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4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498篇
测绘学   114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188篇
地质学   1156篇
海洋学   227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82篇
自然地理   6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1.
湖沼沉积——过去变化的信息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球系统的变迁历史储存在形形色色的信息库中,但是,这些信息库恰如一场洪水后的图书馆,计算机索引不见了,教科书冲跑了,所能见到的文献亦残缺不全了。在这个劫后废墟上,我们一开始所能找到的只是一大堆百科全书和文献,阅读这些材料显然是十分冗长乏味的。只有通过极为细致的搜寻,才能偶尔见到少量保存完好的珍品。  相似文献   
112.
113.
汪筱林 Wei  C 《世界地质》1993,12(2):73-86
水—岩相互作用前锋的形态可以自组织成非平面形,如指形和扇形。这是由于外界流体驱动下的聚流作用而形成的。对于碳酸盐胶结的砂岩,这种现象用一组反应—运移方程来模拟,设计一套计算机程序解此方程组,并用以预测这种现象的时间演化。该程序含有许多特别的数值算法,以使计算迅速收敛。文中阐明了前锋成指形、扇形、指尖分裂形和帽形的效应。文中研究了流速、流渠宽度、以及围岩中胶结物(方解石或白云石)的变化的影响。本文讨论了这种模拟对于加深认识成岩作用和石油工程的潜在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4.
二叠-三叠纪之交牙形石生态新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浙江长兴煤山剖面二叠-三叠系界线层沉积相分析及牙形石演化规律研究,提出了该时期Clarkina(Neogondolela),Hindeodus两类重要牙形石属的生态新模式.(1)Clarkina是一种底栖自由游泳生物,可出现于远岸浅海至盆地相较深水环境;(2)Hindeodus是一种洋面浮游型生物,死亡之后可沉于海底的滨、浅海至深水盆地各种环境之中,并可渡过二叠-三叠纪之交海底缺氧事件这一难关,在早三叠世得到发展;因此,Hindeodus可作为全球二叠-三叠系界线划分对比的可靠证据.  相似文献   
115.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Cuv.et Val.)]是我国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棣属于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  相似文献   
116.
最近对低质量X射线双星中的千赫兹准周期振动的研究表明 ,是辐射压力 ,而不是盘和磁球的相互作用以及处于盘内边界的广义相对论效应在短时标的盘切断机制上起作用。本文给出了一些研究结果及讨论。  相似文献   
117.
李金龙  王璞珺  孙少波  贾军涛  张艳 《新疆地质》2006,24(4):373-376,I0013
应用牙形石色变指标(CAI)对塔里木盆地孔雀河斜坡东北段南雅尔当山剖面奥陶系有机质成熟度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果是南雅尔当山却尔却克组产出的牙形石色变指标CAI值为2~2.5,有机质处于成熟阶段.综合研究认为,本区奥陶系烃源岩在中奥陶世逐渐进入生烃门限并快速成熟;在奥陶纪末达到经历的最大古地温,顶部为80℃,底部为180℃,之后遭受抬升剥蚀,区域剥蚀量在2 300 m左右.本区奥陶系烃源岩存在3种生烃类型:第Ⅰ种为南雅尔当山型,为非有效烃源岩;第Ⅱ种为群克1井部分生烃型,奥陶纪末抬升剥蚀后埋深在2 500 m以上的烃源岩(Ⅱ-1型)停止生烃,埋深在2 500 m以下的烃源岩(Ⅱ-2型)持续生烃;第Ⅲ种为二次生烃型,当中新生代的快速沉积使Ⅱ-1型烃源岩顶部埋深达到3 200 m时,相同层位的烃源岩达到经历的最大古地温,开始二次生烃,生烃潜力最大.  相似文献   
118.
地图目标局部分形描述的元分维模型的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形理论的元分维模型,可以用于描述地图目标的局部形态特征变化,为地图目标的进一步分析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9.
结合使用mapgis工作软件建数据库和运用南方cass的测量软件数据查询,应用两者之间的转换关系,对数据转换的方法进行了总结,数据转换后能保留原始数据的特性(符号,线型,颜色,图层、属性),并将此方法运用到别的数据转换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0.
布卡拉曼加拉贝氏牙形石动物群首次在西藏阿里日土县多玛区脱塔拉剖面的吞龙共巴组底部发现,主要由Rabeignathus bucaramangus,Sweetognathus whitei,Sweetognathus ironatus和Mesogondolella cf.bissilli组成,指示的地层时代为Artinskian中晚期-Kungurian早期.此前,该动物群仅发现于美国犹他州、堪萨斯州、哥伦比亚的布卡拉曼加、帕米尔东南部和中国滇西保山地区.该牙形石动物群的产出地点位于班公湖以北、龙木错以南的喀喇昆仑地层分区,跨越了班公湖-怒江断裂带北界,而这一动物群被认为是冈瓦纳北缘浅海区特有的浅水相类型,因此推测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可能不是冈瓦纳大陆的北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