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56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141篇
地球物理   124篇
地质学   78篇
海洋学   33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8 毫秒
481.
Dreamlet偏移成像目的是探索一类能够对地震波场和单程波传播算子同时分解和压缩的理论和方法,也即实现在压缩域的传播与成像、地震数据在时间和空间的非平稳性质,决定了要实现地震数据的有效稀疏表示,分解方法必须在时间和空间上同时具有局域化性质.Dreamlet由时间和空间局部分解原子的张量积构成,可以看作一种脉冲-小波束形式的波场分解原子.时空局域化的dreamlet单程波传播算子在对波场沿深度方向延拓时,地震数据在时间轴上总是向同一方向流动.随着深度的增加,部分用于成像浅层结构的数据归位至其空间位置后被dreamlet算子丢弃,波场的有效记录时间变短,每一步用于波场延拓的计算量也相应下降.为了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本文介绍dreamlet传播算子与观测系统沉降法偏移相结合的理论与方法.观测系统沉降法偏移每一步都将记录到的所有数据向下延拓,沉降后的波场等效于把源和检波器都放置在目标深度所能接收的反射数据.Dreamlet观测系统沉降过程只保留用于成像观测系统下部地质结构的有效数据,自动丢弃已经用于成像观测系统上部而对下部成像没有贡献的信号.本文通过二维SEG/EAGE叠后和Marmousi叠前数据算例展示了dreamlet传播算子应用于观测系统沉降法偏移的这一特点.数值算例结果显示,在不影响成像质量的前提下,该偏移方法能够有效减少传播数据量,为发展一种快速高效的偏移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82.
渤海常见土类剪切波速与埋深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土层的剪切波速是岩土地震工程中重要的物理量,本文利用多年来在渤海海域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积累的资料,研究了渤海常见土类剪切波速和埋深的关系。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采用指数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幂函数+常数函数"、"幂函数+一次函数" 6种回归模型对各类土的剪切波速和埋深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以拟合优度以及最小二乘拟合的误差平方和为评价指标对比了各种模型拟合效果的优劣。结果表明,"幂函数+一次函数"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此外,本文给出了该海域常见的7类土在此回归模型下的拟合公式的系数,以供工程中参考。  相似文献   
483.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a common faecal indicator organism, Escherichia coli, in an urban salt-wedge estuary in Melbourne, Australia.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comprehensive depth profiling in the water column at four sites and included measurements of temperature, salinity, pH, dissolved oxygen, turbidity, and E. coli concentrations. Vertical variability of E. coli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alt-wedge dynamics; in the presence of a salt-wedge,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E. coli concentrations with depth. Transverse variability was low and was most likely dwarfed by the analytical uncertainties of E. coli measurements. Longitudinal variability was also low, potentially reflecting minimal die-off, settling, and additional inputs entering along the estuary. These results were supported by a simple mixing model that predicted E. coli concentrations based on salinity measurements. Additionally, an assessment of a sentinel monitoring station suggested routine monitoring locations may produce conservative estimates of E. coli concentrations in stratified estuaries.  相似文献   
484.
1953 - 2016年华山积雪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和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亚丽  雷向杰  李茜  余鹏  韩婷 《冰川冻土》2020,42(3):791-800
利用华山气象站1953 - 2016年气象观测资料和1989 - 2016年Landsat TM卫星遥感影像数据, 分析华山积雪变化的基本特征及其与气温、 降水和大气环流的关系。结果表明: 1953 - 2016年华山平均积雪日数78.5 d, 积雪主要出现在每年的10月 - 次年5月, 64 a来积雪初日推迟, 终日提前, 初终间日数减少, 年度、 冬半年、 冬季积雪日数分别以8.3 d?(10a)-1、 7.6 d?(10a)-1、 4.7 d?(10a)-1的减少率显著减少。1981 - 2016年华山年度最大积雪深度减少趋势不显著, 年度累积积雪深度以88.2 cm?(10a)-1的减少率显著减少, 一年中积雪日数、 最大积雪深度和累积积雪深度的减少(小)趋势均以3月最为显著。1989 - 2016年华山区域积雪面积、 浅雪和深雪面积减少趋势不明显。1953 - 2016年华山年度、 冬半年、 冬季平均气温升高, 降水量减少。积雪日数与平均气温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与降水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气温是影响华山积雪日数的最主要因素。年度、 冬半年和冬季积雪日数突变年份与相应时段平均气温突变年份相近。1953 - 2016年华山冬半年、 冬季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均与大气环流指数相关显著, 华山冬半年和冬季积雪日数与同期西藏高原指数、 印缅槽强度指数、 南极涛动指数和西太平洋副高西伸脊点指数为明显的负相关, 与850 hPa东太平洋信风指数、 亚洲区极涡面积指数为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485.
