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3篇
  免费   997篇
  国内免费   1092篇
测绘学   380篇
大气科学   1815篇
地球物理   2181篇
地质学   567篇
海洋学   498篇
天文学   438篇
综合类   317篇
自然地理   366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99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178篇
  2017年   196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271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302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296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257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210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172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The Ernest Henry Cu–Au deposit was formed within a zoned, post-peak metamorphic hydrothermal system that overprinted metamorphosed dacite, andesite and diorite (ca 1740–1660 Ma). The Ernest Henry hydrothermal system was formed by two cycles of sodic and potassic alteration where biotite–magnetite alteration produced in the first cycle formed ca 1514±24 Ma, whereas paragenetically later Na–Ca veining formed ca 1529 +11/−8 Ma. These new U–Pbtitanite age dates support textural evidence for incursion of hydrothermal fluids after the metamorphic peak, and overlap with earlier estimates for the timing of Cu–Au mineralization (ca 1540–1500 Ma). A distal to proximal potassic alteration zone correlates with a large (up to 1.5 km) K–Fe–Mn–Ba enriched alteration zone that overprints earlier sodic alteration. Mass balanc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K–Fe–Mn–Ba alteration—largely produced during pre-ore biotite- and magnetite-rich alteration—is associated with K–Rb–Cl–Ba–Fe–Mn and As enrichment and Na, Ca and Sr depletion. The aforementioned chemical exchange almost precisely counterbalances the mass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regional Na–Ca alteration. This initial transition from sodic to potassic alteration may have been formed during the evolution of a single fluid that evolved via alkali exchange during progressive fluid-rock interaction. Cu–Au ore, dominated by co-precipitated magnetite, minor specular hematite, and chalcopyrite as breccia matrix, forms a pipe-like body at the core of a proximal alteration zone dominated by K-feldspar alteration. Both the core and K-feldspar alteration overprint Na–Ca alteration and biotite–magnetite (K–Fe) alteration. Ore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a diverse range of elements (e.g. Cu, Au, Fe, Mo, U, Sb, W, Sn, Bi, Ag, F, REE, K, S, As, Co, Ba and Ca). Mineralization also involved the deposition of significant barite, K(–Ba)–feldspar, calcite, fluorite and complexly zoned pyrite. The complexly zoned pyrite and variable K–(Ba)–feldspar versus barite associations are interpreted to indicate fluctuating sulphur and/or barium supply. Together with the alteration zonation geochemistry and overprinting criteria, these data are interpreted to indicate that Cu–Au mineralization occurred as a result of fluid mixing during dilation and brecciation, in the location of the most intense initial potassic alteration. A link between early alteration (Na–Ca and K–Fe) and the later K-feldspathization and the Cu–Au ore is possible. However, the ore-related enrichments in particular elements (especially Ba, Mn, As, Mo, Ag, U, Sb and Bi) are so extreme compared with earlier alteration that another fluid, possibly magmatic in origin, contributed the diverse element suite geochemically independently of the earlier stages. Structural focussing of successive stages produced the distinctive alteration zoning, providing a basis both for exploration for similar deposits, and for an understanding of ore genesis.  相似文献   
73.
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灰关联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区域中大气环境质量的特点,采用对数主成分分析方法获得各环境指标的权重及各监测点的横向排名,再用适宜的灰度关联方法进行了评价。整个过程在MATLAB6.5中实现,计算简便易行,与传统的综合指数法相比较,其评价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74.
青藏高原中部的东西向扩张构造运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分析了1933~2003年间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发生的745个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研究了高原地壳构造运动及其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大量正断层型地震集中发生在青藏高原中部海拔4000m以上的地区,其中许多地震是纯正断层型地震。震源机制结果显示,该区正断层型地震的断层走向多为南北方向,断层位错矢量的水平分量均位于近东西方向,这表明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存在着近东西方向的扩张构造运动。地震震源应力场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原中部高海拔地区,E-W向或WNW-ESE向的水平扩张作用控制着该区的地壳应力场。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近东西方向的扩张构造运动是该区引张应力场的作用结果,其动力学原因可能与持续隆升的高原自重增大引起的重力崩塌及其周边区域构造应力状况有关。而青藏高原周缘地区,除了东部边缘外,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前沿以及青藏高原的北部、西部边缘所发生的绝大部分地震都是逆断层型或走滑逆断层型地震。在青藏高原周缘地区,北东或者北北东方向水平挤压的构造应力场为优势应力场。在中国西部的大范围内,主压应力P轴水平分量位于NE-SW方向,形成了一个广域的NE-SW方向的挤压应力场。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应力场特征表明,印度板块的北上运动以及它与欧亚板块之间的碰撞所形成的挤压应力场是高原强烈隆起的直接原因。在青藏高原中南部形成了近东西向引张应力场为主的区域,并以东西向扩张构造运动部分释放其应力积累。研究高原高海拔地区的引张应力场和近东西向扩张构造运动的特征,对于认识青藏高原强烈隆起的地球动力学过程与机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5.
