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258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454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123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台风脉动对地震触发作用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49年—1980年在西北太平洋形成的台风和发生在中国大陆及台湾省的地震为基础资料,通过简单分析、机理讨论和震例论证,发现存在一次台风可触发多次地震和一次地震可由多次台风触发的现象。  相似文献   
612.
厦门连续性暴雨天气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6~2002年厦门降水资料和相应天气图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厦门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主要产生在台风季和雨季;雨季间连续性暴雨环流背景是500hPa的阻塞形势,分单阻和双阻两型,850hPa形势特征则表现为低涡切变偏南和低空西南急流两型;台风连续性暴雨的台风路径主要有台湾类和南海类两类,所对应的主要登陆地段分别是厦门至福清和厦门至珠江口,500hPa环流形态有台风倒槽、台风后部、槽台迎近和北槽南台4类。  相似文献   
613.
运用台风移动涡旋影响域统计分析动态区域序列概念,采用 3个目标台风卫星TBB资料 ,对台风螺旋云带波列结构特征进行了功率谱合成分析。研究结果揭示出台风涡旋中心与周 边区域对流云的相关场呈螺旋带波状特征;台风影响域螺旋波亦表现出显著次天气、中尺度 波动特征,其波动周期尺度及其传播相速可类似重力内波与涡旋Rossby波,即周期呈双峰特 征,为大于6h与24h左右时间尺度;螺旋波高、低空流型特征与台风的维持、发展结构特征 相关;扰动TBB场时间偏差分布呈类似涡旋Rossby波螺旋波列,其波列路径与涡 旋Rossby波传播特征相似,并提出了台风涡旋螺旋波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614.
用非静力平衡的中尺度模式MM5 (V2 )对 1997年 11号台风Winnie在登陆后演变为温带气旋的过程进行了48h模拟。结果表明 :MM 5不仅比较好地模拟出台风在陆地上的移动路径及其产生的降水 ,而且成功地模拟出了台风登陆后次中心的产生。利用模拟大气中的水物质 (云水、雨水、冰晶、雪水和霰 )模拟了台风云图 ,很好地展示了在卫星实际观测的红外云图上 ,Winnie台风在登陆后其云系的结构从热带气旋的螺旋结构到温带气旋的锋面云系结构的转变过程。因此对Winnie台风的数值模拟可以作为深入研究台风登陆后从热带气旋演变为温带气旋的变性过程的基础。  相似文献   
615.
Previous studies showed that 4 D-Var technique used for data assimilation could be modified for weather control.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ability of 4 D-Var to influence the future path of a tropical cyclone by calculating perturbations in WRF simulation. Given the background error covariance matrix, the initial field is improved by the vortex dynamic initialization technique. Our results show that 4 D-Var can be applied to control the trajectory of simulated tropical cyclones by producing "optimal" perturbations. I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of Typhoon Mitag in 2019, after this kind of weather control similar to data assimilation, the tropical cyclone moved obviously,and the damaging wind over the coastline weakened. The prediction results after the initial field modified by 4 D-Var have a great change,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tropical cyclone moved about 0.5° southeastward after assimilation,which misses the southeast coast of China. Moreover, the damaging wind is also weakened. Since the 4 D-Var is premi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model is perfect and does not consider the model error, then the research plan to consider model error and introduce new methods is discussed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616.
为了解气象灾害下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围绕"台风利奇马",对2019年8月4-20日从微博采集到的1 387 365条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台风"利奇马"事件在微博平台的发展趋势比较突出。事件爆发时间为2019年8月10日,台风登陆后媒体关注度迅速上升,将事态发展推向最高点;普通用户为台风"利奇马"灾害信息的主要传播群体,"@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为此次事件的意见领袖;(2)词组"台风利奇马"被提及600万次以上,相关热词以地名、时间、灾情、救援、媒体、人物和情绪类词汇为主。微博热词反映了台风过程舆情的关注焦点,可以帮助决策部门快速识别灾害信息,监测台风发生及影响;(3)微博网友使用最多的表情为"爱心",达到168 471人次。74%的网友表达出对受灾地区的声援、关心和祈祷,负面情绪和观点较少;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多个历史台风案例,采用传播学中的拉斯韦尔5W模式,构建了台风事件的信息传播模式,揭示其发展的基本形态和规律,并给出舆情引导策略,为灾害性天气事件的公共服务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17.
