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6篇
  免费   386篇
  国内免费   755篇
测绘学   869篇
大气科学   1529篇
地球物理   104篇
地质学   115篇
海洋学   77篇
天文学   65篇
综合类   145篇
自然地理   10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981.
共用战场态势信息系统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锋  张军  李国辉 《测绘科学》2007,32(6):17-20
共用战场态势信息系统是数字化的战场空间信息集成平台和可视化显示系统。总结了战场感知与战场可视化的概念、发展历史和遇到的问题;通过几个COP项目,介绍了共用战场态势信息系统产生的背景和当前研究现状;通过总结相关的研究活动,分析了共用战场态势系统的关键技术和研究思路;最后预测了共用战场态势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82.
同态加密技术可用于保护数据隐私并允许对密文数据进行算术操作,在云计算安全上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云端地图水印系统,首次提出一种基于同态加密系统的矢量地图鲁棒水印方法。主要思想为:① 将地图坐标基于坐标变换转换为相对坐标。然后,基于量化步长,将相对坐标量化成整数坐标。最后,对整数量化坐标基于同态加密系统进行加密,形成密文地图;② 云端水印系统基于加密系统的同态特性,在密文地图中嵌入水印;③ 在接收端,数据用户解密含水印密文地图,并进行坐标逆变换,得到含水印明文地图。针对水印的不可见性及鲁棒性,本文做了一系列相关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加密域水印算法具有很好的水印不可见性及鲁棒性,尤其对RST几何攻击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83.
针对桥梁点云的桥面分割问题,提出一种邻接区域平面元融合的桥面分割方法。首先对点云进行体素化处理获得体素点云,利用超体素空间和法线约束准则进行桥梁点云过分割;然后利用面片法线的方向和模长进行面片过滤,获得包含桥面的候选面片;最后对候选面片进行邻接区域平面元融合,使用统计分布方法筛选融合区域,获得桥面点云。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分割桥梁点云的桥面,稳定性较高且能保留体素化前的原始数据。相较于区域生长法和超体素区域生长法,该方法在跨区域融合方面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更适用于桥梁点云的桥面分割。  相似文献   
984.
针对高潜水位矿区采煤沉陷地植被密度大、无人机摄影测量难以获取地面点云的问题,从采煤沉陷地地形特征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断面式点云滤波和DEM模型修正的采煤沉陷地DEM构建方法,经分析,精度可达到1:500比例尺地形图要求,可以为采煤沉陷地损毁评价和土地复垦工作开展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85.
为解决在山区村镇多灾种综合风险评估中忽略灾害间相互作用、对村镇防灾减灾规划指导缺乏的问题,提出基于GIS的多灾种耦合风险评估模型。本文以神农架林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山洪、泥石流和滑坡3种主要自然灾害为评价对象,从危险性、易损性两个方面,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载体暴露性与敏感性、防灾减灾能力四个角度建立评价体系,基于ArcGIS 10.1空间分析技术进行多灾种风险耦合分析,利用风险矩阵完成综合评估。结果显示:神农架自然灾害风险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林区西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区、东北部局部地区。该模型提高了多灾种耦合风险评估的准确度、角度精度,改进后的模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6.
Cloud computing has been considered as the next-generation computing platform with the potential to address the data and computing challenges in geosciences. However, only a limited number of geoscientists have been adapting this platform for their scientific research mainly due to two barriers: 1) selecting an appropriate cloud platform for a specific application could be challenging, as various cloud services are available and 2) existing general cloud platforms are not designed to support geoscience applications, algorithms and models. To tackle such barriers, this research aims to design a hybrid cloud computing (HCC) platform that can utilize and integrate the computing resources across different organizations to build a unified geospatial cloud computing platform. This platform can manage different types of underlying cloud infrastructure (e.g., private or public clouds), and enables geoscientists to test and leverage the cloud capabilities through a web interface. Additionally, the platform also provides different geospatial cloud services, such as workflow as a service, on the top of common cloud services (e.g.,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provided by general cloud platforms. Therefore, geoscientists can easily create a model workflow by recruiting the needed models for a geospatial application or task on the fly. A HCC prototype is developed and dust storm simulation is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capability and feasibility of such platform in facilitating geosciences by leveraging across-organization computing and model resources.  相似文献   
987.
988.
论述了如何在云计算服务模式下,以地理信息系统等关键技术为支撑,构建了可对水环境实现综合管理的信息系统,并通过模拟系统的开发实践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89.
当前GIS软件中通视分析建立在DEM数据基础上,而DEM中不含植被和建筑物信息,从而会造成通视分析误差。通过Li DAR点云数据获取高精度植被和建筑物高度,提出一种顾及地物的插值算法,生成同一网格大小的DEM与DSM,在其上分别进行通视域分析,并将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发现DEM比DSM更容易扩大视域范围,从而产生了分析误差,验证了利用DSM进行通视分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0.
详细介绍了徕卡ALS70机载激光扫描系统的检校原理、检校厂布设原理以及检校方法,并以台安县作为检校场地进行检校实验,检校后,台安县120 km2的0.7 m点间距的点云数据精度完全符合我国相关技术要求规定,证明了该检校场地布设和检校方法是安全可靠的,是可以大范围地应用在点云数据检校生产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