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篇
  免费   234篇
  国内免费   317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994篇
地球物理   112篇
地质学   89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6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3 毫秒
951.
利用1991-07-05T20—06T20一次江淮梅雨锋暴雨过程实况资料,结合地面降水分布,从定性(矢量场,即Q)、定量(散度场,即2∇·Q)的角度细致、具体地比较分析了准地转Q矢量、半地转Q矢量、非地转Q矢量及湿Q矢量的诊断特性。结果表明:半地转Q矢量诊断能力优越于准地转Q矢量。非地转Q矢量、湿Q矢量诊断能力明显优越于准地转Q矢量、半地转Q矢量。准地转Q矢量诊断能力最差;从定性的角度分析,非地转Q矢量与湿Q矢量诊断能力相差不大。但进一步定量分析发现,在整个梅雨锋暴雨过程中,湿Q矢量的诊断能力大于其他Q矢量;700hPa高度上各Q矢量的矢量、散度辐合区较其在850hPa和500hPa上对降水反映更好,尤其是700hPa湿Q矢量散度辐合区与降水区有非常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52.
上海“0185”特大暴雨过程天气形势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姚祖庆 《气象》2002,28(1):26-29
对上海2001年8月5-6日特大暴雨的天气形势做了详细分析指出,在副高内由东风系统发展起来的热带低压由于结构深厚得以在强大副高内稳定维持,而副热带高压断裂的形势变化至关重要,由于西环副高北侧的西北偏西气流渗入,对热带低压内强对流迅速、持久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东环副高减退,又成为热带低压路径突然东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53.
一次梅雨暴过程中潜热的计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针对1991年7月5日20时-6日20时一次江淮梅雨过程,计算了潜热的释放,并揭示出潜热具有以下特点:(1)在整个梅雨锋暴雨过程中有大量凝结潜热释放,且在梅雨锋暴雨的强盛时期潜热释放最多。(2)在此次梅雨锋暴雨过程中对流凝结潜热的释放明显大于大尺度稳定凝结潜热的释放,且主要集中在650hPa-550hPa,它的强弱变化与实际降水强度变化成正比。  相似文献   
954.
中国降水与暴雨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了与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和运行密切相关的降水和暴雨季节变化的地域分布,其中包括旬降水量和最大1d暴雨量多年平均值、暴雨年际变化、时-面-深关系等要素的季节变化;提出了降水季节集中系数分布图;讨论了降水、一般暴雨和稀遇暴雨季节变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955.
利用山西省南部暴雨监测试验的实测资料,着重分析了93年8月4日本省中南部出现的较大东暴雨过程的中小尺度作用,揭示了雨团与中惊工云团的活动演特征,中尺度辐合系统的触发作用,气压扰动与降雨的关系及地形影响等方面的特点。加深了对本类过程发生发展的认识。  相似文献   
956.
苏永清  吴士兰  王瑞 《气象》1997,23(11):36-38
选取1970-1995年暴雨个例,采用F判别方法对产生暴雨的天气形势进行分型,选取发生暴雨的落区及强度预报指标,研制了暴雨的多维相似预报方法。在实际预报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57.
1991年梅雨锋暴雨与锋生环流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利用原始方程模式锋生环流诊断方程对1991年7月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锋面横向次级环流在低层是一个热力正环流,低空急流出口区的次级环流使锋面附近的上升运动得到加强:100hPa青藏高压东侧的偏北风与中层的偏南风耦合形成择流层上层的反环流叠加在锋面横向环流上形成深厚的上升气流区是暴雨发生的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958.
地震与电磁辐射关系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关华平  陈智勇 《地震》1996,16(2):168-176
利用河北省地震电磁辐射台网连续12a的观测资料,研究了地震强度与台站接收的电磁辐射的能量、周期、幅度的关系,并由此总结出5-6级中强地震和4.5-4.9级中等地震的短临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959.
针对强降雨引起的城市积涝以及相应次生灾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暴雨洪水管理模型、GIS技术以及DEM数据、排水管网数据、降雨数据等数据的建立南京市暴雨积涝模型的方法,并利用该模型模拟了径流及淹没效果。结果显示:该模型是利用经验值率定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率定结果较为符合实际情况,因此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南京市的降雨积涝情况。通过对不同类型的降雨数据进行模拟分析,得出径流量的大小与降雨量强烈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以上。径流的产生量还与降雨历时和平均降雨强度等其他因素有关。虽然南京主要降雨为峰值小、平均强度低的小雨,但是当降雨量超过设计排涝能力时,在地势低洼的地区容易出现积涝。  相似文献   
960.
上海市城市暴雨内涝评估建模及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杨辰  王强  顾宇丹 《气象》2017,43(7):879-886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暴雨内涝逐渐成为许多城市的主要自然灾害,但当前暴雨内涝模型大多基于水动力学方法,需要大量的输入参数,不便于推广和应用。研究采用概化方法针对外环内中心城区构建上海暴雨内涝评估模型(Shanghai Urban Flooding Assessment Model,SUM),通过对接逐时次的降雨量,实现了对城市内涝的逐小时连续模拟。在此基础上,利用报警灾情资料和区内积水监测数据对模型模拟结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本市中心城区的内涝积水状况,且随着降雨量的增大,积水面积的增幅也逐渐变大;致灾阈值的分析表明浦西地区的内涝致灾雨量总体上低于浦东,其中本市黄浦、徐汇、虹口、闸北等中心城区以及宝山区部分街道的致灾雨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