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02篇
  免费   2754篇
  国内免费   2866篇
测绘学   90篇
大气科学   617篇
地球物理   1596篇
地质学   10640篇
海洋学   953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452篇
自然地理   1956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08篇
  2022年   479篇
  2021年   592篇
  2020年   486篇
  2019年   679篇
  2018年   554篇
  2017年   703篇
  2016年   721篇
  2015年   644篇
  2014年   842篇
  2013年   856篇
  2012年   792篇
  2011年   755篇
  2010年   659篇
  2009年   812篇
  2008年   737篇
  2007年   763篇
  2006年   696篇
  2005年   589篇
  2004年   517篇
  2003年   458篇
  2002年   407篇
  2001年   337篇
  2000年   274篇
  1999年   281篇
  1998年   230篇
  1997年   208篇
  1996年   184篇
  1995年   147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retaceous-Tertiary magnetic polarity sequence of the the Hengyang Basin on the basis of magnetostratigraphic study. The age of each stratigraphic unit has been determined with the magnetic polarity time scale combined with <sup>39</sup>Ar/<sup>40</sup>Ar dating, thus providing evidence for determining the geological ages of different formations. The authors assign the age of the Dongjing Formation of the Hengyang Basin to Early Cretaceous, the Shenhuangshan Formation to Early-Late Cretaceous, the Daijiaping Formation to Late Cretaceous, and the Dongtang and Xialiushi formations to Palaeocene.  相似文献   
922.
通过对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油气谱的实测和分析,结合烃类微渗漏理论,讨论油气信息的波谱特征和遥感直接探测的机理。运用遥感技术探测油气信息,一是探测烃类微渗漏产生的地表理化异常,二是直接探测渗漏运移到地表的烃类物质或土壤吸烃信息。在塔北试验区,烃类组分异常是最直接,最有意义的标志,2.32-2.36μm的烃类吸收双谷位置,被确定为塔北地区油气遥感探测波段。  相似文献   
923.
本文在对塔西河流域水利建设、水土开发的调查分析基础上,从不同时期流域水利投资项目、投资结构及农业生产发展等方面对流域水利投资效益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还对流域近期的重点投资建设项目的效益作了分析比较和评估。  相似文献   
924.
以气象资料为基础,为土壤系统分类的需要,估计了四川盆地紫色土的温度状况,采用逐步回归方法,从与土温相关的10项气象因素中,筛选出6项主要影响因素。根据本区土层浅薄的特点,建立了不同深度土层的土温计算方程。计算结果表明,按土壤系统分类的土温状况诊断标准,本区拥有热性土壤温度状况。  相似文献   
925.
本文利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及其与印缅山弧交接地带的地震活动性、新构造运动以及地震构造特征等研究成果和实地考察资料,借以分析并初步阐明独龙江流域的地质地质环境,为该区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地震地质灾害预测提供一些实际资料。  相似文献   
926.
蒙新高原盐湖资源及盆地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东生 《盐湖研究》1995,3(1):10-20
通过蒙新高原典型盐湖区的解剖研究,查清了代表性盐湖盆地的相环境及其沉积建造,将盐湖盆地环境的变化形式划分为沉陷型、抬升型和改造型,并归结了盐湖盆地相环境分异与盆地地质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开发大陆干旱区盆地的盐湖和卤水资源及其环境演化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27.
傅碧宏 《沉积学报》1995,13(4):153-160
根据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中奥陶统和下志留统各组岩石的光谱特征分析,选择了TM3/1(Y)2/3(M)7/5(C)减色比值合成影像对研究区岩石地层层序进行划分和对比,划分出O12、O22、O32、S11和S21等5个影像岩石地层单元,它们与研究区的岩性组一致,但其精度高于研究区1:20万地质图。通过影像岩石地层的对比研究发现,研究区西部皮羌断裂以西在中奥陶世几乎未接受沉积,皮羌断裂以东出现了坎岭组,再往东至研究区东部,中奥陶统沉积较全;早志留世早期研究区西部沉积了海相红层,往研究区东部则相变为海相绿色地层。尤其是通过TM比值图像的分析,发现前人认为分布很局限,但具有很大生油潜力的印干组在研究区分布范围较广,并推断其沉积中心位于与研究区相邻的塔北隆起和北部坳陷一带。这为塔里木盆地油气评价和勘探提供了新的资料,并表明TM遥感数据的应用是沉积盆地油气勘探研究中的一种很有潜力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28.
川江流域防护林区森林地面积仅占全区林地面积的44%,而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宜林地等尚需抚育或营造的林地占56%,其中宜林地尚有20%。在分析区内林地利用现状的同时,指出了各类林地的主要土壤类型、主要问题及造林或抚育的难易。着重从森林营造和管理角度,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林地措施。  相似文献   
929.
昆仑山阿什库勒盆地15000年以来古环境演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根据昆仑山阿什库勒盆地几个露头湖相沉积剖面的孢粉分析结果和~(14)C年龄数据,揭示出15 000年以来的气候、植被、环境发展曾经历了5个阶段。较低温度出现在13 000aB.P.前后,当时湖面较低,盆地边缘冰水平原区出现地面切割。大约在11 000 aB.P.前后,气候转暖,冰川大量消融,湖面上升,沉积速度加快,进入全新世。8 000 aB.P.前后的中全新世,曾出现高潮面期,但高温期却出现在后,故盆地内高潮面期与高温期并不同步。全新世后期,气候进一步转向干暖,蒸发增加,湖面逐渐缩小,生态环境日趋向荒漠草原发展。  相似文献   
930.
清代移民屯田对新疆地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董琳 《干旱区地理》1993,16(4):63-68
本文从移民地名、屯田地名、方位地名、方言地名等方面,论述了清代移民屯田对新疆的地名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