基于TRMM卫星降雨资料、MERRA-2卫星位势高度、风速、垂直速度等资料,对1909号台风"利奇马"的移动特征及其引发浙江、江苏、山东等地暴雨进行诊断分析.分析结果发现,台风"利奇马"是北上型台风,移动路径主要受副高与1910号台风"罗莎"等系统影响.在北上的过程中,由于台风倒槽与西风槽携带的冷空气配合,且存在大量不稳定能量,引发了此次强降水过程.此外,低空急流及西风槽为降水提供了良好的动力上升条件,南海西南季风与台风"罗莎"是台风"利奇马"充沛的水汽与能量来源,为暴雨提供了良好的水汽条件.  相似文献   
618.
王新胜  韩宇飞  徐伟民 《地震》2016,36(4):196-204
基于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的连续重力观测数据, 对于田MS7.3地震、 鲁甸MS6.5地震、 景谷MS6.6地震和皮山MS6.5地震前几天的重力扰动信号主频率特征及2014年台风“威马逊”、 “麦德姆”和“黄蜂”引起的重力扰动主频率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震前重力扰动信号和台风引起的重力扰动信号频率范围很接近, 对应周期为4~7 s, 单从频率大小无法对两者进行区分; 在不受台风影响的情况下, 不同台站震前重力扰动信号主频率极差和标准差均小于0.02 Hz, 而台风引起的不同台站重力扰动信号主频率极差和标准差均大于0.02 Hz; 通过主频率极差和标准差这两个指标可以很好地将震前重力扰动与台风引起的重力扰动进行有效区分, 这将大大推进连续重力观测在强震短临监测中的应用, 为构建地震预报定量指标体系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619.
Urban drainage systems in coastal cities in SE China are characterized by often complex canal and sluicegate systems that are designed to safely drain pluvial flooding whilst preventing tidal inundation.However, the risk of coastal flooding in the region is expected to increase over the next 50-100 years, as urban areas continue to expand and sea-levels are expected to rise.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projected sealevel rise on this type of urban drainage system, a one-dimensional model and decision support tool was developed. The model indicated that although sea-level rise represent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flood probability will continue to be most influenced by rainfall. Events that are significant enough to cause flooding will most likely be minimally impacted by changes to the tidal frame. However, it was found that a sea-level rise of up to 1.2 m by 2010 would result in increased drainage times and higher volumes of over-topping when flooding occurs.  相似文献   
620.
运用自动站6 h降水资料和NCEP/NCAR的0. 25°×0. 25°再分析数据,着重分析了1513号台风"苏迪罗"及其残涡影响江苏期间强降水落区的分布特征,以及强降水落区与风场、涡散度、水汽通量散度等要素的对应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多分布在台风低层环流中心东北侧,风场围绕环流中心非对称分布造成辐合和正涡度在此处集中,进一步导致水汽在同一地区辐合,动力条件和水汽条件在同一地区叠加是强降水区位于环流中心东北侧的直接原因。单一等压面上的负散度和正涡度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示出强降水站点位置,不同层次涡散度场的涵盖范围有所不同,三层算术平均后的涡散度较单一层次的指示性更为准确。"苏迪罗"登陆后在北上过程中接近中高纬西风带系统,环境风垂直切变逐渐增强且方向稳定,强降水落区基本位于850 h Pa至200 hPa间切变矢量的顺切变左侧,这一特征对判断登陆台风强降水落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