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5篇
  免费   992篇
  国内免费   587篇
测绘学   122篇
大气科学   376篇
地球物理   1946篇
地质学   1145篇
海洋学   586篇
天文学   73篇
综合类   261篇
自然地理   28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271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4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表面波谱分析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理论分析及数值计算,研究了频率分辨率、反射波等对谱分析影响,结果表明:频率分辨率会影响相位差曲线及相位差折迭数量;与振源相对的场地沟槽反射的瑞利波或分层界面的反射体波会使测点信号功率谱估计及计算的相速度-波长曲线出现扰动。通过细化技术及干扰信号切除方法可提高相速度计算精度。在低频域相位差折迭数无法统计时,用优化分析方法可以估计可能损失折迭数或额外多余的折迭数。  相似文献   
892.
The instability of the vortex sheet along the shear line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The traditional Kelvin-Helmholtz notion of studying the shear instability is not suitable for the case associated with shear line with the strong wind shear in the vortex sheet. Since then, the shear instability be-comes the instability of the vortex sheet. If the velocity is induced by the vortex sheet, the inequalities (1 – Rv + Rid)> 0 and U (y,t)> U{A(t)} become the criterion of the vortex sheet instability. This criterion indicates that 1) the disposition of environment field restrains the disturbance developing along the shear line. 2) There exist multi-scale interactions in the unstable process of the shear line. The calculation of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the instability is also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893.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桥位风速观测及设计风速的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忠义  刘聪 《气象科学》2000,20(2):200-205
本文给出适用于大桥设计风速计算的方法,并利用南京长江第二大桥桥位风速观测资料、南京小教场40年的实测风资料及两处的同步风速观测资料,经统计学分析计算得到南京长江第二桥设计风速的计算值.  相似文献   
894.
三维地震勘探中叠加速度成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速度参数和成图方法和选取对于提高三维地震反射层构造图的精度是很重要的,文章提出了由地震资料的叠加速度来获得界面平均速度,并利用钻井资料对界面平均速度校正,得出了符合地质规律的平均速度,提高了作图精度。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华北某煤田勘探区的三维资料解释中,弥补了传统时深转换方法的不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所绘制的构造图深度同巷道资料吻合。  相似文献   
895.
CRUST AND UPPER STRUCTURE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ITS ADJACENT REGIONS FROM SURFACE WAVEFORM INVERSION  相似文献   
896.
IntroductionThe issues of forward and inverse interpretation for homogeneous half space models and layered models of the Earth have well been solved in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sounding (TEM), butinterpreting data from more complicated 2-D or 3-D models are difficult because their responsefunctions are complicated and expensive to calculate. For the sake of simplification, based on thetheories of smoke ring (Nabighian, 1979), we regard current lines in the Earth induced by transmitting sou…  相似文献   
897.
I INTRODUCTIONThe settlement of particles in fluid has been studied in many fields such as hydraulics, metallurgy andchemistry since the middle of 19 century because of its great importance. Although the settlement ofsingle particle and group settling velocity of uniform particles in still water are relatively well-studied, yetthe settlement of non-uniform particles in flowing water lacks understanding. For instance, Cunningham(1910), Richardson (1954) and Batchelor (1972), have obtained…  相似文献   
898.
渭河断陷地壳三维S波速度结构和VP/VS分布图像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陕西及邻省区域地震台网的观测数据,采用重叠元迭代重建层析成像技术,结合两点快速射线追综,对渭河断陷盆地地壳的S波速度进行了层析反演成像.并利用前期P波速度的研究结果,计算了该地区地壳的VP/VS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S波速度分布两个地区存在强烈的横向不均匀性,其一是陕晋交界的合阳、永济地区,二是铜川、泾阳地区,它们都位于不同构造单元交汇地带,差异运动显著,是新老地层交错的地区.(2)历史强震震中主要分布在S波的高速区及边缘地带;(3)在淳化、耀县、泾阳之间存在VP/VS高值区,最高达2.1.  相似文献   
899.
为研究中国大陆东南部的边缘海动力学,基于中国大陆和福建区域的GPS观测网 以及环绕中国大陆的IGS(International GPS Service)跟踪站在1994—1997年间的测量数据, 建立块体运动和块内变形两种力学模型,研究了福建及其邻近海域现今地壳水平运动速度场 和应变率场.结果表明:无论在中国大陆还是在中国大陆周边框架内,或相对于台湾而言,福 建及其邻近海域均整体地向着东南或东偏南方向,即指向海洋的方向作水平运动.运动平均 速率为11.2±3.0mm/a(福建网)或14.0±4.0mm/a(全国网).然而在福建区域内还存在着 一种由海洋指向大陆内部的北西向运动,其运动平均速率为 3.0± 2.6mm/ a.区域应变率场 主压应变方位为NW(NWW)-SE(SEE).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的碰撞通过中国大陆内部各 块体间的侧向传递和菲律宾海板块对台湾(欧亚大陆东南沿)的仰冲与挤压,同时作用到福建 及其邻近海域。此种联合作用现今仍在继续进行中,前者的影响比后者更强烈,但前者形成的 速率场均匀,而后者不均匀。  相似文献   
900.
利用中国大陆东部21个台站的43条面波大圆路径上瑞利面波记录的双台资料,计算出双台间地震面波相速度频散,采用Tarantola概率反演的方法求得相速度频散曲线的分布,并由各处相速度频散曲线反演得到地壳上地幔的三维横波波速图像,进而得到中国东部地壳上地幔的S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我国大陆东部地壳厚度总体上呈东薄西厚的趋势,以105°E为界向西地壳厚度逐渐加深到55 km以上,其中有一个北东向的h形地壳厚度的坡度带.豫西及晋南地区为相对薄地壳的地区.大别山地区和泰山附近地区地壳变厚,但秦岭地区地壳不变厚.上地幔低速层上界面的深度在华北地区较浅,为80-90km,在鄂尔多斯、四川东部以及黔湘地区为120-130km.扬子地块东部及华南褶皱系中、东部上地幔顶部速度偏低使低速层的速度反差不明显.滇黔褶皱系的西部在200 km以内的上地幔中未出现低速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