大步长波场深度延拓的理论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波场延拓是地震偏移成像的基础. 快速进行目标区波场延拓对石油勘探中急需发展的深部地震勘探和无组合海量地震数据的成像有重要意义. 在目标区成像中,目前已有的波场延拓方法,包括基于走时计算的Dix方法和射线追踪方法,以及基于小步长波场递推的方法,在适应复杂介质、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的某一方面还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要.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算子相位”李代数积分的快速计算延拓算子的方法,称为大步长波场延拓方法. 在该方法中,指向目标区的波场延拓算子象征的复相位被表示成波数的线性组合. 线性组合的系数是层速度函数及其导数的深度积分,计算和存储较为方便. 波场延拓算子通过相移算子加校正的方法,利用快速Fourier变换在空间域和波数域予以实现. 利用动力学等价关系导出了便于计算的表达式. 本文比较了算子主象征函数用一步法展开和用两步法展开的精度,从而说明大步长方法的精度要高于递推方法. 在横向和纵向线性变化介质中,将大步长方法的脉冲响应与递推法做了比较,说明大步长延拓算子的走时精度主要取决于相移因子中的横向变速校正项;且在各种近似下,大步长算子发生的频散都非常小.  相似文献   
486.
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数据,采用三角剖分算法、最近邻点搜索、插值法和趋势分析法,分析新疆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新疆AOD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地域差异明显,南疆AOD明显高于北疆,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塔里木盆地边缘和天山北坡经济带。(2)北疆AOD年际变化不明显。2014年最高,2005年最低,年均值在0.15~0.18。南疆则呈明显的年际变化。最高值出现在2006年,为0.42;最低值出现在2017年,为0.22。(3)新疆AOD呈明显季节变化特征。春季最大,秋季最小。(4)2003—2019年南疆环塔里木盆地北部、东南边缘和北疆沿天山北坡经济带AOD增量明显。  相似文献   
487.
本文利用OTT Parsivel2激光雨滴谱仪和站点加密观测资料,对2019年11月29日张家口地区一次长时间降雪天气过程的滴谱演变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本次降雪先后经历开始阶段、雪花阶段、稳定强降雪阶段、结束阶段。结果表明:(1)总体上,降雪天气过程中微物理参量(降雨强度R、数浓度Nt、雨水含量W、雷达反射率因子Z、质量加权平均直径Dm)演变趋势基本相同,其中开始阶段、稳定强降雪阶段、结束阶段的降水强度、雨水含量、雷达反射率因子受粒子数浓度影响较大,而雪花阶段降水强度、雨水含量、雷达反射率因子受粒子直径影响较大。(2)稳定强降雪阶段,粒子数浓度Nt量级为103至104,而Dm小于1 mm,这是由于大雪片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下落过程中破碎形成大量小雪片。降雪过程中,雪滴下落速度小于2 m/s的粒子数占总粒子数的90%,强降雪阶段的雪滴下落速度集中于1~1.5 m/s。(3)分别使用二、三、四阶矩和最小二乘法对不同降雪阶段粒子谱进行Gamma分布拟合,在降雪过程中,最小二乘法拟合效果优于二、三、四阶矩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