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45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246篇
地球物理   98篇
地质学   44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1 毫秒
41.
运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英国气象局的海温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整编的160站月降水量资料,对江淮夏季降水及其前期冬季环流和海温场进行分析,并利用NCAR CCM3模式进行海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前期环流在亚洲中高纬地区有明显的异常,这种环流异常与北太平洋西北部的海温异常有关,西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偏高(低)是江淮夏季降水偏多(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即当前期西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偏高时,后期夏季从乌拉尔山到鄂霍次克海附近为高度正距平,亚洲中纬度为弱的负距平,这时亚洲中高纬度多阻塞高压活动,中纬度多低槽活动,有利于冷暖空气在江淮地区交汇,江淮流域降水偏多;反之,江淮流域降水偏少。  相似文献   
42.
一次台风变性并入东北冷涡过程的动力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钊明  王东海 《大气科学》2015,39(2):397-412
台风北移变性并入东北冷涡是造成东北地区夏季大范围暴雨的主要形式之一, 但其中的热动力结构变化特征及其物理机制尚不清晰。本文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的再分析资料对一次台风变性并入东北冷涡过程进行动力诊断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冷涡冷空气的不断侵入以及台风移动形成的相对冷平流使得台风暖心结构消亡, 其低层低压辐合和高层高压辐散结构消失, 变性并入东北冷涡后气旋整层偏冷, 低层出现冷中心。台风变性并入东北冷涡过程中, 冷涡中心附近高空急流南侧的反气旋切变抑制气旋直接往高空发展, 而急流轴左侧的热动力分布特征有利于垂直涡度的发展, 变性后的气旋环流向冷涡的移近有利于急流轴维持倾斜, 从而促进气旋向高空冷涡倾斜发展。同时, 冷空气在气旋低层附近堆积导致等假相当位温线发生倾斜, 造成垂直涡度在气旋中层倾斜发展。台风变性并入东北冷涡后, 高空冷涡槽底的正垂直涡度平流促进气旋由中层直接向高层发展, 而高空冷涡槽底急流促进正垂直涡度平流的维持。气旋高空环流的发展反过来削弱了东北冷涡的高层环流, 导致高空冷涡中心出现北撤。  相似文献   
43.
甘肃武威市一次局地大到暴雨天气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天气图、FY-2D卫星云图、单站地面资料、NCEP再分析物理量场资料,对2013年8月6日发生在甘肃武威市对流性强降雨天气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强降雨是在一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高低层天气系统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地面气象要素的剧烈变化是强对流天气能量的释放过程;湿度条件和水汽在本地辐合为大到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以及强烈的上升气流是大到暴雨发生的动力条件;强烈的不稳定能量和不稳定层结是对流增强、雨强较大的必要条件;对流云团的发展和加强是降雨强度较大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44.
The relat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is a popular statistical method to measur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observed and diagnosed presence of a characteristic. The diagnosis of presence or absence depends on whether the value of an index variable is above a threshold. ROC considers multiple possible thresholds. Each threshold generates a two-by-two contingency table, which contains four central entries: hits, misses, false alarms, and correct rejections. ROC reveals for each threshold only two ratios, hits/(hits + misses) and false alarms/(false alarms + correct rejections).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total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TOC), which shows the total information in the contingency table for each threshold. TOC maintains desirable properties of ROC, while TOC reveals strictly more information than ROC in a manner that makes TOC more useful than ROC. We illustrate the concept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land change science.  相似文献   
45.
低层偏南气流对一次暴雨过程的动力作用分析和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肖递祥  肖丹  周长春  周春花  谌贵珣 《气象》2013,39(3):281-290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7月22-25日四川盆地西部出现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出现在对流层低层南海至四川盆地一直维持偏南气流的环流背景下,暴雨与这支偏南气流的风速演变密切相关,降雨强度随南风气流的增强而增强,南风气流增强所形成的风速辐合及正涡度平流是暴雨的主要动力触发因子,暴雨与低层辐合和正涡度平流区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WRF数值模拟试验进一步表明:850 hPa层3h风速演变对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展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在3h风速增大区域的下风方,未来3h对流云团将迅速发展;盆地西部形成的气流辐合与其西侧的高原地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6.
舒毅  舒童  杨苏勤  李欣  张福贵 《气象科技》2013,41(4):620-625
详细叙述了CINRAD/SA雷达灯丝电源控制电路的工作状态,分析了控制电路中脉宽调制器SG1525A的特性,调试了控制斩波器的脉宽调制电路和振荡器控制电路的关键测试波形,并对灯丝电源输出电压、灯丝电压保护和灯丝电流保护进行了分步调试.根据实际经验总结了在灯丝电源调试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判定流程和故障排查、排除方法,旨在为雷达灯丝电源的故障处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7.
