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13篇
测绘学   92篇
大气科学   213篇
地球物理   82篇
地质学   169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1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91.
遥感能周期性地获取大范围的地表作物信息,通过适当的反演方法能够定量地提供作物在区域尺度上的生长状况;而作物生长模型可以在单点尺度上模拟出作物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对作物长势以及产量变化的做出机理性解释。将遥感信息与作物生长模型结合能实现二者优势互补,已成为目前作物长势监测和估产研究中的重要方法。本文总结了遥感信息和作物生长模型结合的两种主要方法,即驱动法和同化法,介绍了两种方法的常用算法、优缺点及国内外的应用情况,同时总结了将二者结合的研究趋势以及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旨在为后续遥感信息与作物生长模型结合的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92.
刘颖  朱君 《气象科技》2022,50(6):878-884
利用青藏高原拉萨(Lhasa)和珠峰(QOMS_CAS)站点地基CE 318太阳光度计观测数据,研究了2012年4月2日至4月5日一次生物质燃烧输送对青藏高原气溶胶光学和辐射特性的影响;并结合卫星遥感产品以及后向轨迹模式分析了本次生物质燃烧输送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本次气溶胶污染期间Lhasa和QOMS_CAS站点的主要气溶胶类型变为生物质燃烧气溶胶,气溶胶粒子的消光性增大(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增大,Lhasa和QOMS_CAS站点AOD最大值分别为0.4和0.29),尺度减小(消光波长指数(EAE)>1.5),吸收性增大(吸收波长指数(AAE)>1.3),细模态粒子体积浓度增大,而细模态粒子峰值半径减小。气溶胶辐射强迫表明此次输送过程使得Lhasa和QOMS_CAS站点的气溶胶对大气顶和地表的降温作用增强,对大气的增温作用也增强。生物质燃烧输送的可能来源为南亚的印度东北部,尼泊尔与不丹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