地下圆形衬砌隧道对沿线地震动的影响(II):数值结果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利用地下圆形衬砌隧道对入射平面P波和SV波散射级数解答,定量分析了入射波长、入射角度、隧道直径、衬砌刚度等因素对沿线地表位移放大作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入射频率较低时,地下隧道的存在对地表位移幅值影响不大;而当入射频率较高时,地表位移幅值可以达到无隧道情况的4.5倍以上;衬砌情况下地表位移幅值可以高出非衬砌情况的87.8%。建议在地铁的规划设计中考虑地下隧道的建设对隧道沿线设计地震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用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风、压场资料得到1958—1997年5—10月月际场的局地型相似系数(LPAC)。多年平均LPAC表明了对流层和平流层低层印度夏季风环流的建立、东亚夏季风环流的北进和南亚高压上高原的过程,这些区域LPAC值较同纬度非季风区明显偏低。在平流层中层,夏季型环流表现出纬向对称性和由高纬向低纬的传播特征。对东亚LPAC气候变率时空剖面及3个涝年LPAC异常的分析反映出环流型季节转变异常及其与东亚月降水异常的关系。  相似文献   
77.
模式水平分辨率对祁连山区降水模拟影响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利用中尺度模式MM5V3.6,针对祁连山地区2002年7月14~17日的一次降水过程,设计了一组不同水平分辨率的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并将模式结果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高水平分辨率对降水中心位置的模拟较好,但同时会产生虚假降水中心,且模拟的降水中心量值一般都大于实测值。而低水平分辨率对降水量值的模拟较好,但对降水中心位置的模拟没有高水平分辨率的好。  相似文献   
78.
冷暖事件对大气能量循环和纬向平均环流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韬  吴国雄  郭裕福 《气象学报》2002,60(5):513-526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与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发展的GOALS 5全球海 陆 气耦合模式研究了暖事件 (ElNi no)和冷事件 (LaNina)对大气能量循环和纬向平均环流的影响 ,并用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对于纬向平均资料来说 ,冷、暖事件在热带和副热带地区的大气环流相关量的反相变化特征非常清晰 ,中高纬度地区并不明显。此外 ,还发现 ,暖事件时定常涡动的经向热通量的变化是北半球对流层热带外地区温度异常的主要原因 ,而瞬变波的影响则起抵消作用。冷事件时定常波和瞬变波相互抵消的局地特征也依然存在 ,但瞬变波的影响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79.
对塔城盆地1998-1999年15个大降水个例进行了诊断分析,发现了T106产品700hPa垂直速度和水汽通量与塔城盆地大降水量级呈正相关,并给出了定量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80.
根据Dobson和TOMS资料分析北京和昆明大气臭氧总量变化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约20年 Dobson和TOMS资料来分析北京(39.93°N,116.40°E)和昆明 (25.02°N,102.68°)两地大气臭氧总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1979-2000年间北京大气臭氧长期变化趋势是-0.642 DU/年,而昆明在1980-2000年间的趋势是-0.009 DU/年;(2)北京和昆明两地大气臭氧都有很强的季节内变化(尤其冬季更强),与季节性变化强度相当;(3)在北京和昆明,由记录较短的大气臭氧资料分析得到的长期变化趋势,与较长记录得到的结果有显著差异;(4)在北京(中纬度)和昆明(低纬度)大气臭氧都有显著的准两年振荡信号;(5)两个站点大气臭氧的年际变化主要由长期趋势项和准两年振荡信号组成;(6)Dobson仪测量得到的臭氧总量与TOMS资料非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