差分区波场连续的输入.对于均匀介质模型,混合方法理论地震图和广义射线理论地震图、广义反射透射系数矩阵及离散波数法地震图的对比,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在数值上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计算了1990年8月5日Hakone地震前震在日本Ashigara山谷盲测点的响应,理论地震图和实际资料的比较同样取得好的结果.这种方法可用于地震勘探、工程地震、强地面运动的研究.  相似文献   
382.
城市“屋顶农业”开发的适宜性试验—以柑桔栽培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高远  胡云好 《热带地理》1995,15(2):115-119
本文通过对屋顶栽培柑桔的对比试验和分析,认为通过开发“屋顶农业”来绿化城市屋面,不仅具有生态效益,而且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83.
Summary In an effort to minimize cutter roof failures in longwall development entries of a West Virginia coal mine, a three-entry system was developed with the center entry arched into the strata above the coal seam. The purpose of the arched entry was to modify the horizontal stress envelope associated with the three-entry system and improve roof conditions in the adjacent outside entries.Contrary to the predictions of elastic analyses, the presence of the arched entry improved roof conditions by eliminating cutter roof failures in the outside entries.In situ stress determinations and numerical modeling techniques were employed to quantify the impact of the arch and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stress relief associated with the arched entry. Stress determinations and underground observations indicated that the roofs of the outside entries were within the zone of stress relief generated by the arch, and that failure or movement along bedding plane discontinuities played a major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stress relieved zone. The numerical model incorporated horizontal joints to simulate bedding plane discontinuities. The properties of the joints were adjusted until roof stresses predicted by the model were in agreement with measured stress profiles. This process resulted in a calibrated analytical tool that could be used to evaluate alternate mining geometries.  相似文献   
384.
多尺度地理空间数据的分布式存储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尺度地理空间数据分布式存储与管理技术为建立分布式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多尺度、多数据类型数字地理信息产品一体化分发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本文重点讨论了地理空间数据分布与存储模型体系、空间数据在关系数据库中的一体化存储与管理方法、空间数据库引擎技术、多尺度地理空间信息一体化管理体系结构等问题。  相似文献   
385.
厚松散层及超薄覆岩条件下放顶煤开采防砂煤柱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解放厚松散层及超薄覆岩条件下防砂煤柱储量,在掌握三隔、四含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基础上,通过井下疏放四含水、合理确定允许放采比以及控制工作面两端覆岩剪切破坏,有效实践了“破坏四含、保护三含”的思路。项目自实施以来,已成功回采了40多万t煤炭,直接经济效益4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386.
袁维  刘尚各  聂庆科  王伟 《岩土力学》2019,(7):2789-2798
桩端下伏溶洞顶板厚度是影响嵌岩桩竖向承载力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工程实践中,我国相关规范要求桩端平面以下的顶板厚度不小于3倍桩径。根据规范确定溶洞顶板厚度具有一定的经验性和笼统性,没有考虑溶洞顶板岩体质量,亦忽略了溶洞自身尺寸的影响。基于桩端岩体的冲切破坏模式,并结合广义Hoek-Brown准则和极限定理上限法建立了溶洞顶板临界厚径比(h/d,即顶板厚度h/基桩直径d)的计算方法,给出了不同岩体基本质量级别的临界厚径比建议值。结果表明:极限端阻力、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质量均对临界厚径比产生影响,极限端阻力越小、岩体质量越好、岩石越坚硬,则溶洞顶板的临界厚径比越小;以《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50218-2014)中岩体基本质量分级为参考依据,Ⅰ~Ⅳ级岩体的临界厚径比建议值分别是Ⅰ级岩体h/d≤2.41、Ⅱ级岩体2.41≤h/d≤2.96、Ⅲ级岩体2.96≤h/d≤3.73、Ⅳ级岩体3.73≤h/d≤4.91。  相似文献   
387.
煤巷顶板软弱夹层层位对锚杆支护结构稳定性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农  李桂臣  阚甲广 《岩土力学》2011,32(9):2753-2758
中国煤矿开采条件复杂,煤层顶板多为分层性强的复合顶板,含有软弱夹层时采用锚杆支护技术难度大、安全可靠性低。根据煤巷顶板软弱夹层和锚固区的相对位置,采用物理模拟方法研究了三种软弱夹层层位条件下顶板的采动失稳特征和破坏型式,提出了包括锚杆支护承载性能强化、巷道破裂围岩体强度强化和围岩承载结构强化的巷道围岩强化控制原理;在应用安全因子AQ对顶板安全可靠性进行分级评估基础上,给出对应于不同顶板软弱夹层层位的煤巷分级强化控制对策。研究成果已在安徽两淮矿区煤巷工程实践中成功推广应用35×104 m。  相似文献   
388.
杨治林 《岩土力学》2011,32(Z1):459-0463
根据浅埋煤层顶板岩层的赋存特点和长壁开采时基岩老顶的断裂下沉特征,应用初始后屈曲理论和突变理论探讨了初次来压期间基岩老顶的灾害机制和灾害控制,补充了基岩老顶破断后控制岩块滑落失稳的充分条件和岩块触矸前后台阶下沉的判据,确定了台阶下沉量,给出了控制台阶下沉和维持顶板稳定的支护力计算公式,并以神东矿区大柳塔1203工作面为例给出了工程实例。研究发现,顶板破断后岩块处于不平衡状态,台阶下沉的机制是结构的滑落失稳;岩块触矸前后的台阶下沉分别与断裂下沉和开采高度之间存在着确定的关系;顶板强烈来压主要是由结构滑落失稳造成的,控制台阶下沉的实质是控制岩块沿煤壁的滑落失稳。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应用初始后屈曲理论和突变理论,可根据顶板结构的赋存状况和结构特征,确定基岩老顶触矸前是否会出现全厚度切落;根据工作面的开采高度和采空区有效充填厚度等,可确定基岩老顶触矸后岩块的运动形式;根据顶板的破断步距、断裂下沉量和岩块摩擦因数等,可确定岩块触矸前后控制台阶下沉的支护力  相似文献   
389.
求水山隧道下穿机荷高速段新奥法施工有限元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求水山隧道的暗挖法施工方案,对软土地区浅埋隧道下穿高速公路的施工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以用于评价按该施工方案施工时对其上部高速公路的影响。由于该段隧道最小埋深仅4 m,且上部还有高速公路车辆荷载,因此,在设计时采用了新奥法结合管棚工法的方案。有限元建模使用平面应变单元,通过引入应力释放分析步和使用追踪单元等方法充分体现了新奥法的特点,并通过设置耦合和弹簧的方法实现了管棚工法的模拟,在计算中还考虑了开挖顺序和支护顺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上部有荷载的浅埋暗挖隧道,控制衬砌的水平向变形能改善衬砌环的工作状态,因此,可显著减少开挖引起的隧道顶面沉降,新奥法结合管棚工法可较好地控制该类型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形。  相似文献   
390.
A slide roof system (SRS) is proposed to reduce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buildings to earthquake excitations. A SRS consists of a roof structure, springs and friction materials, providing mass, stiffness and damping, respectively. The method of optimization of stiffness and friction coefficient for the SRS is introduced. A numerical analysis of an eight‐story frame structure subjected to ground motions and shaking table tests of a five‐story frame was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RS can reduce the maximum dynamic response as much as 60–70% in the first resonate band and 35–50% in the second resonate band.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