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87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163篇
地球物理   58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34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对雷暴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利用2000—2007年广东省闪电定位仪所获得的地闪资料和广东省86个气象站所统计的雷暴日资料,对广东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的雷暴日闪电频次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虽然珠三角城市群雷暴日与非城市群雷暴日相差不大,8年中变化也不大,但总闪远多于非城市群,总闪在8年中也有显著增长。珠三角城市群的单个雷暴的闪电频次要远多于非城市群区域,总闪增长也主要是单个雷暴的闪电频次的增长。而且,珠三角城市群对前汛期雷暴影响大,对后汛期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42.
近46年西藏高原昼夜降水变化趋势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选取西藏地区18个气象站1961~2006年逐时降水资料,分析近46年昼夜降水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近46年,西藏大部分地区各时段夜雨率均呈减少趋势,昼雨率呈增多趋势;夜雨天数冬半年各区域都呈增多趋势,年和夏半年东北部和藏西北地区呈增多趋势,其他区域呈减少趋势,而昼雨天数大部分地区年、季都呈增多趋势。昼、夜雨率和雨次的年代际变率较大,各区域年代际变化不一致,无明显的增减趋势;夜雨率冬半年出现异常最多,各区域年、季多为异常偏少。昼雨率冬、夏半年出现异常较多,年和夏半年多异常偏少,冬半年基本上为异常偏多;夜雨天数夏半年出现异常的最多,东部地区以异常偏少居多,中西部地区以异常偏多为主。昼雨天数夏半年出现异常最多,南部边缘地区均为异常偏多,藏北地区也以偏多为主,其他区域多异常偏少。西藏大部分地区年、季昼夜雨率的大小更多依赖于降水强度,而非雨次的多少。  相似文献   
43.
小浪底水库蓄水前后雷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小浪底库区及周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12个气象站蓄水前后共20 a逐日雷暴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各站雷暴日数、初日、终日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等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小浪底水库蓄水后,因水域面积增大,对小浪底库区及周边雷暴气候特征等有较大影响,库区和周边东部年雷暴日数和初终间日数呈增加趋势,周边南部呈减少趋势;雷暴日数秋季增加,夏季减少;库区和周边雷暴初日均呈明显的提前趋势,终日多呈推迟趋势。  相似文献   
44.
一次持续空气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朱敏  王体健  卢兆民 《气象科学》2008,28(6):673-677
2004年12月24-30日,淄博地区出现一次持续一周的强空气污染过程.本文分析了这次过程的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和造成强污染的天气形势特点以及主要的气象变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高空维持稳定纬向环流、逆温层结持续存在、混合层厚度增加、低空风速小,导致污染物不能及时随大气扩散,污染物浓度增大.  相似文献   
45.
对二十四史及《清史稿》帝纪和天文志中的全部天象记录进行了整理和计算验证,发现其中历日朔闰与陈垣《二十史朔闰表》不合27例。汇集这样的例证,对于恢复中国古代完整的实行历表,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6.
当代生物多样性剧减与古-中生代之交生物绝灭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卫红  殷鸿福  盛桂莲  周修高 《地球科学》2004,29(3):263-268,316
18世纪以来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了强烈破坏,给生物多样性带来了巨大损失.为了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趋势,利用"绝灭物种统计法"、"种-区曲线法"和化石记录对400年以来的生物多样性和古-中生代之交的生物绝灭进行了分析.当代生物多样性剧减表现为物种的快速绝灭(从8×104种/Ma增大到1.2×106种/Ma),而属的绝灭几乎为0;古-中生代之交生物绝灭的初始阶段也表现为物种的快速绝灭(从40种/Ma增大到150种/Ma),并且这个阶段的属的绝灭速率远低于绝灭高峰阶段的相应值(即66属/Ma远小于465属/Ma),可见当代生物多样性剧减相当于二叠-三叠系之交生物绝灭的初始阶段.  相似文献   
47.
ABSTRACT

Several hundred million people in sub-Saharan Africa are at risk of being without access to electricity by 2030 despite the ongoing work aimed at achieving the United Na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7—sustainable energy for all. Based on qualitative interviews, quantitative surveys, observation, and participation in Kenya and Senegal between 2010 and 2018, the author aims to explain why the rate of progress is slower than intended. The findings highlight three strong hindrances: lack of affordability due to extreme poverty, mismatch between the village-level outreach of grid-based electricity systems and the geography of settlements, and lack of consideration given to gender inequality. The findings also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the ways that decentralized small-scale solar power increasingly meets some of the shortcomings of centralized grids in addressing these three issues, even in rural areas where grids are already present. 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the ways in which village communities have combined the use of solar-powered energy with grid-supplied energy indicat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former and the need to intensify efforts to improve solar power delivery models and integrate them fully in energy sector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48.
为了全面分析我国大陆及其周边GNSS连续站噪声的空间分布规律,该文基于陆态网络260个GNSS连续站和周边区域10个IGS站的观测数据,利用GAMIT/GLOBK软件进行解算,得到各站的坐标值及其N、E、U 3分量误差值,制定筛选标准,依据该标准剔除质量差的测站,剔除异常值;利用Matlab软件,按照东向(E分量)、北向(N分量)、垂向(U分量)3个方向进行拟合,并提取各测站单日解的最大误差值出现的年积日,绘制其在我国大陆的空间分布图,得到中国大陆GNSS连续站最大单日误差值的时空分布特性图。发现大部分GNSS连续站单日最大误差值集中在夏季(7月居多)并分析了原因。  相似文献   
49.
基于火灾资料和气象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和百分位法,分析了河南省林区火灾的气候特征及防火关键期高火险日数的月、季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林区火灾次数年际波动较大,主要出现在每年的冬春季(12月次年4月),3月出现的次数最多,2月的次之。火灾峰值主要出现在13-16时。3月高火险日数存在显著增加的线性趋势,12月和1月高火险日数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2月和4月高火险日数处在偏少的年代际背景下。林区春季高火险日数存在显著增加的线性趋势,在桐柏-大别山林区尤其明显。选取河南省防火关键期各月、季高火险日数与海温、积雪、环流场等130项环流指数的相关关系最好的因子,利用最优子集回归分别建立基于林区内各个气象站点的预测方程。通过回代检验和趋势异常综合评分(Ps),对回归方程预测效果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回代曲线和历史曲线吻合好,表明预测方程预测结果接近实况。  相似文献   
50.
用随机变形图案分析法计算极光全天空图象的移动速度。与过去直观估计方法不同的是,这样得到的是极光的整体移动速度或整个极光图象的平均速度,而不是个别部分(如最亮部分、边缘或某条亮射线等)的速度。对1997年6月23日一段持续100秒的平静带状极光记录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到极光东西向移动的最大速度为2.8km /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