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43篇
测绘学   93篇
大气科学   143篇
地球物理   270篇
地质学   46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根据1971—2018年陕西省94个气象观测站逐日气象资料,采用线性倾向率、累积距平、小波分析和EOF分析等方法,对陕西省人体舒适度日数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陕西全省大部分时间体感状态为从冷到舒适,日数占85.2%;体感状态为暖和以上日数较少,无炎热和酷热天气。1981—2018年陕西省平均人体舒适日数为132 d,呈显著增多趋势,线性倾向率为0.524 d·a-1,四季中春、夏两季人体舒适日数增加最为显著。人体舒适日数存在准4 a和准8 a的振荡周期,滑动T检验表明陕西省及三个地区的人体舒适日数均在1997年左右发生了明显的突变。陕西全省3—11月均存在舒适日,舒适日数主要分布在5—9月,陕北7—8月舒适日数较多,陕西中部6—8月舒适日数较多,陕西南部6—9月舒适日数较多。年人体舒适日数呈现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特征,陕南汉中和安康地区最多。EOF分析结果显示,年均人体舒适日数异常分布在全省存在一致性。倾向率空间分布表明陕西全省80%的地区人体舒适日数均呈增长趋势,仅榆林北部、延安北部和安康东部11个区县人体舒适日数呈减少趋势。陕西全省不舒适日数变化呈显著减少趋势,倾向率为-0.548 d·a-1,其中冷不舒适日数减少显著。陕西省人体不舒适主要表现为冷不舒适,主要集中在陕北西北部、南部山区和中部的太白和华山两个高山区; 人体热不舒适主要分布在在陕南的汉中和安康地区及关中的西安地区,且日数很少。  相似文献   
102.
冯建辉  杨玉静 《北京测绘》2011,(3):55-57,93
小波是建立在泛函分析、调和分析、傅立叶分析基础上的时频原子,在时域、频域同时具有良好的局部化特性和多分辨率特性。遥感影像融合是遥感影像处理中的重要环节,是人们处理多源遥感影像数据的主要手段之一,而融合方法的选择对融合结果来说至关重要。将传统的融合方法与小波结合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小波变换与HIS融合方法相结合,并...  相似文献   
103.
钟波 《地理空间信息》2011,(6):45-46,54
通过安装于粪渣收运车辆上的车载称重系统(WS)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经由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PRS)将粪渣收运车载重变化及其位置信息,实时传回监控中心的数据库中[1],并通过集成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粪渣收运监控系统浏览、查询、管理粪渣收运情况。主要以车载重量变化信息作为收运监控参考的重要依据,并配合车辆定位...  相似文献   
104.
文章主要根据小波变换方法在不同尺度时细节的变化特征,通过一些震例对山西数字形变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经过小波变换处理后的数据在细节部分达到第5层、第6层时,震前资料会显示出比较同步的长周期信号,这为识别和提取数字洞体形变资料中的趋势异常和短期异常提供了新的探索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5.
近55年来宾市雷暴日数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1956~2010年广西来宾市国家基本气象站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雷暴日数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来宾市年雷暴日数在46~106d,年平均雷暴日数为72.4d;来宾市一年中任何一天都有可能出现雷暴天气,其中6、7、8月雷暴日数最多,约占全年雷暴日数的57.4%。小波分析显示,来宾年雷暴活动具有较强的9年周期...  相似文献   
106.
1979-2008年华北地区对流层顶高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79-2008年华北地区12个测站逐日对流层顶探空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该地区不同类别对流层顶发生及其高度的季节特征进行探讨,并采用线性趋势、小波分析和EOF分解等方法对其高度变化等气候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了该地区对流层顶的季节特征及其高度变化的基本事实和规律.结果表明:华北地区第一对流层顶冬季出现多,夏季少,近...  相似文献   
107.
设计基于DTU的强振记录终端,采用SOC系列C8051F015型单片机对MEMS加速度计的输出信号进行A/D转换,监测待测体所经受的强振加速度值,并通过DTU内嵌的GPRS无线网络通讯方式将数据发送到远程数据中心.该系统具有体积小,安装与操作方便,免维护等特性.  相似文献   
108.
1994年6月广东省特大洪涝期间气象要素的小波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通过对1994年6月广东洪涝期间省内南雄与电白两站逐时地面降水、气压和温度的小波分析,清楚地将影响两站的不同尺度的扰动显示出来,利用小波方差图可帮助确定该段时间的主要天气系统,利用小波逆变换可对原序列进行多种形式的重构。  相似文献   
109.
地磁场长期变化和日长十年尺度变化的周期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历史地磁场模型GUFM1、第10代国际参考地磁场(IGRF10)模型和日长资料,采用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了地磁场磁矩、能量、西向漂移等参数的长期变化和日长十年尺度变化的周期分量及其时变特征.结果表明,1800~2005年期间,偶极子磁场长期变化有82年和48年准周期分量,它们与日长变化的周期没有直接关系.非偶极子磁场参数的长期变化与日长变化有66年和32年准周期分量,66年准周期比32年准周期强.在66年准周期分量,西向漂移比日长变化超前8.8年,非偶极子磁场能量比日长变化滞后15.6年.日长十年尺度波动和地磁场长期变化的起源不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10.
The multi-time-scale structures of an annual sediment discharge series of debris flow in the Jiangjia Ravine and the Southern Oscillation index are analysed using the method of Morlet wavelet transformations. The possible effects of E1 Nirio episodes on the annual sediment discharge are discussed by comparing the period variations of ENSO and the discharg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nual sediment discharge series of debris flow is related to E1 Nifio episodes. Generally, the annual sediment discharge of debris flow is less than usual during an E1 Nifio episode and debris flow is less active. On the contrary, the annual sediment discharge of debris flows is greater than usual during a La Nifia episode and debris flows are more frequent. There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nnual sediment discharges of debris flow in the Jiangjia Ravine and the summer Southern Oscillation index, with both having quasi-periodic variations of 2 and 5-6 yea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