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2篇
  免费   841篇
  国内免费   721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118篇
地球物理   271篇
地质学   1435篇
海洋学   25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853篇
自然地理   27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01.
山东矿产资源存在一些问题:总量中等但人均占有量低;小型及中小型矿山比例大;矿产开采强度大,新探明矿产地储量小、勘查程度低,绝大多数矿产新增可采储量低于消耗储量;国民经济建设大宗利用的重要矿产供需矛盾突出,煤炭、石油、金矿、铁矿等资源态势都不容乐观,在矿山开采中还存在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浪费及矿山生态环境破坏等。  相似文献   
902.
郝家楼铁矿赋存于新元古代震旦纪蓬莱群豹山口组中,矿体呈层状、透镜状。倾角缓,局部近水平,含矿层厚5~20m,呈互层状产出,东侧Ⅰ号矿体以磁铁矿为主,西侧Ⅱ号矿体以赤铁矿为主,铁矿化受岩性控制明显,赋存于厚层状大理岩或砂质板岩中,以层状、条带状或块状构造为主,层厚一般几厘米-几十厘米不等。品位分布不均匀:Ⅰ号矿体一般25%~40%,Ⅱ号矿体一般6%~10%,局部品位可达58.78%,矿体一般位于山顶或山坡上,抗风化力强。  相似文献   
903.
东营市河口区盐渍土的改良治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盐渍化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通过对盐渍土组成成分、形成原因以及自然状况与土壤盐渍化的关系等的分析,提出排、灌、平、肥的综合治理方法。根据本区的实践经验和参照当前新技术发展的前缘,具体介绍了“上农下渔”的方法和东营市河口区的暗管排碱等技术来改良土壤,并对这几种改良措施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暗管排碱方法具有改良面积广、更彻底、可利用时间长的优点,可以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04.
海阳小纪金矿赋存于早白垩世莱阳群水南组中。矿体多为扁豆体状,矿石矿物成分简单,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其他金属矿物以赤铁矿、黄铜矿为主。通过分析成矿控制条件认为:莱阳群分布区是寻找该类型金矿的地层标志;NE-NNE向断裂带中,硅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等蚀变特征是寻找金矿(化)体的围岩蚀变标志;中生代岩体及燕山晚期脉岩发育是寻找该类金矿的岩浆岩标志。其矿床成因属多源多期低温热液充填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05.
王申 《山东国土资源》2005,21(11):30-34
本文简要论述了日照市奎山地区生态地质环境主要因子的特征。对海水入侵、水质污染、海岸带开发、采石对地质地貌景观的破坏等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现状、产生和危害进行了阐述。选取土壤、工程地质、地下水、地下水水力坡度、第四系厚度和植被6种因子进行了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将研究区分为良好区、较好区和较差区。在此基础上,根据生态地质环境条件和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分布,进一步将研究区划分为7个适宜性小区,并分别提出生态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906.
栖霞市西沟地区金矿脉受NNE向断裂构造控制,矿化围岩主要是印支期文登超单元阜山单元中粗粒二长花岗岩,是典型的蚀变岩型金矿。该区处于NE向陡崖一台前断裂成矿带西侧,NNE,NE向次一级断裂构造发育,矿化蚀变强烈,是有利的成矿地带,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是寻找大、中型金矿床的重要靶区。  相似文献   
907.
佘一民  王伟  程素华  赵越  刘晓春 《岩石学报》2020,36(9):2799-2814
东南极拉斯曼丘陵斯图尔内斯半岛及邻区发育不同类型的片麻岩。本文结合岩相学、相平衡模拟以及年代学分析等方法对该地区石榴石斜方辉石片麻岩(样品LSM178-2)和石榴石夕线尖晶石片麻岩(样品LSM302-10)进行综合研究,结果显示片麻岩经历了中低压高温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样品LSM178-2峰期温压条件为T=830~870℃,P=6.1~8.9kbar,后期退变至T 705℃,P=3.6~5.4kbar。石榴石夕线尖晶石片麻岩(LSM302-10)保存的峰期温压范围为T=860~1050℃,P=4.8~10.2kbar,之后退变至T=820~840℃,P=4.7~5kbar。样品LSM178-2主要矿物组合对应的变质年龄为~543±5.7Ma。样品LSM302-10中锆石暗灰色边年龄为531±5.7Ma,浅灰色边年龄为509±5.9Ma,这些变质年龄可能反映了持续较长时间的泛非期构造热事件(ca. 540~510Ma)。结合相关区域已有资料分析,拉斯曼丘陵西部斯图尔内斯半岛及邻区片麻岩记录的中低压高温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可能反映了造山作用后期的抬升与伸展。  相似文献   
908.
环雷州半岛近海表层沉积物有机碳分布及其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环雷州半岛近海43个海底表层沉积物的总有机碳(TOC)、总氮(TN)、沉积介质条件(包括沉积物粒度)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沉积物TOC、TN的区域分布特征以及影响有机碳分布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环雷州半岛近海海域海底表层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在0~0.79%之间,平均值为0.26%。与中国其它近海海域相比,环雷州半岛大部分近海区域海底表层沉积物有机碳含量明显偏低,为有机质贫乏区,仅雷州半岛西南部流沙湾近海海域为TOC相对高值区。总氮含量也不高,在0.011%到0.100%之间,TOC与TN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且平面上TOC与TN分布高度重合,显示氮元素主要以有机化合物形式存在。TOC/TN比值在5.1~14.3之间,表明沉积有机质具有陆源输入和海洋自生来源的混合特征,但以雷州半岛西侧北部及东侧中部海域受陆源有机质输入影响更大。大多数站位海底沉积物粒度构成以粉砂为主、粘土次之,少数站位以砂质沉积为主。沉积物有机碳含量与粘土及粉砂含量呈弱正相关性,与沉积物pH值、Eh值及砂含量呈弱负相关性,这表明海底沉积物有机质丰度受有机质来源输入、海底氧化还原状态和沉积水动力条件(沉积物粒度)等因素综合控制。  相似文献   
909.
绿色发展效率的研究对于我国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文章构建了城市绿色发展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SBM-Undesirable模型、多元回归模型等多种计量方法对2005—2017年山东省17地级市绿色发展效率与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非期望产出的绿色发展效率因考虑实际成本更加可靠、更贴近现实。②2005—2017年间,山东省17地市平均绿色发展效率呈现“峰-谷-峰-谷”的变化特征,且2005—2017年17地市平均绿色发展效率的标准差与变异系数呈现波动变化特征。③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持对于绿色发展效率提升起到负向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产业结构、科学技术和市场化水平等因素未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  相似文献   
910.
山东省围填海造地管理浅探——以胶州湾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全国围填海造地形势的基础上,探讨了胶州湾的围填海造地情况及引发的生态问题。从韩国新万金计划和日本关西机场的案例得到启示,回顾了山东省的围填海造地进程,提出了山东省应对海洋围垦过度现象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