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4篇
  免费   395篇
  国内免费   754篇
测绘学   819篇
大气科学   1533篇
地球物理   96篇
地质学   108篇
海洋学   73篇
天文学   63篇
综合类   134篇
自然地理   9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利用地基双通道微波辐射计遥感青藏高原大气云水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1997年春季西宁市地基双通道(22.235和35.3GHz)微波辐射计观测的资料,分析了不同月份、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大气总含水量(V)和云中液态水积分含量(L)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天气条件下,L值3-5月均呈逐渐递增的趋势,增加幅度一般为20%-40%,V值变化幅度很小;春季高原L值大约只有V的1%。与河北省的资料进行对比后发现,L值基本相当,而V值高原只有平原地区的30%-50%。  相似文献   
132.
雹云识别的物元可拓模型及其效果检验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李祚泳  蔺雷  邓新民 《高原气象》2001,20(2):197-201
雹云识别是一个多参数的模式识别问题。应用物元可拓思想将单参数雹云识别的不相容性转化为相容性问题。通过构造雹云和雷雨云两类样本的经典物无降节域物元,根据计算出的待识别云体与两类样本云体之间的关联度大小,进行雹云识别。该方法用于成都地区雹云识别结果的正确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33.
用带能滤波分析方法及GMS静止卫星红外云图的云顶黑体温度(TBB)等值线分析方法,并用地面逐时降水资料、T106分析资料、静止卫星云图逐时TBB场资料,分析了1998年8月上旬松花江及嫩江流动的中尺度扰动场和中尺度雨团(≥5.0mm/h)对应的TBB场,揭示不同类型的中尺度雨团在TBB场上发生、发展、移动及消亡的规律。其规律对短期及短时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4.
该文把三维对流云模式应用于湖北省西北部地区的对流云降水研究和人工增雨试验设计,并和张家口冰雹云个例的模拟进行了比较。模拟结果表明该地区给定季节的对流云主要特征有云底温度(约26℃)。云中上升气流速度中等(最大约18m/s),初始回波在较暖区1~-2.5℃)形成,云的回波顶高约13km。前期的暖支降水对地面雨量贡献很大。播云的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了初始回波出现后约10min回波项高到达-22℃处时,在温度为-2~-6℃层的支的中心部位引进5×105~107个/kg碘化银冰核,使地面降雨只有身长弱增加。湖北西北部对流云中过冷云水偏少,最大仅5g/kg和3.8g/kg,面且过冷云水大值区温度偏高(-2.5℃).催化后云中最大上升气流和地面格点最大雨量值变化不大,有时减少,后期降雨量增加,下风方雨量增加,分布更加均匀,但总雨量增加不多。  相似文献   
135.
对流云降水过程中地形作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利用地形追随坐标三维云模式,对湖北的一次对流降水过程进行了平坦地面和理想斜坡地形的模拟试验。结果发现平坦地面模拟的回波强度、最大降水强度和累积降水都与实况有相当的差距。理想地形的对流过程虽然不能模拟出对流群中多单体的生消过程,但最大降水强度和累积降水都比平坦地面的大,更接近实测结果。模拟试验表明,在地形坡度较大时,会产生较强的上升气流,从而使系统对流发展旺盛,产生较大的降水和较强的回波。所以在模拟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对流系统时,采用地形坐标并考虑地形将会改善模式的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36.
本文运用已建立的二维时变云模式[1],就中低空风垂直切变对对流和云微物理过程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为此设计了五种方案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中低空风切变较小时,容易爆发对流;中低空切变不超过某一值时,对流发展缓慢,但最终会爆发强对流;一旦中低空风切变超过某一值时,则对流发展不起来。另一方面,中低空风切变可加强各云微物理过程及地面降水量。  相似文献   
137.
9403强热带风暴致洪暴雨Tbb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金锡  冯志娴 《气象科学》1996,16(4):378-382
本文利用1经纬度间隔Tbb资料分析1994年6月9-10日皖、赣致洪暴雨过程的成因。结果指出,登陆北上的9403强热带低压同西风带降水系统相互作用造成了这场大暴雨过程。南北低值系统的叠置使降水系统结构发生变化,在两云系统接合处产生强对流云团,导致降雨量陡增。分析还表明这场致洪暴雨的发生与下面三个因素有关;1.南、北两云系统都有相当尺度和强度;2.南来云团来自ITCZ和西南地区云系的水源补充;3.不  相似文献   
138.
利用水汽图象分析中尺度云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新江  李献洲 《气象》1996,22(1):42-45
利用NOAA卫星提供的水汽图(6.7μm),配合GMS云图、多普勒雷达照片,分析了中尺度暴雨云团发生的位置、演变及其结构,最后给出了有关方法的预报框图。  相似文献   
139.
有限区域卫星云图资料变分分析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25  
资料分析在数值预报中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星目前常规探测网的时空局限性,利用分辨率较高的非常规资料势在必行。该文利用一个有限区域中尺度模式MM4,采用变分分析技术对有限区域的常规探空资料和非常规云图资料进行变分分析和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140.
中国大陆卫星反演云参数的评估   总被引:29,自引:6,他引:29  
魏丽  钟强 《高原气象》1996,15(2):147-156
该文选取1983年7月和1984年1月份代表夏季和冬季,利用中国地面气象月报的云量资料以及多年平均的地面观测云气修资料,与中国大陆地区ISCCP卫星反演的去量和云状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参照大气环流和云天气气候特征,从卫星得到的从云状是比较合理的,但干旱沙漠地区的高云量的估计不足,低云估计偏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