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考查强震孕育区在主震前一段时间内广义前震的发震时刻与太阳和月亮地方时角的关系,其群体特征表明:某一震级以上地震的发震时间受到太阳和月亮地方时角的控制,且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从抑震的角度探讨了地震预报的可能,并对日、月地方时角差随时间的变化与中强地震的关系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2.
以新疆区域500 m×500 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在提取纬度、坡度、坡向等地形要素栅格数据的基础上,使用考虑地形遮蔽的分布式计算模型,完成了新疆区域全年每日可照时间的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征,讨论了地形因子对可照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新疆而言,可照时间7月最长,为441 h;12月最短,为266 h,区域内可照时间的离散度较大,主要原因是地形差异所致;海拔高于1500 m的山区对全区可照时间标准差的贡献率达到了80.1%;冬夏两季有较为显著的纬向分布特征,三大山脉地区可照时间与同纬度平地相比差异明显,表现出可照时间的地域性分布特征;地形对可照时间的影响比较明显,坡度越大可照时间越少;坡向对可照时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冬季,大致为可照时间南坡多、北坡少;随着地形开阔度的增大,可照时间有较为明显的增加。  相似文献   
33.
改进型回溯法在高校排课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综合回溯算法的特点和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情况,提出改进型回溯法,即广度优先回溯算法Broad FirstBackdate(BFB);并遵循高校排课的基本原则,利用队列、堆栈、课程相关等概念,给出了一个BFB的具体实现,对基于高校排课中的冲突进行处理,它是大学课表编排系统University Timetable Arranging(UTAS)使用的关键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4.
中国天气发生器非降水变量模拟参数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要明  陈德亮  谢云 《气象学报》2013,71(6):1103-1114
对基于马尔可夫链的理查森型中国天气发生器降水模拟已经有过比较系统的研究,但对非降水变量的模拟及其参数的分布特征等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文中根据中国669个站点1971—2000年的逐日降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日照时数资料,分干、湿两种状态计算了中国天气发生器各非降水变量的模拟参数——干、湿日条件下平均值和标准差的傅立叶系数以及各变量残差序列之间当天和后延一天的自相关、互相关系数,并分析了这些模拟参数在中国的空间分布规律,为中国天气发生器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以及模拟参数的空间插值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5.
根据测定天文大气折射的原理,以及建立电磁波折射延迟改正模型的需要,叙述了对瞬时天文纬度测定值的严格要求;分析了经典测量仪器和空间大地测量技术所得的瞬时纬度测定值在这里不适用的原因;提出采用子午方向以外的各给定方位的时角测定值与计算值之差,解算瞬时纬度测定值的新方法,以避免大气折射修正值残差的影响;文章对观测数据的处理提出了特殊要求,并论述了所拟专用测量仪器对实施这一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6.
理论分析、探讨了上海地区钻孔灌注桩的最小极限施工直径。通过饱400 mm钻孔灌注桩施工实例,探讨直径<550 mm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措施和质量保证措施,并探讨更小直径钻孔灌注桩设计施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7.
1961—2008年昆山市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61—2008年昆山市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主要气象要素资料,通过线性趋势方程、滑动平均等统计方法,探讨了近48 a昆山市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昆山市年平均气温和四季平均气温均呈升高趋势,其中春季增温最明显,冬季次之;年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速度高于最高气温;降水量总体呈略上升趋势,冬、夏两季降水量增加明显,春、秋季降水量则呈减小趋势,但不显著,降水年际变化幅度较大;年总日照时数和各季日照时数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尤以夏季减少最明显。  相似文献   
38.
宁夏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宁夏回族自治区9个气象站点1959—2008年的日照时数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分析、Kriging空间插值分析和morlet小波功率谱等方法,对宁夏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 a来,宁夏年平均日照时数总体呈减少趋势,平均减少幅度为-2.23 h/10a,2000年以来显著减少;冬季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春季则呈增加趋势。宁夏日照时数空间差异明显,表现为自北向南呈增加趋势;北部绿洲区和中部区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南部山区呈增加趋势,其中,中北部以银川市日照时数减少幅度最大,而南部山区以固原市增加幅度最大。周期分析表明,北部绿洲区存在显著的11 a和7 a周期,中部为5 a和4 a的周期,南部山区存在7 a和4 a周期。  相似文献   
39.
本文采用气候倾向率、趋势系数、距平、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通过对滁州市日照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滁州市年日照时数变化总趋势是减少的,气候倾向率为-123.52h,10a,减少趋势非常明显,发生了突变。1979年是突变的开始年份,突变后减少了393.3h。季日照时数,夏季减少最快,春季减少最慢;月日照时数8月减少最快,4月减少最慢。季平均日照时数,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各季节日照时数的突变特征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40.
近50 a华北平原日照时数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1961-2010年华北平原50个站日照、降水、云量、风速和视程障碍日数等资料,采用线性倾向率、聚类分析和突变检测等方法,研究了华北平原年、季、月日照时数的时空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华北平原年、季、月日照时数空间分布均呈北多南少的分布形式,春季最多,其次为夏、秋与冬季.近50a华北平原年日照时数普遍显著减少,区域平均减幅为93.4h/10a,为同期全国平均(- 45.9 h/10a)的两倍多,明显的年代际转折发生在1980s中后期.年日照时数异常偏多和偏少分别出现在1965年和2003年.四季日照时数也都明显减少,没有一个季节、一个测站的日照时数有明显的正趋势变化,夏季减幅最大也最明显,其次依次是冬、秋和春季.近30a年及夏、秋两季日照时数减幅增大,而冬、春两季减幅略缩小.大气透明度下降和平均风速减小是造成华北平原日照减少的主要原因,此外,在不同地区云量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