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76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1 毫秒
31.
利用“海峡两岸及临近地区暴雨试验”(HUAMEX)加密观测资料和MM5湿物理显式方案模拟研究了1998.5.23-24自粤北移向南海海岸冷锋前对流云团中的云物理过程,给出了造成飞机积冰的直接气象因子-云中过冷水的空间分布和随时间演变及其与水汽、冰相(冰晶、霰、雪)、垂直气流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当对流较强因而产生冰相后,由于冰粒子与过冷水间的碰并及过冷水滴蒸发,过冷水迅速减少;当对流较弱因而只有液相云水而无冰相加入时,过冷云水维持。模拟试验显示具有完善湿物理显式方案的高分辨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可用于对飞机积冰的直接气象因子-云中过冷水的数值预报。  相似文献   
32.
33.
数字图像监测系统应用于高压导线覆冰试验(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real-time system of numeral image manipulation technology is employed to inspect the dynamic displacement of an engineering structure. First, the CCD vidicon aims at the fixed point. The image of the fixed point on the structure is gathered by a picture gathering card. By processing pictures with a self-programmed software, the real-time space coordinate of the calibration device can be obtained. Finally, the data is dealt with to get the movement curve, and the dynamic displacement is carried out. The system is applied to the test of a high voltage icing conductor.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dynamic data of the ice shedding conductor includes jumping amplitude, displacement-time curve and attenuation proces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50778077, No.50608036).  相似文献   
34.
“04.12.21”飞机积冰天气过程数值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刘开宇  申红喜  李秀连  梁爱民 《气象》2005,31(12):23-27
通过对2004年12月21日发生在民航太原机场附近的飞机积冰过程分析认为:华北地面高压和河套地区高空槽形成的“回流+倒槽”形势是此次积冰的天气背景,在具备暖湿环境的条件下,在冷暖空气交汇区域靠近冷空气一侧易发生积冰;除去飞机动力增温影响后,强积冰所需环境温度大致在-6~-10℃之间;弱上升气流和冷平流已经侵入的区域内有利于积冰的形成;WAFS数值预报产品可较有效地描述天气系统发展的动力结构和机制,具有较好的积冰形势预报能力,而在国际民航组织向成员国推荐的积冰指数基础上重新构造的积冰指数可以更好地预报积冰天气的发生区域.  相似文献   
35.
Only one access road leads into Denali Park. The serviceability and safety of this gravel road is obviously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to the National Park Service (NPS). Since the late 1950s and mid1960s major icings and a landslide, respectively, have occurred along the Denali Park access road. During the summer of 1990 the landslide activity intensified. The central section of the Park through which the access road traverses is designated as a wilderness area. Consequently, off road field exploration required to quantify the hazards and remediation activities that may be proposed to mitigate icings and stabilize the landslide, are severely restricted and closely scrutinized by the NPS. The results of an evaluation of (1) the current state-of-the-practice to control icings, and (2) thaw stabilization techniques that could be appiled to the northwest corner of the landslide are presented herein. The recommendations which followed, respecting the wilderness area designation for the Park, are also presented.  相似文献   
36.
地面气象观测中结冰自动化观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晓虎  张春波  马舒庆  杨玲  梁丽 《气象》2014,40(2):234-237
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中一般采取人工观测判断结冰现象是否发生。为了提高结冰观测的工作效率,结冰自动化观测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文章介绍一种新的结冰自动化观测装置,通过检测结冰过程中由于潜热释放引起的温度突变上升过程,判断结冰现象的发生,实现结冰自动化观测。结合结冰温度观测数据对结冰过程中各个阶段特征进行分析,并与人工观测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结冰自动化观测装置能够比较准确地实现结冰现象的检测,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7.
李登文  杨静  吴兴洋 《气象》2011,37(2):161-169
利用气象电线积冰观测资料、探空观测数据、自动站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2008年低温冰冻雨雪灾害天气过程中贵州电线积冰的分布特点,讨论了贵州电线积冰的气象条件,并对电线积冰的融冰条件进行了讨论.分析认为此次低温冰冻雨雪灾害天气过程中,贵州电线积冰严重,积冰范围广、时间长,相对而言贵州中东部地区积冰较厚;贵州电线...  相似文献   
38.
道路融雪除冰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路面积雪结冰给交通和行车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欧美、日本等国在道路融冰化雪技术研究及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非常薄弱.总结分析了国内外道路融冰雪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可以看出:使用融雪剂和机械除冰雪是普遍的方法,但存在环境污染和不能及时清除的弊端.地热、电热、改进路面材料等主动方法不普遍,处于研究和小范围...  相似文献   
39.
基于GIS的中国西南地区覆冰气象条件评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赵晓萌  李栋梁 《冰川冻土》2012,34(3):547-554
采用中国西南地区(95°~110° E、 25°~35° N) 96个常规气象观测站1961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逐日气象要素资料提取覆冰相关要素, 利用1 km×1 km DEM资料通过GIS技术建立经度、 纬度、 海拔高度3个宏观地形因子以及坡度、 坡向和开放度3个微观地形因子的数据库, 通过三维二次趋势面的逐步回归方法, 在ArcMap/Info中进行与覆冰有关的气象要素栅格空间化, 在此基础上按照轻、 中、 重三个级别建立了各级覆冰模型并划分了覆冰风险分布. 结果表明: 满足覆冰条件日数序列在2000年以来呈显著上升趋势, 覆冰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增大. 一般来说, 宏观地形因子对气象要素的分布影响较大, 相对湿度模型和日照时数模型通过微观地形因子订正后, 精度有所提高. 通过模型得到的西南地区覆冰风险分布图能够较为精确的模拟出西南地区覆冰的风险分布, 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40.
基于雾条件下能见度估算的导线覆冰气象模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总结分析导线覆冰模型理论框架及其影响导线覆冰增长强度的主要气象因子的基础上,根据四川省二郎山观冰站2006年1月—2009年3月的覆冰观测资料和同期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发现覆冰密度仅与气温相关显著,运用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导线覆冰密度模型;利用能见度与液态水含量的转换关系估算了空气中的液态水含量及其输送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以气温、风速等常规气象观测要素为参数的导线覆冰模型,以便于工程应用。对模型拟合结果进行分析,实测冰厚和拟合冰厚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340,拟合冰厚的均方根误差为28.61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