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5篇
  免费   1262篇
  国内免费   2144篇
测绘学   70篇
大气科学   364篇
地球物理   864篇
地质学   7582篇
海洋学   196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299篇
自然地理   1826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277篇
  2021年   370篇
  2020年   378篇
  2019年   401篇
  2018年   276篇
  2017年   394篇
  2016年   342篇
  2015年   371篇
  2014年   592篇
  2013年   456篇
  2012年   646篇
  2011年   627篇
  2010年   492篇
  2009年   462篇
  2008年   476篇
  2007年   555篇
  2006年   478篇
  2005年   443篇
  2004年   381篇
  2003年   355篇
  2002年   286篇
  2001年   264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244篇
  1998年   181篇
  1997年   214篇
  1996年   166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云南勐海勐满金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勐满金矿床是"三江"褶皱系南端的一个微细粒—红土复合型金矿床,矿床达中型规模,并具有成为大型金矿的找矿远景。赋矿层位为上元古界澜沧群片岩和中侏罗统碎屑岩及第四纪残坡积层。文章提供了勐满金矿的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以及S、H、O和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资料,并对矿床成因和成矿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勐满原生金矿床具有与卡林型金矿床类似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其成矿物源主要是上元古界澜沧群曼来组浅变质岩系和中侏罗统花开左组碎屑岩系;流体包裹体及S、H、O同位素研究一致显示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成矿作用经历了原始含矿岩系(矿源层)的形成阶段及金的活化、迁移和富集阶段。区域构造及岩浆活动是引起金矿活化迁移和富集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加强对含矿层位的岩相古地理与岩石学研究、加强控矿构造的分析、确定控矿构造的力学性质及与区域主干断裂之间的配套关系,是今后找矿工作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42.
辽宁瓦房店金刚石矿田是我国重要的金伯利岩型金刚石矿集区.为了更好地发挥物探在该区寻找金刚石矿的作用,对以往物探工作程度、使用的方法、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通过总结发现,地面磁测在圈定浅地表金伯利岩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寻找深部隐伏金伯利岩体时,音频大地电磁测量、井中物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研究金刚石矿控矿因素等问题时,1∶5万区域重力测量、大地电磁剖面测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之,物探是瓦房店矿田金刚石矿勘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方法组合能够解决相应的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943.
《China Geology》2023,6(2):252-268
The Liwu stratiform copper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ern Jianglang dome, western China. Current studies mainly focus on the genetic type and mineralization of this deposit. Detailed fluid inclusion characteristics of metallogenic period quartz veins were studied to reveal the ore-forming fluid features. Laser Raman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ore-forming fluids is a H2O-NaCl-CH4 (-CO2) system. Fluid inclusions microthermometry shows a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of 181–375°C and a salinity of 5.26%–16.99% for the disseminated-banded Cu-Zn mineralization; but a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of 142–343°C and a salinity of 5.41%–21.19% for the massive-veined Cu-Zn mineralization. These features suggest a medium-high temperature and a medium salinity for the ore-forming fluids. H-O isotopic data indicates that the ore-forming fluids were mainly from the metamorphic and magmatic water, plus minor formation water. And sulfur isotopic data indicates that sulfur was mainly derived from the formation and magmatic rocks. Metallogenesis of the disseminated-banded mineralization was mainly correlated with fluid mixing and water-rock reaction; whereas that of the massive-veined mineralization was mainly correlated with fluid boiling. The genetic type of the deposit is a medium-high 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deposit related to magmatism and controlled by shear zones. This study is beneficial to understand the stratiform copper deposit.©2023 China Geology Editorial Office.  相似文献   
944.
为了解安徽贵池地区富硒土壤特征与潜力,服务当地富硒土地资源开发,选择贵池西部开展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试验,探讨Se、I等有益元素的富集特征、成因及潜力,Cd、As等有害元素的超标特征及成因等,结合研究区土壤中有益、有害元素特征,讨论富硒土地资源及其开发优势。发现表层和深层土壤中Se等有益元素含量总体较高,其中Se含量达到富硒土地标准的表层土壤点位占全部样品点位的76%;表层土壤中Cd含量超标的点位占48%,其他有害元素仅个别点位超标,Cd是制约该地区富硒土地资源开发的主要不利因素。在研究区圈定了61.4 km2的富硒土地资源,认为研究区东部土壤富硒的物质来源是二叠系灰岩,可以利用当地灰岩提升富硒土地资源品质,降低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945.
甘肃省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矿业是甘肃省的支柱产业。根据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相关要求,甘肃省编制了瓜州—肃北、敦煌—白银、甘南—陇南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三个工程”可行性报告,在基础调查区、重点调查区、重点勘查区和重要矿山“四区”部署了56片167个子项目。结合甘肃省矿产资源分布、特点、优势矿种和矿床类型,提出甘肃省新一轮战略性矿产资源找矿突破布局、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946.
