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0篇
  免费   451篇
  国内免费   554篇
测绘学   57篇
大气科学   168篇
地球物理   321篇
地质学   764篇
海洋学   1114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27篇
自然地理   64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利用引水区和黄河上游地区25个站1951—2000年50 a的气温和降水逐日资料,分析了研究区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把引水区和黄河上游地区分成7个小区,利用小波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各小区气温和降水的多时间尺度特征.结果表明:黄河上游和南水北调西线引水区夏、秋、冬三季降水以同步的变化为主,其次为黄河上游与引水区之间存在反位相的变化.春季降水主要表现为黄河上游与引水区之间存在反位相的变化,其次才表现为一致的变化.各区的气温均以同步升温为主.降水具准3 a和准22 a周期,气温的振荡周期主要是2~5 a的小周期和准11 a的周期.引水区和黄河上游地区近50 a来夏季的降水在一致变化的基础上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992.
黄河上游径流丰枯变化特征及其环流背景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为了揭示影响黄河上游径流丰枯变化的气候因子,为径流的长期、超长期预报与水资源的规划利用提供依据,利用相关台站的降水、径流观测资料,分析了黄河上游汛期径流的丰枯变化特征及其环流背景.结果表明:黄河上游(唐乃亥以上)流域丰、枯水段基本上是交替出现的,总体上枯水持续时间多于丰水,一个完整的丰枯循环周期大约在18 a左右.黄河上游径流的丰、枯,与大气环流的异常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其中,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强、偏北,青藏高原中部地区有西风槽存在是黄河上游汛期降水偏多、径流偏丰的两个重要因素.因此,基于汛期流量的丰枯与其所对应的环流背景之间的联系,可根据前期环流的演变特征对黄河上游汛期流量的丰枯做出大致预测.  相似文献   
993.
堤防历史口门部位是堤防的重大隐患,以黄河荆隆宫历史口门堤段为实例,通过公式解析法和有限元法进行了渗流计算,并对堤防历史口门部位的渗流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河荆隆宫历史口门堤段加固设计方案可选择减压井方案,为堤防加固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4.
滨浅海单波束测深潮汐改正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波束测深仪在现在的海上地质调查中被广泛应用,潮汐校正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我们给出一种利用潮汐预报值进行潮汐改正的方法和过程,并介绍该方法在黄河三角洲环境地质补充调查项目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5.
介绍了近年来南黄海及邻域区域地质构造的研究成果,针对海区各断裂带的位置、延伸程度,中朝与扬子块体、扬子与华南块体的结合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就如何进一步开展区域地质研究工作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6.
黄河流域地表水耗损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总结分析黄河流域1956~2000年地表水耗损量逐年过程变化特点的基础上,根据黄河流域大型灌区如上游宁夏引黄灌区、中游关中灌区、下游引黄灌区地表水耗损量结构现状,研究了黄河流域用水量结构调整的思路并论证了其实施可行性,分析了黄河流域地表水供、用、耗、排关系,这对于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水资源优化配置、维持河流健康生命等方面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97.
长江黄河源区水文和气象序列周期变化分析   总被引:39,自引:14,他引:25  
应用Meyer小波,对江河源地区近50a来年径流量、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做周期分析,发现江河源地区水文气象序列的变化周期基本在22a、16~17a、11a、7~8a、5~6a和2~3a左右的时间尺度上浮动。而这些基本周期正是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和海-气相互作用的周期,说明江河源地区水文、气象序列的周期变化受天体运动变化的影响。天体运动直接影响降水和气温的周期变化,进而在一定的下垫面条件下,影响径流的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998.
根据2003年青海湖航次获取的数据,分析了黄色物质、非色素颗粒和浮游植物色素吸收系数的光谱特点、分布趋势和相对比例,并得到了黄色物质和非色素颗粒的斜率经验值。  相似文献   
999.
关于黄河贯通三门峡的时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河的发育是晚新生代东亚构造地貌演化和环境变迁的重大事件.从整体上看,黄河只有贯通晋豫间的三门峡,东流入海,才称得上黄河干流的最终形成.三门峡是研究和探讨黄河形成、演化的关键部位之一.根据古三门湖消亡与邙山晚更新世黄土沉积速率突然增大揭示的重大环境突变事件,黄河大约于150 kaB.P.前后贯通三门峡东流入海,现代黄河水系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000.
黄海绿潮源自苏北浅滩,暴发后期浒苔向北漂移至山东半岛南岸,会集中释放大量微繁体。虽然构成严重的繁殖体压力,但尚未发生大面积定生。为了明确漂浮生态型浒苔北侵定居的关键限制因素,本研究于2015年7月漂浮浒苔在青岛沿海大量堆积期间,采集潮间带表层沉积物样本,分别在盐度25和32下进行培养,试验不同盐度对漂浮生态型浒苔微繁体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进一步通过单藻种培养,分析漂浮生态型与定生浒苔群体、以及青岛定生近缘种缘管浒苔对盐度的适应性差异。结果表明,盐度对微繁体萌发与幼苗生长两个阶段均构成重要影响,但具有不同的影响方式。在萌发阶段,单藻培养条件下,盐度对浒苔各群体和缘管浒苔的萌发率均无显著影响,但在混合培养条件下,盐度则通过种间竞争对萌发率产生显著影响,青岛的高盐条件更加有利于当地种,而苏北海域的低盐条件会显著提高漂浮生态型的萌发率。在幼苗的生长阶段,盐度可直接产生影响,高盐条件显著降低浒苔所有群体幼苗的生长率,对缘管浒苔则无显著影响,表现明显的种间差异。上述结果提示,盐度与种间竞争的协同作用可能是限制漂浮生态型浒苔大规模北侵定居的重要因素,这为预测漂浮生态型的扩散范围与黄海绿潮的变异趋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