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88篇
  免费   4127篇
  国内免费   8277篇
测绘学   1920篇
大气科学   6651篇
地球物理   3637篇
地质学   12380篇
海洋学   4583篇
天文学   5197篇
综合类   1742篇
自然地理   4882篇
  2024年   135篇
  2023年   354篇
  2022年   962篇
  2021年   985篇
  2020年   1124篇
  2019年   1396篇
  2018年   1110篇
  2017年   1121篇
  2016年   1177篇
  2015年   1259篇
  2014年   1844篇
  2013年   1859篇
  2012年   1890篇
  2011年   2011篇
  2010年   1749篇
  2009年   2248篇
  2008年   2125篇
  2007年   2217篇
  2006年   2156篇
  2005年   1849篇
  2004年   1707篇
  2003年   1503篇
  2002年   1281篇
  2001年   1104篇
  2000年   1014篇
  1999年   933篇
  1998年   730篇
  1997年   575篇
  1996年   489篇
  1995年   394篇
  1994年   395篇
  1993年   312篇
  1992年   211篇
  1991年   173篇
  1990年   119篇
  1989年   120篇
  1988年   85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15篇
  1954年   6篇
  18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91.
田建明  徐徐  谢华章  杨云  丁政 《地震学报》2004,26(4):432-439
通过对江苏地区及南黄海海域历史地震资料特点分析,将研究区历史地震类型分为相对安全类和相对危险类,并对地震类型的统计结果、地理分布特征及构造进行探讨. 结果表明:① 江苏及南黄海地区绝大多数中强以上历史地震类型为相对安全类,仅有13.8%的中强以上历史地震为相对危险类;② 江苏陆地、长江口以东海域和南黄海北部坳陷地区以相对安全类地震为主,苏中沿海南黄海海域地震类型分布较为复杂,相对安全类和相对危险类地震类型比例基本相当;③ 研究区历史地震类型统计结果和空间分布特征与现代地震序列类型实况非常吻合,反映本区地震活动具有继承性的特点.研究结果可以作为江苏省地震应急工作中震后早期趋势判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2.
1 INTRODUCTION Much work has been done addre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omalous climate changes and ENSO in China and the results vary much. For instance, Li et al. (1987) [1] think that the Mei-yu (sustained rain) starts later, lasts shorter and pre…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对中国周边地区强震与中国大陆地区强震活动的关系分析,发现中国大陆周边地区活跃时段期间和其后3年是中国大陆地区7级以上地震活动的主要活动时期,周边地区强震活动增强后,中国大陆内部有可能发生7级以上地震,强震活动可能会逐步进入高潮,南北地震带中段未来数年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危险性较大.  相似文献   
994.
华北地区700年来地壳应力场演化与地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目前地震断层相互作用问题已引起地震学家的广泛关注。许多研究表明一条断层的破裂可以影响附近其他断层趋于破裂的进程,两条断层间的确切作用取决于它们的相对位置、破裂机制、错动量和介质力学性质。本研究给出了华北地区700年来由于长期构造加载及地震断层错动导致的累积库仑破裂应力变化(ACCFS)的演化过程。长期构造加载场由GPS观测得到的地壳平均应变率场给出。关于历史地震断层破裂参数的估算,根据的是华北地区有现代仪器记录的大震资料归算地震烈度与断层破裂长度、震级和地震矩的统计关系;根据地质调查得到的地震断层走向、倾角以及本地区的构造应力场方向估计滑动角。考虑粘弹性成层介质地壳模型,计算长期构造加载和地震形变(同震及震后介质粘弹性驰豫变形)造成的累积应力场变化。将累积应力场变化投影到后续地震断层面和滑动方向上得到△CCFS,并研究其对后续地震发生的触发作用。对1303年以来华北地区发生的49个M≥6.5地震研究结果表明:ACCFS对48个后续地震中的38个有触发作用,触发率达到79.2%。应用当今累积应力场变化于华北地区1303年-2003年发生的M≥5地震,我们发现触发率达到75.5%,于1976年以来发生的M≥5地震触发率达82.1%。未被触发的地震中有些是发生在断层破裂区附近的余震,很可能是由于历史地震破裂参量估计的误差落入影区中,若排除这些影响,触发率会更高。研究表明ACCFS与发生的后续地震有很好的相关性。当前ACCFS显著上升的地区包括渤海及其邻域地区、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张家口-渤海地震带西端和太原盆地,其地震危险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95.
分析了2003年洛阳夏季多雨环流特征,探讨了汛期降水偏多的预报因子,并用副高特征量因子建立了汛期降水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996.
