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3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474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331篇
地球物理   236篇
地质学   642篇
海洋学   139篇
天文学   386篇
综合类   51篇
自然地理   23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941.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共识。根据核能的特点,分析了核电燃料链的温室气体排放及其与其他能源链的比较,指出核能是各种能源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小的发电方式。介绍了世界主要核电国家发展核能减排温室气体状况,分析了我国发展核电的温室气体减排效益,提出积极发展核能是我国构建低碳型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的合理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942.
木星极光区亮斑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卢斌  陈出新 《地球物理学报》2010,53(11):2544-2550
近年来一系列的木星照片显示,除了主极光卵和卫星足迹外,在极光卵内还有极区发射.学者基本认为这是由中磁尾的磁场活动引起的.本文建立一个具有离心力效应的木星稳态磁场模型.并以该模型给出的磁场结果为基础,利用Hill等人1979年总结的木星磁层较差自转的结果进行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在约54Rj (Rj为木星平均半径) 至60Rj的木星磁场由于较差自转形成涡旋结构,其形状约为5Rj的圆形.由于磁力线的扭曲引发大小为数十万安培的电流注入极区电离层,与中性粒子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极光卵内的亮斑.  相似文献   
943.
This paper aims at constructing an emission source inversion model using a variatio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adaptive nudging scheme for the Community Multiscale Air Quality Model (CMAQ) based on satellite data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high resolution OMI (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 column concentration data for air quality forecasts over the North China. The results show a reasonable consistency and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NO2 from surface and OMI satellite measur...  相似文献   
944.
We evaluated and ran simulations for seven proposals for the reduction of global CO2 emissions (e.g.,those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and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All the proposals ignored the fact that the cumulative CO2 emissions per capita for developed countries were 7.54 times those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historical period of 1900-2005.These proposals further deliberately allocate 2006-2050 emission q...  相似文献   
945.
崇明东滩湿地CO2 、CH4和N2O 排放的时空差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汪青  刘敏  侯立军  程书波 《地理研究》2010,29(5):935-946
通过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长江口崇明东滩四类典型湿地(围垦湿地、高潮滩、中潮滩和低潮滩)CO2、CH4和N2O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生长季尺度下,CO2、CH4和N2O均以排放为主;在昼夜尺度下,CO2和CH4在夜间排放量大于白昼排放量,而N2O的排放高峰出现在下午;在潮水退去、潮滩暴露初期,CH4和N2O有大量排放,CO2正好相反。崇明东滩温室气体排放通量自岸向海有明显的梯度变化,总体趋势是越近岸通量值越大。观测与实验表明,温度、潮汐、土壤理化性质、植物和土地利用变化都对温室气体排放通量有明显的影响,其中滨海潮滩湿地特有环境因子潮汐以"淹没—暴露"光滩沉积物的方式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相似文献   
946.
声发射技术在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声发射技术作为一种被动的、动态的监测手段,在工程和材料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正日益受到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基于声发射技术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研究状况。首先,简要介绍了声发射的基本原理和声发射信号处理方法;其次,详细分析了声发射技术在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中的研究成果,包括钢筋混凝土桥、钢结构桥、桥梁结构关键构件和无线声发射传感器及其网络等;最后,分析了声发射技术在桥梁结构健康监测领域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声发射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47.
含瓦斯煤声发射特性试验及损伤方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洪宝  尹光志 《岩土力学》2011,32(3):667-671
以型煤试件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固定瓦斯压力和围压作用下的力学性质和声发射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含有瓦斯后煤样试件的力学性质的离散性降低;与不含瓦斯煤样比较,含瓦斯煤样的三轴强度减小而杨氏模量增大;含瓦斯煤样三轴压缩过程中的声发射事件计数分布较均匀,仅在煤样破坏前出现密度较大区;声发射事件振幅分布呈现“三峰”分布特性,而事件能量随变形增加而逐渐增大;声发射各事件参数与三轴压缩曲线呈滞后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48.
考虑不均质度的岩石声发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宿辉  党承华  李彦军 《岩土力学》2011,32(6):1886-1890
利用离散元颗粒流软件模拟了岩石单轴压缩破坏过程,采用内嵌FISH语言,通过设置随机缺陷来建立不同均质度的岩石数值试样对岩石的声发射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均质度对于岩石声发射特性有着重要影响,随不均质度的增加,试样的峰值强度下降,声发射总数大幅增加,空间分布也更为分散,声发射出现时间更早,持续时间更长,峰值后的声发射保持更高的强度;单轴应力状态下声发射最大强度出现时间相比峰值破坏时间有不同程度滞后,不均质度越高,滞后效应越明显,显示岩石破坏要早于声发射峰值出现时间。  相似文献   
949.
从南海北部浅层气的成因看水合物潜在的气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傅宁  林青  刘英丽 《现代地质》2011,25(2):332-339
应用天然气浓缩轻烃分析技术、天然气碳同位素分析技术,结合现有地质资料和水合物分析资料,对南海北部浅层气的成因特征、运移特征及南海已发现的水合物成因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南海北部盆地浅层气藏普遍具有混合成因的特征,并主要以生物气-热成因气(生物降解气)混合气为主。浅层气的这种混合成因特征揭示了水合物的气源不仅与生物气有关,也与热成因气生物降解气有关,而混合气中的热成因气(生物降解气)的气源来自深部油气藏,表明水合物的气源与常规深部油气藏有密切的关系。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神狐陆坡深水区天然气水合物主要为生物成因和混合成因二种类型,生物成因的水合物δ13C1值分布在-57‰~-74.3‰之间, 混合成因的水合物δ13C1值分布在-46.2‰~-63‰之间。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深水区为南海北部水合物最具潜力的勘探区。  相似文献   
9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