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0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94篇
测绘学   245篇
大气科学   75篇
地球物理   127篇
地质学   183篇
海洋学   56篇
天文学   63篇
综合类   92篇
自然地理   7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高质量的海洋自然资源管理离不开数据和信息的支撑。鉴于海洋数据的特殊性,海洋数据处理常涉及长时间序列或大空间范围的处理工作,对于此类密集型计算为主的数据处理,通用型云平台存在效率不高的突出问题。文章在全面分析Hadoop平台原生资源调度算法的基础上,结合海洋数据处理密集型计算的特点,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竞争模型的遗传算法任务调度策略(CGA),有效地解决了遗传算法求解速度受初始化种群与种群进化测量影响较大的问题。此外,为加快收敛速度,引入竞争机制,构建基于种群竞争的自适应进化模型。通过实际验证和比对,证明改进后的算法在收敛速度及收敛结果的稳定性上都优于传统算法,有效地改进了海洋云平台资源调度的能力,提升了海洋数据的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912.
传统的单机环境和封闭式网络环境由于有限的资源利用能力, 难以充分支持分散地学数据、模型等资源的共享与应用集成。基于网络环境的信息交换特点, 提出了分布式地理空间模型共享的服务体系。该体系以数据、模型、元数据等互操作要素为核心, 通过网络将数据、模型等网络节点进行开放式耦合。针对地理空间模型服务的互操作问题, 提出了分布式环境下的模型共享服务交互接口, 该接口定义了模型服务元数据、模型服务的交互操作、模型服务的通讯方式等交互规则, 尽可能地降低模型服务与模型终端之间在数据交换、功能调用等方面的互操作困难。为了降低将模型共享为模型服务的实现难度, 设计和开发了地理空间模型共享平台, 并介绍了在该平台上发布地理空间模型的2种方法。最后介绍了研究成果在Prairie生态模型共享方面的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913.
吕翎  李钢  商锦玉  沈娜  张新  柳爽  朱佳博 《海洋学报》2010,32(9):5966-5971
本文进行了最近邻网络的时空混沌同步研究.以时空混沌系统作为网络的节点,基于Lyapunov稳定性定理,通过确定网络的最大Lyapunov指数,得到了实现网络完全同步的条件.采用Fisher-Kolmogorov时空混沌系统作为网络节点实例进行了仿真模拟,获得了理想的同步效果.进一步研究了有界噪声影响下网络的同步性能,结果显示它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914.
Our aim is to identify and classify mean‐motion resonances (MMRs) for the coplanar circular restricted three‐body problem (CR3BP) for mass ratios between 0.10 and 0.50. Our methods include the maximum Lyapunov exponent, which is used as an indicator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resonances, th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 used for determining what kind of resonances are present, and the inspection of the orbital elements to classify the periodicity. We show that the 2:1 resonance occurs the most frequently. Among other resonances, the 3:1 resonance is the second most common, and furthermore both 3:2 and 5:3 resonances occur more often than the 4:1 resonance. Moreover, the resonances in the coplanar CR3BP are classified based on the behaviour of the orbits. We show that orbital stability is ensured for high values of resonance (i.e., high ratios) where only a single resonance is present. The resonances attained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previously established resonances for the solar system, i.e., specifically, in regards to the asteroid belt. Previous work employed digital filtering and Lyapunov characteristic exponents to determine stochasticity of the eccentricity, which is found to be consistent with our usage of Lyapunov exponents as an alternate approach based on varying the mass ratio instead of the eccentricity. Our results are expected to be of principal interest to future studies, including augmentations to observed or proposed resonances, of extra‐solar planets in binary stellar systems (© 2012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Weinheim)  相似文献   
915.
史正平 《海洋学报》2010,32(9):5940-5948
研究了一个新的简易混沌振荡电路系统的稳定性和混沌特性,从理论上推导了该混沌振荡电路系统的稳定和混沌的条件,并对该系统进行了精确反馈线性化控制.最后,通过电路仿真实验和硬件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16.
刘迪  徐伟  郭培荣  倪菲 《海洋学报》2010,32(9):5934-5939
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标量自适应控制器分别使具有确定和不确定参数的三维(3D)二次自治混沌系统实现反同步.此外,从驱动和响应系统间的时序列动态估计出所有不确定参数. 数值仿真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17.
为适配气象业务科研应用对算力、存储资源的需求特点,采用分布式计算、分布式存储、虚拟化技术搭建气象基础设施云平台,并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别、网络区域、资源服务对象针对性地设计云平台资源分区,以及每个分区需具备的云资源及功能。设计的云平台涵盖IaaS层、PaaS层功能,通过软件定义方式池化硬件资源,形成具备云计算、大数据支撑特征的资源池,为众多气象应用端部署、气象大数据业务提供虚拟主机、物理算力、数据存储资源。实际运行效果表明设计的气象基础设施云平台能够适应数据处理规模与时效性要求不断提升的业务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918.
于连庆  胡争光  薛峰 《气象科技》2022,50(3):438-448
移动计算时代的到来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挖掘、GPU并行计算等信息技术的飞跃和Web技术规范的统一,这一发展促进了众多面向移动计算平台的气象数据可视化应用的诞生和蓬勃发展。然而移动计算设备存在计算能力较弱、图形软件库功能不齐全的缺陷,造成国内的气象应用存在着可视化方法陈旧、浏览器兼容性和性能不理想的问题。〖JP2〗为此,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B/S架构、面向移动计算的气象数据交互分析与显示系统WeatherApp。〖JP〗首先研发了二三维一体化的数字地球引擎,该引擎提供了常用的地理信息系统功能,能够在不同维度视图之间快速切换,为全新渲染方法的引入奠定了基础。其次,实现了包括流线和体绘制在内的高级三维可视化方法。本系统已应用于台风预报业务中并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通过支持所有主流桌面和手机浏览器,WeatherApp能够让用户随时随地通过移动计算设备查看感兴趣的资料,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19.
于炳松  阮壮 《地质论评》2022,68(5):2022102012-2022102012
复杂性科学是当今世界科学重要的前沿领域之一。为了促进复杂性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页岩油气勘探和研究领域的广泛应用,笔者等重点围绕地质系统复杂性的基本内涵,从地质系统构成单元的多重耦合和相互作用、地质作用的复杂时空结构、地质作用过程中的自组织临界过程动力学以及矿产资源形成在混沌边缘等方面,介绍了地质系统复杂性研究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将上述地质系统复杂性理论运用于页岩油气系统,探讨了利用复杂系统的总体特征通过局域组成单元相互作用的“涌现”机制,来解决目前页岩储层中存在的如何利用微观局域精细表征进行客观刻画宏观储层特征问题;分析了利用地质作用的时空结构理论,建立页岩储层非均质性的静态和分形时空结构的方法;在整体论思想指导下,根据地质系统在混沌边缘分形生长这一规律,探讨了页岩油气在自组织临界态的混沌边缘富集预测方法。复杂性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必将在页岩油气的勘探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