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0篇
  免费   349篇
  国内免费   366篇
测绘学   504篇
大气科学   62篇
地球物理   220篇
地质学   1220篇
海洋学   13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37篇
自然地理   43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评定渗流管涌公式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陆培炎 《岩土力学》2001,22(4):389-394
根据工程实际问题,推导了在江河堤围、深基坑开挖和矿山法地铁开挖三种情况下的评定渗流管涌公式,并指出应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评定渗流管涌公式,及使用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2.
青海交通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青海交通,经济发展现状和经济发展对交通建设需求的迫切性的分析,提出了交通建设的总体构想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3.
计算伸展断层底界面深度的作图法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介了计算正断层底界滑脱面深度的3种几何作图法。其中,M.W.Kilsdonk(1989)在Davison(1985)方法基础上作出的修正方法,简便且较准确。运用这种方法计算的鲁西地区深层次滑脱面深度与壳内低速层深度吻合。  相似文献   
124.
周苍松 《湖南地质》1992,11(4):324-329
高压喷射注浆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基础处理新技术,它是利用高压载能介质将软弱土体冲切破碎后注入固结浆液在原位混合凝固,达到强化地基的目的。该技术多用于深层软土地基加固,建造堤坝防渗帷幕及高强度的防渗挡土墙等。本文就这项新技术及其机具设备与安装、施工程序、应用前景作了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125.
本文采用类比法和定量化方法对上海宝山区村镇民房震害损失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对上海已有的和新建的民房提出抗震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6.
地裂缝是西安市典型的城市地质灾害,地下水位的变化是诱发地裂缝活动的重要因素。以西安地铁六号线暗挖段施工降水为研究背景,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地裂缝场地施工降水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和地层应力变化特征。计算结果表明:当地下水位下降时,地表沉降量上盘大于下盘,地裂缝带两侧地表存在差异沉降的现象,最大差异沉降量与地下水位下降深度近似呈直线关系;不同位置处地表的横向沉降呈现出"Z"形的变化特征,差异沉降区随地裂缝位置的变动而变化,且差异沉降量与横向地表位置近似呈二次函数曲线关系;地层竖向应力随着地下水位下降而增大,地裂缝位置处地层应力存在突变现象,上下盘应力影响区与地层深度近似呈三次函数曲线关系;基于分层总和法计算了地下水位下降时地表沉降量的解析解,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得到了计算地表最大沉降量的经验公式。研究结果可为地裂缝场地地铁隧道及其他地下工程安全施工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27.
土层结构对反应谱特征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本文选取和构造了若干有工程意义的典型场地剖面,利用目前工程上广泛应用的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的一维等效线性化波动方法,计算了在不同地震动输入下的不同场地剖面的地表加速度峰值和地表速度峰值。利用计算得到的地表加速度峰值和速度峰值计算了不同场地在不同地震动输入下的反应谱的特征周期。研究了不同土层结构对地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的影响,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8.
小波变换在探地雷达探测地下管线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阐述了小波变换的基本理论,给出了小波变换在探地雷达方面的应用实例.认为小波变换时频局域性好,是分析非平稳信号的有效工具之一。实例分析表明,小波方法在城市地下管线探测信号去除噪音分析处理方面具有优异性能。能有效提高探地雷达探测地下管线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9.
Sinkhole collapse in the area of Maryland Interstate 70 (I-70) and nearby roadways south of Frederick, Maryland, has been posing a threat to the safety of the highway operation as well as other structures. The occurrence of sinkholes is associated with intensive land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that have been developing over the past 200 million years in the Frederick Valley control the locations of the sinkholes. Within an area of approximately 8 km2, 138 sinkholes are recorded and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 is irregular, but clustered. The clustering indicates the existence of a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inkholes. The point pattern of sinkholes is considered to be a sample of a Gibbsian point process from which the hard-core Strauss Model is developed. The radius of influence is calculated for the recorded sinkholes which are most likely to occur within 30 m of an existing sinkhole. The stochastic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sinkholes is biased toward the areas with intensive land use. This bias is adjusted by considering (1) topography, (2) proximity to topographic depressions, (3) interpreted rock formation, (4) soil type, (5) geophysical anomalies, (6) proximity to geologic structures, and (7) thickness of overburden. Based on the properties of each factor, a scoring system is developed and the average relative risk score for individual 30-m segments of the study area is calculated. The areas designated by higher risk levels would have greater risk of a sinkhole collapse than the areas designated by lower risk levels. This risk assessment approach can be updated as more information becomes available.  相似文献   
130.
北京城的变迁与遐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宣之强 《化工矿产地质》2002,24(3):175-178,188
北京位于华北大平原西北边缘地区,这个三面环山形如海湾的地区又被称作“北京湾”。历经“北京猿人”、“新洞人”、“山顶洞人”及“燕都蓟城”、“幽州”等一系列演变,于1153年建都,至1274年都城宫阙建成,奠定了今日北京城的基础。侯仁之院士将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划分为三个里程碑。突出体现21世纪首都风貌的“第三个里程碑”构建中,应特别关注周边地区建设、文化遗产保护、环境及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