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3篇
  免费   567篇
  国内免费   627篇
测绘学   184篇
大气科学   751篇
地球物理   1116篇
地质学   1267篇
海洋学   64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48篇
自然地理   62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Towards Closing the Surface Energy Budget of a Mid-latitude Grassland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Observations for May and August, 2005, from a long-term grassland meteorological station situated in central Netherland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closure of the surface energy budget. We compute all possible enthalpy changes, such as the grass cover heat storage, dew water heat storage, air mass heat storage and the photosynthesis energy flux, over an averaging time interval. In addition, the soil heat flux was estimated using a harmonic analysis technique to obtain a more accurate assessment of the surface soil heat flux. By doing so, a closure of 96% was obtained. The harmonic analysis technique appears to improve closure by 9%, the photosynthesis for 3% and the rest of the storage terms for a 3% improvement of the energy budget closure. For calm nights (friction velocity u * < 0.1 m s−1) when the eddy covariance technique is unreliable for measurement of the vertical turbulent fluxes, the inclusion of a scheme that calculates dew fluxes improves the energy budget closure significantly.  相似文献   
992.
基于ENVISAT/ASAR资料的土壤湿度反演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利用ENVISAT/ASAR/AP模式VV极化的低入射角数据和黄土高原陆面过程试验资料对黄土高原平凉试验区表层土壤湿度进行反演的方法。结果表明:在相对平坦的混合地表类型区域,反演的土壤湿度与地面实测值平均误差<0.02 cm3.cm-3,绝对误差均在0.04 cm3.cm-3范围内,该结果能较好地对黄土高原塬区土壤湿度进行干旱监测;但在陡峭山坡及塬边等地形起伏较大的区域,结果较差。  相似文献   
993.
黄土高原土壤湿度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利用黄土高原59个气象站1961—2002年月降水量和29个农业气象观测站从建站到2002年逐年4~10月旬土壤重量含水率资料,分析了黄土高原土壤湿度的地域和时间分布特征以及土壤湿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4~10月土壤湿度与降水量的地理分布有较好的一致性,两者都从东南向西北减少。由于六盘山和太行山对东南季风的阻挡影响,在陇中和晋中黄土高原出现一条南北向的干舌;(2)采用年降水量和变异系数,结合植被地带,把黄土高原土壤湿度划分为5个气候区域:草原化荒漠带土壤严重失墒区、荒漠草原带土壤严重失墒区、草原带土壤失墒区、森林草原带土壤湿度周期亏缺区、森林带土壤湿度周期亏缺区。前3个气候区位于黄土高原中北部,经雨季之后,土壤水分不能得到有效恢复,土壤经常处于重旱或轻旱状态。后2个气候区位于黄土高原南部,土壤有季节性缺水现象。(3)土壤湿度具有动态变化规律。一般从7月份开始土壤湿度增加,但各区的增湿幅度有差异。(4)土壤湿度与降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气温呈不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994.
贺芳芳 《气象科学》2008,28(1):37-44
林带附近的热量平衡各分量的变化体现了林带对周围近地大气环境的影响.本文根据上海市郊林带附近温、湿、风梯度及净辐射观测资料,分析了林带附近冬夏晴天热量平衡各分量的特征,结果表明:夏季林带附近的净辐射比非林带小,冬季则比非林带大;林带对风速有减弱作用,林带附近的湍流输送较弱,因而林带附近热量和水汽量输送较小;林带附近有植物蒸腾,蒸散耗热量较大,为热量平衡中主要支出项;土壤热通量变化与近地面地温变化有关;林带附近较大的蒸散耗热和较弱的湍流输送有利于有利林带附近土壤水分的储存,并使周围湿润,但高温或低温时,湿度增加会引起人体不适,在林带规划上要充分考虑以上特点.  相似文献   
995.
