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24篇
  免费   7775篇
  国内免费   9099篇
测绘学   5074篇
大气科学   8869篇
地球物理   8380篇
地质学   19035篇
海洋学   3161篇
天文学   671篇
综合类   2132篇
自然地理   1376篇
  2024年   361篇
  2023年   1331篇
  2022年   1601篇
  2021年   1871篇
  2020年   1372篇
  2019年   1942篇
  2018年   1279篇
  2017年   1368篇
  2016年   1396篇
  2015年   1589篇
  2014年   2270篇
  2013年   1771篇
  2012年   2058篇
  2011年   2020篇
  2010年   1845篇
  2009年   1969篇
  2008年   1948篇
  2007年   1783篇
  2006年   1774篇
  2005年   1568篇
  2004年   1509篇
  2003年   1322篇
  2002年   1265篇
  2001年   1279篇
  2000年   1006篇
  1999年   1010篇
  1998年   981篇
  1997年   1010篇
  1996年   942篇
  1995年   881篇
  1994年   832篇
  1993年   764篇
  1992年   668篇
  1991年   578篇
  1990年   561篇
  1989年   366篇
  1988年   105篇
  1987年   78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43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8篇
  1965年   8篇
  1957年   7篇
  1954年   3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南极地区大气环流的流体物理实验(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一系列物理实验,研究了南极大地形及其表面冷却对南极附近大气环流的影响.实验中的主要动力相似参数是热力Rossby数R_(OT)及Taylor数T_a.实验表明,在与大气接近的实验参数值条件下,在南极上空,在流体下层形成向外的排溢流,在中高层形成极地涡旋.极地涡旋包括3~4个沿极圈按顺时针方向东移动的低压槽,形成沿极地外围的行星波环流结构.发现东移行星波的波形及强度有准周期低频振荡,其振荡周期相当于地球大气的21d.东移的槽在110°E以东逐渐发展,在160°W的Ross海附近发展得最深,再往东则逐渐减弱.实验表明,南极大陆地形及其地面冷源强迫作用,对南极附近大气环流特征的形成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92.
论证了发育在内蒙古北部锡林浩特-苏尼特左旗南-二道井一带的中古生代俯冲-碰撞造山带,划分出5个二级构造单元.它们是:混杂岩带、前陆变形带、磨拉斯盆地、岛弧闪长岩带和同碰撞花岗岩带.造山带的演化可分为俯冲时期(500~400Ma)和碰撞时期(400~320Ma).造山带的形成使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在晚泥盆世拼合,磁撞缝合线位于二道井-查干乌拉-红格尔一线.  相似文献   
993.
对1983~1995年兰州五泉山泉水溶气N2的观测值进行了数学处理,发现该组分在祁连山构造带东段几次中强地震前均有前兆异常显示.同时还对异常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4.
地应力对裂隙岩体渗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创兵  熊文林 《地震学报》1997,19(2):154-163
提出了地应力场中岩体不连续面变形的本构关系,讨论了渗流与应力耦合条件下裂隙岩体渗透张量的计算方法,阐述了地应力对裂隙岩体渗透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地应力对岩体渗透特性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不连续面的开度和不连续面网络的水力传导路径而产生的;裂隙岩体渗透性随岩体埋深的增加呈负指数减小,随侧压系数的增大呈双曲线减小.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理论可望应用于水库诱发地震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995.
李松林  吴宁远 《地震研究》1997,20(4):402-409
论述了利用地震回折波资料以界面位置与速度分布的方法,推导了地震波走时对于界面位置偏导数的计算公式。数值模拟和实测资料的计算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编制的计算程序的实用性,该方法最的特点是充分地利用了透射波资料中所含的界面位置的信息。界面位置的分辩率与界面两边的速度反差有关,速度判别越大,则分辨率越高。  相似文献   
996.
黄土的物理力学指标与黄土易损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多年来在黄土地区进行了考察和勘探并采集了各类黄土样品,在室内外进行了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试验研究,取得了大量的关于黄土特性的资料.根据这些研究结果,探讨了黄土的物理力学指标与黄土易损性的关系及其区域分布规律,从而研究它与黄土地区的地质灾害和震害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滞回阻尼结构能量的输入和逸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的接收函数及其非线性反演   总被引:36,自引:19,他引: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国数字台网(CDSN)记录的85个远震事件的宽频带P波波形数据和分离接收函数的最大或然性反褶方法,获得了CDSN台网10个台站不同方位的岩石层接收函数.利用这些台站不同方位的平均接收函数和非线性接收函数反演方法,获得了上述各台站下方100km深度范围内的岩石层S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CDSN台网各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和岩石层速度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别.其中,拉萨台下方的地壳厚度为66kin,壳幔界面较模糊,而余山台下方的地壳厚度为34km,壳慢界面两侧速度反差明显.刮用本文方法估计的地壳厚度与已有的结果基本一致,由于CDSN台网覆盖了中国大陆的各主要构造单元,本文的结果为研究中国大陆的岩石层S波速度结构及其横向变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