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7篇
  免费   348篇
  国内免费   368篇
测绘学   304篇
大气科学   315篇
地球物理   766篇
地质学   854篇
海洋学   287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250篇
自然地理   54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硫化物矿物溶解度与溶液pH值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硫化物作为自然界常见的一大类矿物 ,由于溶解度很小 ,硫化物对水pH值的影响以及水对它的溶解度影响往往被人们所忽视。通过计算常见硫化物矿物的自由能ΔG0f、溶度积Ksp和溶解度S、绘制logS—pH曲线 ,得出硫化物矿物在不同 pH值条件下的溶解规律 ,水溶液的pH值受硫化物矿物的控制 ;反过来 ,水溶液的pH值也影响着矿物溶解度的大小。此外 ,对硫化物矿物饱和溶液的缓冲范围、缓冲容量和硫化物与溶液pH值相互作用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2.
刘金辉  李学礼 《矿床地质》2001,20(3):259-264
形成于古水热系统排泄区(减压区)的下庄花岗岩型铀矿床是地下热水与岩石相互作用的产物。矿物流体包裹体水文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成矿期铀成矿古热水溶液气体成分主要为CO2,水化学类型为HCO3-Ca.Na型,F-Ca型和HCO3.F-K型。地球化学模式和热力学计算证明,热水溶液中铀的存在形式为UO2(CO3)2^2-,UO2F3^-和UO2F4^2-。热水溶液深循环过程中CO2的加入可使溶液铀沉淀临界电位值(EhC,U)明显降低,从而保持水-铀比电位值(ΔEhW,U)为正值(ΔEhW,U=EhW-EhC,U)使铀在深部相对还原的条件下仍能稳定迁移。当富铀成矿热液进入减压排泄区时,由于溶液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发生CO2脱气作用和中和还原作用,导致ΔEhW,U小于零,使铀沉淀、富集,最终形成花岗岩型铀矿床。  相似文献   
143.
长沙—澧陵—浏阳—带冷家溪群及板溪群的甚低级变质作用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朱明新  王河锦 《岩石学报》2001,17(2):291-300
湘东长沙-澧陵-浏阳一带中晚元古宇的冷家溪群及板溪群遭受了区域甚低级变质作用.在本地区所采的<2μm的样品中,冷家溪群伊利石结晶度的Kübler指数为0.18~0.26°△2θ,板溪群为0.21~0.28°△2θ(Kisch国际标样校正).从而可把本地区冷家溪群的区域变质划归浅变质带和近变质带上部,温度大约为280~400℃.板溪群划归近变质带上部,温度大约为250~300℃.并未普遍达到目前人们认为的绿片岩相或者是低绿片岩相.样品中冷家溪群伊利石(白云母)b0值的范围在0.8999~0.9042 nm,板溪群为0.9018~0.9042nm.由冷家溪群b0频率累积曲线图,得出本区冷家溪群处于较典型的中压区.  相似文献   
144.
The dynamic problem in micropolar viscoelastic medium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employing eigen value approach after applying Laplace and Fourier transformations. An example of infinite space with concentrated force at the origin has been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pproach. The integral transforms have been inverted by using a numerical technique to obtain the displacement components, force stresses, couple stress and microrotation in the physical domain. The results for these quantities are given and illustrated graphically.  相似文献   
145.
新疆岩石·岩屑·水系沉积物元素背景平均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证了中国丰度及地壳表层物质成分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利用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所提供的高精度分析数据,经严格统计计算,发表新疆地区其一级构造单元表层岩石、岩屑、水系沉积物的39种元素背景平均值。  相似文献   
146.
SVD方法在气象场诊断分析中的普适性   总被引:59,自引:6,他引:59  
丁裕国  江志红 《气象学报》1996,54(3):365-372
本文首次从理论上推导证明两个气象场的奇异值分解(SVD)在气象场时空分布耦合信号的诊断分析中具有普适性。结果表明,两个场的SVD求解准则不同于典型相关分析(CCA),且CCA模型可视为SVD之特例,尤其当各个场经PCA滤波后,其CCA完全与SVD等价。SVD分析的结果不但可完全代替CCA,且计算更简便,所得耦合信号的物理解释更清晰,特别适合于大尺度气象场的遥相关型研究。  相似文献   
147.
In terms of observational analysi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study is performed of thesynergistic effects of 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 and Pacific SSTA on the atmosphere in northern win-ter.It turns out that the SSTA features show in-phase variation for the Indian Ocean and the central/eastern Pacific at low latitudes and anti-phase change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neighborhood of thewestern Pacific“warming pool”.When negative SSTA in the western Pacific and positive SSTA inthe central/eastern Pacific and the Indian Ocean are available,the 500 hPa height anomaly exhibits awave train of a positive-negative-positive anomaly following a great-circle path emanating from thesub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via the NW portion to North America,with enhanced westerly jet overmidlatitude East Asia and the NW Pacific,and v.v.The comparison to the results from the numeri-cal modeling of the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SSTA reveals the importance of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ofthe oceans on atmospheric circulations.  相似文献   
148.
地下贯通工程测量方案的优化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仲科 《测绘学报》1996,25(4):303-308
地下贯通工程的控制测量导线多为加测陀累方位角的导线,本文讨论了贯通工程导线加测陀螺边的个数,位置,以及提高其可靠性,经济性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9.
郑兆Bi  刘杰 《地震》1996,16(4):347-354
借用细胞自动机的计算处理方法,对地震孕育过程中整个系统能量输入,积累,释放,传播等进行了数字模拟,并研究了复杂地震系统的整体特征,结果表明,整体调整系统,地震时能量的损耗系数,外部构造应力场的驱动力大小会影响到地震系统中能量积累和释放的状况,影响到G-R关系中b值的大小。  相似文献   
150.
吴小平  黄雍 《地震研究》1996,19(1):42-49
对云南省几个不同地区的强震孕震阶段及临震时的地震空间分维Dq(q=0,1,2,)及b值进行了计算和研究,发现虽然在孕震阶段各地区的Dq及b值均有着共同的下降主趋势,但临震时不同区域的Dq及b的变化形态却存在着差异,大地震可能发生在Dq及b值均降至最低时,也可能发生在Dq及b值下降后又回升之时,还可能发生在Dq回升而b值仍保持最低时。本着重对Dq及b值的临震变化特征及其个体差异从非线性的角度作了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