Parameters of Land-Surface Processes for Gobi in North-West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sing data from the intensive observation period (May–June 2000) of the NWC-ALIEX (The Field Experiment on Interaction between Land and Atmosphere in Arid Region of North-west China),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s of some key land-surface process over Gobi in a typical arid region of north-west China are analyzed and several parameters of land-surface processes are calculated. The weighted mean of the surface albedo over a typical arid region of the Dunhuang Gobi is calculated using the relative reflection as a weighting factor, and its value is 0.255 ± 0.021. After removing the influence of precipitation, the mean soil heat capacity over a typical arid region of the Dunhuang Gobi is 1.12 × 106 J m-3 K-1,which is smaller than that observed in the Heihe (China) River basin Field Experiment (HEIFE). The mean soil heat diffusivity and conductivity are about half of those observed in HEIFE.  相似文献   
997.
1IntroductionThecarbonisotopiccompositionofnaturalgasesisregardedasacontanttracerusedinthegeochemicalresearchofnaturalgases .Basedonthecarbonisotopiccomposition ,thegenetictypesofnaturalgasesarebasicallydividedtodeterminethematurationofnaturalgasesandmakegas sourcecorrelations (Stahl,1 973;StahlandCarey ,1 975;Stahletal.,1 977;James ,1 983;Schoell,1 983,1 988;DaiJinxingetal.,1 992 ;FuJiamoetal.,1 992 ;XuYongchang ,1 994 ) .Theformationofnaturalgasescouldbededucedintermsofcarbonisotopicvar…  相似文献   
998.
中国南方海相含油气保存单元的层次划分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最近十年中国南方的海相新区油气勘探评价成果为依托 ,以油气成藏和整体封闭保存体系评价为核心 ,在渝东—湘鄂西、中下扬子和滇黔桂三大区域划分出 9个有利区块 5 1个含油气保存单元 ,并将其归纳为四个层次。综合评价认为 ,方西和石柱保存单元具有较好的整体封存体系 ,属持续性含油气保存单元 ,为首选勘探目标 ;江汉盆地南部、句容—海安区块、南鄱阳坳陷、楚雄盆地东北部具备或基本具备整体封存条件 ,属于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通过精细勘探可望获得商业性油气流 ;楚雄盆地西北部、南盘江坳陷、十万大山盆地和渝东—湘鄂西地区利川复向斜由于晚期强烈构造改造而仅存在部分封存体系 ,需要攻关探索 ;思茅、渝东—湘鄂西地区的花果坪和桑植—石门地区已失去整体封闭保存条件 ,仅局部存在封存体系 ,地质条件高度复杂 ,勘探风险甚高。  相似文献   
999.
地基GPS气象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及最新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前大多数映射函数在低高度角时精度都比较差,发展适应低高度角的映射函数,提高低高度角观测值的利用率,研究大气的水平梯度是目前地基GPS气象学的主要研究任务,发展随时空变化的动态映射函数也是国际上的一个主要研究问题。由于PWV不能提供水汽分布的三维信息,求定GPS信号斜路径方向上的水汽SWV,以及利用SWV层析大气的垂直结构是目前国际上 GPS气象学的研究前沿。文中总结了目前国际上SWV的求定及层析水汽三维结构的主要方法,及存在的问题。把GPS探测的水汽同化到数值天气预报中,以提高数值预报的能力是GPS气象学研究的目的,作者介绍了目前水汽在数值预报模型中的同化情况。另外还回顾了利用GPS观测结果进行全球气候变化和大气折射环境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00.
华南石炭纪岩关-大塘界线期牙形石地层分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树刚  M.科恩 《地质通报》2004,23(8):737-749
系统采集不同沉积相区和连续沉积的剖面,即浅海台地相广西柳江龙殿山剖面、台缘缓坡相云南施甸鱼硐剖面和台内盆地相广西柳州碰冲剖面,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华南岩关一大塘界线过渡期牙形石的产出丰度和相分布,在恢复生物演化序列的基础上,对各剖面首先详细分带,再进一步综合成系统的5个牙形石带,即Gnathodus typicus—G.cuneiformis带、Gnathodus typicus—Protognathodus cordiformis带、Scaliognathus anchoralis—Gnathodus pseu-dosemiglaber带、Gnathodus praebilineatus带和Paragnathodus horrtopunctatus带。以生物系统发生为标准,严格限定各带的界线,并与北美、西欧同期地层进行精确对比,为建立杜内阶一维宪阶界线的全球层型(GSSP)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