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5篇
  免费   232篇
  国内免费   178篇
测绘学   337篇
大气科学   398篇
地球物理   230篇
地质学   179篇
海洋学   150篇
天文学   95篇
综合类   93篇
自然地理   1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柔性断层错动产物的微观研究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柔性断层错动产物一般尚未固结,难以对其进行定向取样,固化和磨制薄片,笔者经过长期努力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郯—庐断裂带赤山段晚更新世以来活动性的研究中。笔者按总结出的方法定向采取断层泥,对其固化并磨制定向薄片,在镜下仔细观测,发现众多变形现象和由其反映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方面的重要信息。属脆性变形的有:长英质矿物颗粒被错移并形成棋盘格式构造,脆—塑或塑性变形发生在粘土和云母类的矿物中,尤其是“帚”状扭折和先扭后错现象在云母中非常普遍。恢复薄片的自然产状后,宏微观构造具统一性。据变形产物赋存的地质时代,它们应是断裂晚更新世以来活动的微观证据。文中笔者除系统介绍了柔性断层产物的采样、固结、磨片和应用此种技术的实例外,还探讨了显微构造分析在活断层研究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2.
用气象卫星资料推算黑河地区地表特征参数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陈添宇  陈乾 《高原气象》1992,11(4):431-439
  相似文献   
93.
本文应用卫星影像分析了我国几个水库诱发地震震例,提出了库区内应力叠加模式,对水库地震的成因,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94.
本文介绍了便携式人卫光电望远镜的主要性能特点,探讨了将其应用于狮子座流星暴观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5.
利用安溪县国家气象站2004年至2015年的雷暴观测资料,分析了安溪县雷暴的气候特征及环境背景分类。并根据雷暴活动特征及雷暴天气产生的环境场条件,诊断和分析T639数值模式输出产品与雷暴观测资料的相关性,对41个相关因子做显著性检验,挑选相关性较好的9个因子做分析。对9个预报因子进行0,1化处理并进行逐步回归,最后选取850hPa垂直速度、850hpa假相当位温、700hPa温度、K指数、850hPa比湿等5个因子,建立雷暴潜势预报方程。利用2015年至2017年T639模式资料进行回代分析评估,发现当雷暴概率预报Y值>0.6时,雷暴预报准确率最高,达85.60%,且漏报率、空报率很低。再以2018年T639数值模式资料对雷暴潜势概率进行计算评估,准确率为83.84%,漏报率为5.75%,空报率为10.41%。由此可见,基于T639数值产品的雷暴潜势方程可以为安溪县雷暴天气的预警预报和防雷减灾服务提供客观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6.
A new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perturbation spectrum in the framework of Kaula's linear satellite theory (LST) is introduced. The novelty of this approach consists in using recent results on the spectral decomposition of the perturbation frequencies in LST to provide a closed formulation for the amplitude and the phase of each line in the perturbation spectrum. The theory presented here can be applied to perturbations in the elements or in the radial and transverse directions due to the geopotential or to the tides. Separate algorithms are developed for application to orbits with circulating or frozen perigee.  相似文献   
97.
"2001.4.6"宁夏沙尘暴过程卫星图像分析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胡文东  高晓清 《高原气象》2003,22(6):590-596
利用日本GMS-5地球同步气象卫星资料,结合常规气象资料,对2001年4月6日发生于宁夏的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物理机制、运动学特征、发展演变过程和地形作用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GMS卫星图像上,这次过程有明显的特征,通过图像处理可以得到更多的细节信息。结合实测资料的分析表明:这次沙尘暴天气是高空强西北气流和地面急行冷锋共同影响的天气过程,在卫星云图上其热力与动力过程有明显的反映,而且随着时间的变化其作用不同。三种不同的地形在这次过程中具有不同的效应。这些结果对深入认识沙尘暴天气过程,提高监测预报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
99.
 The new GFZ/GRGS gravity field models GRIM5-S1 and GRIM5-C1, currently used as initial models for the CHAMP mission, have been compared with other recent models (JGM 3, EGM 96) for radial orbit accuracy (by means of latitude lumped coefficients) in computations on altimetry satellite orbits. The bases for accuracy judgements are multi-year averages of crossover sea height differences from Geosat and ERS 1/2 missions. This radially sensitive data is fully independent of the data used to develop these gravity models. There is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observed differences in all of the world's oceans and projections of the same errors from the scaled covariance matrix of their harmonic geopotential coefficients. It was found that the tentative scale factor of five for the formal standard deviations of the harmonic coefficients of the new GRIM fields is justified, i.e. the accuracy estimates, provided together with the GRIM geopotential coefficients, are realistic. Received: 20 February 2001 / Accepted: 24 October 2001  相似文献   
100.
海洋科学的前沿-“数字海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所提出的“数字海洋”,系基于当前世界各国极为关注的“数字地球”发展前景 ,其事关我国海洋科学进入21世纪信息时代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对此,从“数字地球”概念及其所涉及的新理论和高新技术 ,到中国“数字地球”中的“数字海洋”有待顺应发展,作了概述。同时 ,重点就“数字海洋”技术与目标和建设的设想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