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7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228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41篇
地质学   1093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79篇
自然地理   45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Hebei Province is rich in geological heritage resources due to its diverse landforms and unique natural conditions. However,detailed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f the resources are still limited,and a systematic survey conducted on a small scale has not been fully implemented. In this paper,the resourc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eological heritage in Shunping County are systematically discussed,on the basi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scientific evaluation. With reference to the existing criteria for geological heritage resources survey,the heritage values and corresponding levels were assessed by using multi-factor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approach.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33 geological heritage sites in Shunping County,which fall into 3 categories,10 classes and 17 subcategories. Among them,2 heritage sites are above the provincial level,14 heritage sites are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and 17 ones are below the level. These heritage sites are not only natural resources with great tourism potential,but also valuable asset in geological research,human history,ecological conservation,scientific education and some other aspects. It is henc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onduct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appraisal for having a better understanding,good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geological heritage resources in Hebei Province.  相似文献   
992.
李慧  童金南  任江波  张杰 《地球科学》2009,34(5):733-742
湖北兴山峡口剖面位于早三叠世中扬子碳酸盐缓坡较深水区域, 是我国海相二叠系-三叠系典型剖面之一.根据该剖面下三叠统大冶组地层中双壳类的垂直分布, 结合区域资料, 将该地区早三叠世早期双壳类划分为4个生物地层单位, 自下而上依次为: (1) Claraiastachei-C.griesbachi带; (2) Claraia concentrica-C.hubeiensis带; (3) Eumorphotis multiformis-E.in-aequicostata带; (4) Posidoniacircularis-P.cf.wengensis带.为了探讨生物群面貌与环境演变之间的关系, 根据双壳类的产出特征及其赋存岩石的沉积特征, 建立了3个化石群落: (1) Claraiaconcentrica-C.aurita群落; (2) Eumorphotis inaequicostata-E.multiformis群落; (3) Posidonia circularis群落.早三叠世早期双壳类群落演替, 反映了该地区早三叠世早Dienerian期海水曾一度变浅, 之后随着海侵的扩大, 水体逐渐加深.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后海洋环境动荡, 可能是早三叠世海洋生态系复苏过程延长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3.
产业集聚不仅仅是一种地理空间邻近现象,更是企业保持不败竞争、区域保证强劲发展优势的重要策略.新野县是我国中部欠发达地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县级地域单元,其棉纺织产业是以传统资源为依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回顾区域发展理论,从产业集群视角对新野县棉纺织产业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产业集群的壮大对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研究表明,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带来巨大的乘数效应,不仅调整、优化了产业结构,提升了工业化质量,而且促进了城乡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994.
依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区域差别,进行建设用地配置,是区域空间引导和控制的重要内容.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基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要素进行空间开发适宜性分区分析,综合考虑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其用地发展潜力,讨论了城镇建设用地数量和空间配置的方法.基于该方法,以海安县为案例区进行验证,分析表明:2020年该区城镇建设用地集中分布在县域中部和东南部资源环境约束较小、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有助于发挥不同地区的主体功能,实现区域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95.
彭楠  李家华  陈铭培 《地质与资源》2009,18(4):298-303,255
河北宽城崖门子剖面的高于庄组属于中元古界长城系,下伏长城系大红峪组,上覆中元古界蓟县系杨庄组,沉积年限200 Ma(1800~1600 Ma),共划分为4个亚组,自下而上为官地亚组、桑树鞍亚组、张家峪亚组和环秀寺亚组,为一套厚940 m的碳酸盐岩沉积地层.从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2个方面探讨了高于庄组的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对岩石样品测试结果的分析,各种元素含量在岩石地层界线附近变化较明显,说明地球化学特征可以辅助划分沉积地层或对已划分的地层界线进行优化.另外,据CaO/MgO、Ca/(Ca+Fe)和Sr/Ba比值及V、Ti元素特征分析,该研究区高于庄组为较干热气候下的海洋环境沉积.  相似文献   
996.