韩桂荣  何金海  梅伟 《气象科学》2008,28(6):649-654
本文对2003年7月4日-5日江淮梅雨期间的一次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多尺度的详细分析.环流背景、中尺度对流云团和水汽条件分析表明,这次特大暴雨是在典型梅雨的有利环境背景形势下,由梅雨锋上的中尺度对流系统造成的,地面低压、低层切变线及西南低空急流与这次特大暴雨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强降水中心与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关系十分密切,中β尺度云团的生成合并增强,和其中中γ降水系统的存在,导致了降水强度的局地性差异.江淮流域主要表现为经向水汽通量的辐合区,强水汽通量舌与低层高θse的舌区一致,暴雨过程中水汽的快速集中主要是通过风场散度项造成的,局地风场的辐合在水汽快速集中起主要作用.低层充沛的水汽则通过气旋性涡度柱中的强上升气流输送到对流层的中高层.  相似文献   
996.
土壤湿度初值对边界层物理量预报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使用全球中期数值预报模式T213L31,对不同的土壤湿度初值对边界层物理量预报的影响进行敏感试验分析。试验表明土壤湿度初值的准确性非常重要,其变化导致模式计算的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地表温度和2m温度发生较大变化。而当使用与观测值相近的土壤湿度初值时得到的边界层物理量(如2m温度)更加准确。通过使用固定值与6h预报的背景场加权平均作为土壤湿度的初值,改进原有采用固定值的方法,经过检验模式系统,2m温度的预报误差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997.
台风“桑美”的数值模拟和地形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WRF模式对0608号台风“桑美”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较为成功地模拟出了台风路径和降水,但模拟的台风中心气压远高于实况。为研究“桑美”登陆期间地形的抬升作用对其降水及结构的影响,通过改变特定区域内的地形高度设计了一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台风登陆过程中地形抬升作用对台风降雨量有显著的增幅作用;台风中心位势涡度、气流垂直上升速度、水平水汽通量散度明显增大;地形抬升机制在台风登陆时刻达到最强。  相似文献   
998.
It is well known that sea-salt aerosols in particulate matter (PM) react with acids such as H2SO4 and HNO3 during transportation and thereby lose chloride ions (Cl-loss). The PM and fog were sampled concurrently at different altitudes in the Hachimantai mountain range, northern Japan. The PM and fog sampled at different altitudes had nearly identical properties for the ion components. However, the PM was in a Cl-depleted state (more than 80% of all samples), but the fog water was not in so Cl-depleted state (less than 29%). As a result, it could be explained that this phenomenon caused because the fog droplets took up the gaseous state HCl other than sea-salt PM. After all Cl- in the fog water recovered and was rather rich compared with the sea-salt or the PM by the uptake of the gaseous state HCl. Moreover, it was found that for PMcoarse(2.5 < D < 10), 86% of the acid (H2SO4 and HNO3) was consumed for Cl-loss reactions and/or for dissolution of Ca and Mg in soil particles.  相似文献   
999.
在重点分析评估赤峰市松山区、翁牛特旗历年春、夏、秋季土壤墒情变化规律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土壤墒情预测模型,为当地不同季节的农事活动提供土壤墒情依据,尽而为保证农业稳产高产提供气象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揭示青藏高原三江源区草地退化对生态系统地表反照率的影响,利用2006年12月至2007年11月一整年的观测数据,分析了地表反照率的季和日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年均地表反照率为0.22,生长季(5~9月)的平均地表反照率为0.18,非生长季为0.25。在植物生长初期的5月,地表反照率主要受土壤水分影响,5月末至6月初出现全年最低值;植物生长旺季的7~8月,受植被的影响地表反照率相对较稳定,并略高于生长季中其它各月。地表反照率的日变化呈"U"型,阴天的地表反照率高于晴天。全年地表反照率出现的最大频率集中在0.20附近,非生长季在0.22附近,生长季在0.18附近。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生长季地表反照率的变化受土壤水分和植被的的影响,而非生长季受积雪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