An operational framework is developed to serve as a guideline for investigating caus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environmental stressors and effects on marine biota.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and variability of many marine systems, multiple lines of evidence are needed to underst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ressors and effects on marine resources. Within this framework, a weight of evidence approach based on multiple lines of evidence are developed and applied in a sequential manner by (1) characterizing the study system which involves determining if target biota are impaired, assessment of food and habitat availability, and measuring contaminant levels in the environment, (2) assessing direct effects of contaminant exposure on target biota using biomarkers and assessing indirect effects of exposure using suites of bioindicators, and (3) applying standard causal criteria based on epidemiological principles and diagnostic health profiling techniques to assess potential causes. Use of multiple lines of evidence should also reduce the risk of false positives (Type I error or falsely concluding that there is a causal relationship when there is none) and false negatives (Type II error or falsely concluding there is not a causal relationship when there actually is). Understanding causal relationships and the mechanistic processes between environmental stressors and effects on biota is important in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and restoration of impaired marine ecosystems.  相似文献   
48.
山东省两次暴雪天气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应用常规天气图资料、探空资料、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地基GPS/MET遥感大气水汽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和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采用诊断分析和对比分析方法,对山东省2009年11月11 12日和2010年2月28日两次暴雪天气的水汽、热力、动力条件和中尺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两次暴雪都是受高空槽影响产生的,700hPa附近有较强的偏南气流向暴雪区输送暖湿空气,整层大气高湿近于饱和,中低层有逆温,整层温度≤0 C;暴雪产生在700~500 hPa槽前西南气流前部、850 hPa东北风与东南风辐合的区域,近地面层都为东北风。(2)不同点是,前次暴雪过程中低层先有冷空气影响,然后中高层暖湿气流北上,中低层能量低,以稳定性降雪为主,持续时间长;后次暴雪过程中,先是中低层暖湿气流北上,而后强冷空气从低层锲入,低层形成低涡,地面形成气旋,中低层对流不稳定,对流发展,降雪强度大,持续时间短。(3)暴雪期间GPS/MET水汽监测的可降水量在20 mm左右,对降雪量有一定的指示性。加密自动站观测中温度0C线是雨、雪的分界线,有助于判别降水的形态。  相似文献   
49.
NCEP/CFS模式对东亚夏季延伸预报的检验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NCEP的气候预报系统(Climate Forecast System, CFS)所提供的1981—2004年历史回报试验结果,检验和评估了该系统对夏季东亚地区大气环流的预报技巧和系统误差;在此基础上通过提取模式预报和观测的10~20 d及30~60 d低频振荡分量,重点对我国南方3次典型持续性暴雨过程的预报技巧进行检验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CFS系统对东亚整体大气环流逐日预报的可靠时效为5 d左右,60°N以北的对流层中高层高度场预报系统性偏低,而在40°~60°N则为系统性偏高。系统性误差随预报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10 d以上预报的系统性误差大小和空间分布逐渐趋于稳定;CFS系统对低频分量的延伸期预报技巧好于对其整体大气环流的预报技巧,并且在典型持续性暴雨过程中,CFS系统对影响强降水过程的主要环流系统低频振荡特征有一定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50.
本文利用日本气象研究所(MRI)参加第五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的大气环流模式在高、中、低三种分辨率下的AMIP试验结果,评估了其对华南春雨气候态和年际变率的模拟能力,比较了不同分辨率的模拟结果。结果表明,三种不同水平分辨率(120 km、60 km和20 km)的模式均能再现北半球春季位于中国东南部的降水中心。相较于120 km模式,20 km模式能够更为合理地模拟出华南春雨位于南岭—武夷山脉的降水中心。水汽收支分析表明,60 km、20 km模式高估了水汽辐合,使得华南春雨的降水强度被高估。在年际变率方面,在三种分辨率下,模式均能较好地再现观测中El Ni?o衰减年春季的西北太平洋反气旋以及华南春雨降水正异常。较之120 km模式,60 km、20 km模式模拟的降水正异常的空间分布和强度更接近观测,原因是后者模拟的El Ni?o衰减年春季华南地区的水平水汽平流异常更接近观测。本研究表明,发展高分辨率气候模式是提高华南春雨的气候态和年际变率模拟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