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168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239篇
地球物理   70篇
地质学   117篇
海洋学   51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7月份两种东亚阻塞形势对中国主要雨带位置的不同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杨义文 《气象学报》2001,59(6):759-767
根据长期的业务实践 ,把 7月份东亚阻塞形势分为副热带高压偏西型 (W型 )和副热带高压偏东型 (E型 )两类阻塞形势 ,对比两种阻塞形势下中国主要雨带位置的差别后发现 ,W型主要雨带在长江流域 ,1 95 1年以来较严重的长江大水是此类阻塞形势造成的 ;E型主要雨带位于江南至华南地区 ,长江流域洪涝较轻。不仅两种阻塞形势的 7月份环流有重大差别 ,其前期秋、冬、春季海洋、大气和天气气候特点也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32.
印度洋偶极子对大气环流和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8  
赤道印度洋SST的分析研究证实了偶极子型振荡的存在,它在9-11月较强而在1-4月较弱。若以海温西高东低为偶极子振荡正位相,以海温东高西低为负位相,则一般是正位相时振荡要强于负位相。印度洋偶极子也存在年际(主要周期为4-5年)和年代际(主要周期为25-30年)变化。分析研究表明,印度洋偶极子对亚洲季风活动有明显影响,因为亚洲地区对流层低层的风场,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高强度都与印度洋偶极子有关。另外,印度洋偶极子还对北美和南印度洋(包括澳大利亚和南美)地区的大气环流和气流有影响。  相似文献   
33.
夏季西风带定常扰动对东北亚阻塞高压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陆日宇  黄荣辉 《大气科学》1999,23(5):533-542
利用ECMWF 1980~1988年9年的格点资料,分析了定常扰动与东北亚阻塞高压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定常扰动的分布对阻塞高压维持日数有着重要的影响,定常扰动的季节变化可以很好地说明阻塞高压冬季多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上发生和维持,而夏季多在东北亚地区发生和维持的特征。此外,从定常扰动的分布可以看到,不仅中高纬地区上空的正距平强度可以影响着阻塞高压的发生和维持,其南侧的负距平强度也同样重要地影响着阻塞高压。分析结果还表明:不仅定常扰动的水平结构对阻高有着重要影响,其垂直结构亦有着重要影响。最后,对夏季定常扰动进行了波数域分析,表明在夏季定常扰动的作用主要通过其中所包含的行星波、特别是行星波1波来实现,定常扰动中行星波部分的振幅变化是影响阻塞高压发生和维持的重要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34.
罗德海 《高原气象》1992,11(1):96-101
本文进一步对旋转正压大气中的包络Rossby孤立波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当Rossby波的波数m(m为纬向波数)满足1≤m≤2时,旋转正压大气中才存在包络Rossby孤立波,并且只有m=2的包络Rossby孤立波才具有阻塞高压的结构。我们还对这种m=2的包络Rossby孤立波随纬度变化的持续性进行了计算,得到了许多结果。  相似文献   
35.
36.
37.
大地形上空偶极子东移对热带气旋路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ith a quasi-geostrophic barotropic model on the β-plane with a topography term, 16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with an integration period of 6 day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ropical cyclone tracks and 500 kin-scale vortices originating from the western part ora large-scale topography is investigate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is kind of interaction may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moving speed and direction of tropical cyclones.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his interaction may be a factor in causing an abnormal tropical cyclone track. Furthermore, the effect of large-scale topograph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unusual tropical cyclone tracks.  相似文献   
38.
Numerical experiments on forcing dissipation and heating response of dipole (unipole) are carried out using global spectral models with quasi-geostrophic barotropic vorticity equations. For each experiment model integration is run for 90 days on the condition of three-wave quasi-resonance. The results are given as follows: Under the effects of dipole (unipole) forcing source and basic flow intensity, there exist strong interactions among the three planetary waves and quasi-biweekly and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of the three planetary waves. In the meantime, the changes in the intensity of dipole or unipole forcing source and basic flow have different frequency modulation effects on LFO in the middle and higher latitudes. The results of the stream function field of three quasi-resonant waves evolving with time confirm that the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 exists in extratropical latitude.  相似文献   
39.
Recent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nonlinear atmospheric and climate dynamics in China (2003 2006) are briefly reviewed. Major achievements in the following eight areas are covered: nonlinear error dynamics and predictability; nonlinear 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data; eddy-forced envelope Rossby soliton theory; sensitiv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ocean's thermohaline circulation; nonlinear wave dynamics; nonlinear analysis on fluctuations in the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the basic structures of atmospheric motions; some applications of variational methods.  相似文献   
40.
论述了黄河下游串沟截堵的必要性和汛期串沟截堵判别标准.重点分析串沟截堵技术流程,包括前期准备、截堵时机、修筑裹头、减少来流、进占合龙、闭气等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法.串沟截堵技术的研究为串沟截堵预案提供了技术支持,并对现场抢险作业具有技术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