陈海  王涛  梁小英  高海东 《地理学报》2009,64(12):1448-1456
Multi-Agent System(简称MAS)给进行多主体参与的LUCC研究提供一个概念性框架.本文试图通过对多主体决策的模拟,来探讨MAS在微观层面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的应用,揭示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变化的机制.首先,简要说明MAS在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中的研究进展和背景:然后,基于B、D、I的决策结构.建立基于MAS的农户土地利用框架;再次,以陕西省米脂县孟岔村为例进行研究:最后.探讨了MAS模型在微观层面模拟LUCC的潜力与不足.研究表明:①利用可清晰地表达决策产生过程的B、D、I决策框架,构建微观个体(农户)的土地利用决策模型:②利用连续函数,构建同类农户间的相互作用模型;③构建市场对农户决策的影响模型.定量分析市场对农户最终土地利用决策的影响,厘定市场、同类农户间相互作用对其土地利用决策的影响:④构建的基于MAS的农户土地利用决策模型为从微观视角研究土地利用变化提供了新的方法.同时.也为进一步探索宏观土地利用变化与微观土地利用决策间的互动机理积累理论与实践的经验.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包括:①决策的尺度变化问题,即单个农户决策与群体农户决策之间的转化问题;②探索在更长时间里进行农户土地利用决策研究的方法.以期在大量的土地利用资料与有限时间决策之间找到沟通的桥梁:③进一步探讨不同农户间相互作用的定量方法和模型,充实农户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7.
本研究选择典型的农牧交错区--神府东胜地区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多期遥感图像数据为信息源,结合调查统计数据,进行生态遥感分析,编制了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植被覆盖度系列生态专题图。通过建立系统空间分析模型,实现研究区二十余年生态动态变化定量分析,以量化和可视化的形式系统地研究神府地区生态现状及其变化特征规律,阐述生态环境变化的原因,提出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8.
工业用地是小城镇用地扩张的主体,它具有带动性和先导性。如何控制与引导小城镇工业用地扩张。是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文章从大城市的聚集与扩散、农村发展、小城镇内部环境、政策制度4个方面剖析了小城镇工业用地扩张的机理,并对湖北省通城县和仙桃市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999.
陕西宁陕县城坡面型泥石流形成条件及其诱发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坡面型泥石流是先产生滑坡,而后迅速转变为泥石流的过程。它兼有滑坡和泥石流的一些特征。宁陕县城周围坡面型泥石流发育于中泥盆统地层的陡坡上。发生坡面流的斜坡残坡积土主要为粘性土,含少量块石或碎石,级配较好,且土层厚度小。土中粘土矿物由伊利石/蒙脱石、伊利石和高岭石组成,具低-中等膨胀性,因而其渗透性低-极低。遇持续暴雨作用,此种残坡积土局部发生启动下滑-流土,进而在动水压力作用下下泻造浆形成坡面泥石流。坡面型泥石流沟浅而宽,大多顺斜坡的倾向发生,也有斜交坡向而沿岩层走向发生,是沟谷型泥石流发育的雏形。因而,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坡面型泥石流的动力学特征,为泥石流灾害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选取斑块密度、边缘密度、分维数、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和破碎化指数等指标,对比分析了伊洛河流域的洛宁县不同地貌类型区的景观空间分布和空间格局特征,探讨了该地区不同地貌类型区人类活动与景观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从南北中山区向内到南北低山区到南北塬陵区再到川涧区,斑块破碎化指数从0.0190到0.3225到0.4378再到0.1794,总体呈增加趋势,破碎化程度增大,川涧区则由于遥感影像解析精度问题,使得破碎化指数低于塬陵区;景观多样性指数从0.1828到0.3586到0.2983再到0.3634,总体也呈增大趋势;平均斑块分维数从1.1148到1.3854到1.2263再到1.3680,呈两低两高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