本文按矿床成矿系列理论研究方法, 初步厘定了滇西地区与燕山期—喜马拉雅期伟晶岩有关的稀有金属宝石矿床成矿系列及亚系列, 与第四纪表生作用有关的稀有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及亚系列, 研究结果表明本地区在燕山期—喜马拉雅期发生了大规模的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 并形成众多的伟晶岩, 发生了重要的岩浆-热液成矿事件, 稀有金属铍、铌、钽、锂、铷、铯等矿产成矿主要与其有关, 构成了特定的稀有金属矿产矿床成矿系列。本文初步总结了滇西地区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及其特征、矿床成矿系列及成矿规律, 分析了找矿潜力, 划分出找矿远景区, 深化了该区稀有金属矿产成矿规律认识。  相似文献   
947.
河南省卢氏县八宝山岩体属晚侏罗世中酸性浅成小岩体。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通过研究该矿区地质特征和物化探成果,结合本次普查中对成矿理论的实地钻探工程验证,研究认为八宝山矿床类型为斑岩-矽卡岩型矿床,且矿床由内向外具有明显的高中低温分带性,矿床三种分带围绕岩体呈环状分布。成矿模式为以岩体中心相为中心至外侧边缘相,依次为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型三条环带模式。研究区最新提交备案成果(普查):铁矿石量2389.10万吨,硫铁矿石量334.00万吨,铜金属量108962,提交一中型铜矿床。通过研究该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为研究区资源储量提升找到工作靶区,也为寻找相同类型矿床或者附近隐伏矿床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948.
张凯涛 《地质与勘探》2023,59(2):236-247
为探究河南塔山萤石矿的成矿流体、成矿温度、成矿年龄及矿床成因,对研究区稀土元素、流体包裹体和Sm-Nd同位素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区经历多期次的成矿作用,紫色萤石形成时间较早,紫色萤石成矿早期成矿流体中的稀土元素由吸附状态逐渐过渡到络合物状态,成矿晚期成矿流体中的稀土元素主要以络合物形式存在,为主成矿阶段,其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和Y/Ho值与牛心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大理岩基本一致,指示三者之间有一定的成因联系。浅绿色萤石形成时间相对较晚,其与紫色萤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差异较大,表明二者具有不同成矿物质来源。塔山萤石矿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43.6~168.5℃,盐度(NaCleqv)为7.02%~10.43%,密度为0.95~1.01 g/cm3;包裹体气-液相成分以H2O为主,含有少量C2H6,成矿流体属于低温、中低盐度、低密度的NaCl-H2O体系。测得的浅绿色萤石的成矿年龄为(141±13)Ma,为研究区萤石成矿年龄上限,推断...  相似文献   
949.
王丹丹 《地质与勘探》2023,59(2):328-336
豫西地区济源凹陷由山地和丘陵组成,地形条件复杂,地震资料品质较差,盆地内断裂形态结构、深部古生界展布特征等不清楚,制约着济源凹陷的油气勘探和资源潜力评价。本文利用广域电磁法在豫西地区济源凹陷进行方法应用研究,采用“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处理解释一体化系统”进行数据处理与反演,获得了地下真实的电性特征,建立了目标层与视电阻率的电性关系,刻画了研究区目标层的构造特征。本研究查明了济源凹陷西部斜坡的断裂结构特征,新识别出12条断裂;揭示石炭-二叠系厚度分布范围在200~1800 m,最大埋深2200 m;奥陶系顶界面埋深分布在300~2450 m,呈“条带状”展布,得到了地质调查井岩心编录的证实。  相似文献   
950.
李壮 《地质与勘探》2023,59(2):353-376
中国大陆蕴藏丰富的地热资源,山西省局部地热异常特征明显。通过收集山西省典型地热区域流体数据,选取典型钻孔分析,探讨并总结山西省地热资源赋存规律和成因机制,为后期地热资源勘探及开发利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分析研究结果得出以下几点认识:山西省水热型地热储层水温分布在28~78℃,北部以太古代花岗片麻岩为主,中部以古生代灰岩为主,南部以古生代碳酸盐岩为主;北部热源主要来自花岗岩中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量,中部和南部热源受地幔上隆及岩浆活动影响;省内深大断裂构成地下热水运移通道,热传导性较好;第四纪和第三纪松散层为省内地热良好的保温盖层,岩性以粘土、砂质粘土及砂层为主。结合前人水文地球化学研究成果,认为山西省地热水pH值呈弱碱性,其中Sr、Li、SiO2与Cl大体上存在正相关关系,大部分地热水氚含量小于1TU,水源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部分地热田出现δ18O漂移,氧同位素交换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