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本文研究了基于量化脉冲控制的非线性领导跟随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问题.基于矩阵理论、李雅普诺夫函数和利普希茨不等式,给出了若干假设和充分条件.通过构造比较系统,利用微分方程理论,给出了固定时间下的一致性准则,且计算了达到一致需要的时间.最后,选择合适的参数,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2.
朱德生  方茸 《气象》2000,26(9):39-42
在用相似预报方法制作安徽省汛期降水预报中,同时用相似系数和距离系数表征预报因子场的相似程序。并采用相似区间叠合集成法对找出的数十个相似年进行集成,客观地确定出预报量可能出现的范围,此方程预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3.
主特征提取法在天气雷达降水估测集成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使用主特征提取法对天气雷达定量估测降水的几种模式结果进行集成分析,获得降水分布的共同特征,并参照雨量计资料确定雷达探测范围内的降水强度分布,实例分析表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4.
吴瑶瑶  江耀  郭浩  王静爱 《地理学报》2021,76(7):1778-1791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干旱呈现加重趋势,加强旱灾风险防范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同主体的共识程度会影响旱灾风险防范效果,因此,开展旱灾风险防范多主体共识定量化研究,有助于加深主体间合作抗旱机制的认识。本文从“认知—情感”维度出发,同时考虑主体情感积极程度,构建了共识指标体系和基于“距离”的模型,定量了湖南省鼎城区政府、乡镇政府、村委、农户和涉农企业等不同主体在旱灾风险防范上的共识。主要结论为:① “认知”共识中,各组主体在各项指标上的共识平均值呈现应急理解度>备灾理解度>恢复理解度的趋势,各村农户、村委、政府两两之间在恢复措施上的认知差异较为明显。② “情感”共识中,各组主体在各项指标上的共识平均值呈现公平感知<宽容感知<约束感知<归属感的趋势,主体在公平性、体谅他人和接受资源约束上的态度不够积极,其中政府、村委和企业的感知差异最为明显。③ 综合共识中,农户和乡镇政府、村委和区政府、乡镇政府和区政府共识的平均值均大于0.65,企业和其他主体共识的平均值均不超过0.6。以上结果揭示了主体间的感知差异,为社会—生态系统旱灾综合风险防范多主体“凝心聚力”研究开辟了一条定量化新思路,为进一步考虑灾害不同阶段、不同主体需求和资源配置等问题在风险防范中发挥的作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5.
由于俄罗斯等国家的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史上出现了最严重的议程之争,暴露出近年来公约进程较为突出的决策程序与规则问题,这对联合国气候变化进程的未来有着较直接的影响。研究试图深入系统分析俄罗斯等国提出的三类主张的实质,即磋商基本规则、谈判授权,特别是作为决策手段的协商一致与投票问题,对不同类型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评价以及未来前景分析。研究指出,对待程序与法律问题应从联合国气候变化进程的最终目标,特别是其追求建立并履行公正、合理的国际制度之宗旨出发,从争端的真实背景与价值观入手,并指出民主、公开透明、缔约方驱动的磋商基本规则,以及协商一致这一基本决策手段,以此继续长期作为公约进程的主导方向。  相似文献   
56.
Re‐issuing the same test material, its true identity unknown to participants, in two rounds of the GeoPT proficiency testing programme 18 years apart has demonstrated remarkable similarity, and therefore stability, of consensus values independently estimated for over fifty measurands in each round. A comparison of the two data sets, GeoPT5 (AMH‐1) from 1999 and GeoPT41 (ORA‐1) from 2017, shows that corresponding consensus values, rigorously derived by current procedures for complete compatibility, are for the most part statistically indistinguishable when account is taken of their associated uncertainties. Inferences that may be drawn from this exceptional agreement include: (a) the consensus estimation procedure was robust and gave consistent results; (b) overall, the balance of the contributed data was unaffected by significant changes in: (i) the populations of laboratories participating, (ii) the proportions of laboratories producing results by different techniques, (iii) the manner in which systems were calibrated, or (iv) the aspirations of laboratories to attain higher quality results over time; and (c) unsurprisingly perhaps, that the test material itself had remained stable and unchanged during that time. Additionally, a statistical comparison of the original values for AMH‐1 with consensus values derived by current procedures demonstrates that they are also effectively indistinguishable.  相似文献   
57.
为了提高对百色市主汛期月降雨量的预报准确率,基于均生函数预报方法,应用百色市1951—2006年6、7、8月份的月降雨资料,通过"短序列建模"和"残差订正"方法进行改进,得到原序列、短序列预报模型及其相应的残差订正预报模型。各改进模型均使预报精度和准确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MGFAFMs模型的预报Ts比MGFFM模型提高了25%。研究结果表明:在月雨量预报业务实践中采取均生函数4模型集合预报方式将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58.
刘维  宋迎波 《气象科学》2021,41(6):828-834
基于1981-2016年江苏省不同区域一季稻产量序列,计算站点尺度的气温、降水、日照适宜度以及综合气候适宜度,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气候适宜指数的作物产量预报模型,开展不同空间尺度的一季稻产量精细化预报。同时,以各主产地市、县一季稻种植面积百分比为权重,加权集成省级产量,开展基于不同空间尺度一季稻产量序列的大区域尺度产量预测。结果表明:(1)江苏省不同区域一季稻气象产量与不同时段气候适宜指数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基于气候适宜指数的预报方法适用于江苏省不同区域一季稻单产预报。(2)2012-2016年省级尺度模型预报平均准确率高于97.5%,主产地市、县模型平均预报准确率低于省级尺度预报模型,主产县预报准确率年际间波动较大,表明预报区域越小,预报的难度提升。(3)基于气候适宜指数模型的江苏省级、主产地市集成,主产县集成模型预报准确率大部在95%以上,整体上看主产县集成优于主产地市集成,主产地市集成优于省级尺度模型。由此,开展地市级和县级尺度的精细化产量预报可提升省级尺度预报准确率,同时提高县级作物产量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