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65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36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一次陕西初夏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陕西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6年6月2日00:00(协调世界时,下同)至3日12:00陕西中部初夏的一次区域突发性暴雨进行了数值模拟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受500 hPa冷涡底部短波槽、700 hPa切变线和地面偏东风气流的共同作用造成这次突发区域性暴雨.模式结果与实况降水情况基本一致,24 h降水模拟能够很好地体现暴雨过程的中心位置,暴雨区域的主要范围和暴雨形势的走向.垂直运动场和降水区对应较好.通过对位涡的分析可得到,此次暴雨过程中有一股很强的干冷空气从对流层顶向下传播,这种强干侵入的形式有利于强降水的生成.广义位温和对流涡度矢量异常的分布和垂直变化很好地反映了陕西这次暴雨过程的落区及其演变,并且对本次暴雨的预报有较好的预报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62.
Based on the daily precipitation data of more than 2 000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from 1960 to 2017 and the tropical cyclone (TC) best-track data of the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the TC precipitation was identified by the Objective Synoptic Analysis Technique (OSAT).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TC precipitation in China has a significant downward trend, which is slower than that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12 years ago. The TC precipitation in the peaking season (July to Sepember) accounted for 78.5% of the total TC precipitation. Both TC precipitation in peaking season and other months showed a significant downward trend. The TC precipitation climate trend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reduction in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shows obvious regional differences. From south to north, there is a distribution of “decreasing-increasing-decreasing”, and the decreasing trend centers are located in Guangdong and Hainan. According to the maximum intensity in the TC influence period, we classified TCs into three levels (weak TCs, medium intensity TCs and strong TCs) and studied the variations of TC precipitation in different intensit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ong TC precipitation shows a significant decrease trend, which mainly determines the influence range and trend of TC total precipitation. Further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frequency of affecting TC showe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trend during the time period of 1960-2017 and an abrupt shift occurred in 1995.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wo periods before and after 1995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period (1960-1994), the frequency of TCs in the latter period (1995-2017) showed a significant decreasing trend in the south of 20°N. The maximum decreasing center was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is feature wa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strong TC. It was decided that this trend of strong TC led to a decrease trend in the number of precipitation days in South China, especially in Guangdong and Hainan, which led to a decrease trend in TC precipitation.  相似文献   
63.
改进密云水库汛期调度方案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松 《水文》1996,(1):10-15
密云水库是华北最大的水库,确定密云水库汛期调度方案的原则是20年前制定的,按现代观点看来,其设计防洪库容过大,因而降低了密云水库的蓄水能力。在深入分析潮白河水文特征的基础上,并考虑新建3个水库对下游汉域洪峰流量的影响,提出了几个新的方案,每一个新的方案,每一个建议的方案都能显著提高密云水库的效益。  相似文献   
64.
通过对厄尔尼诺与广西前汛期和后汛期旱涝之间的关系 ,及 5 0 0 h Pa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特征量的分析 ,结果表明 :厄尔尼诺影响了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所致使广西前汛期偏涝 ,后汛期偏旱  相似文献   
65.
产于太古宙中深变质岩中的金矿床在我国华北东北地区分布很广,成矿时代主要靠同位素年龄及其与后期岩浆活动的关系来确定。夹皮沟金矿是该型矿床中工作较多且有代表性的一个矿床,对其成矿时代有前寒武纪(Ar、Pt)成矿、显生宙(海西、海西一印支、燕山)成矿及前寒武纪十显生亩成矿等不同认识。本文根据矿脉与海西期花岗闪长岩及脉岩的关系,以及含金石英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资料,认为成矿属海西期或海西一印支期,可能有燕山期的叠加。由于石英含过剩氩,故所得元古宙Ar-Ar、K-Ar表面年龄无地质意义,锆石可能具继承性,其太古宙年龄不能肯定为成矿时代。该矿是否有前寒武纪成矿期尚待进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66.
运用奇异值方法 (SVD)对北太平洋前期海温场与广西 2~ 3及 4月降水进行分解 ,分析二者的耦合关系和变化特征 ,得出影响降水空间分布的关键区域。在此基础上 ,对 2 0 0 1年 2 - 4月降水进行试报 ,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7.
吴原华  张学庄 《测绘学报》2002,31(Z1):123-127
简要介绍用高精度测距系统,结合周日观测和实时基线校准来完成1.86 km,605 m,311 m 3条空中基线边的量测过程,并精确测定出此组空中基线边的长度,测边误差分析后的结果表明空中基线边长度达亚毫米级测距精度.  相似文献   
68.
本文通过分析低空九层风场资料,对1987年江淮梅雨期的边界层急流的基本特征及其对梅雨过程中暴雨的动力作用做了多方面的初步研究。并与华南边支急流做了一些比较,发现江淮梅雨期的边界层急流是影响梅雨期暴雨发生与维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  相似文献   
69.
薛德强 《山东气象》2019,39(1):46-54
基于太平洋海面温度(SST)、大气环流及青岛降水量资料,分析并发现了青岛汛期(6—9月)降水量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指数存在重要联系。当PDO处于冷位相时,西北太平洋区SST偏高,北美沿岸以及热带中东太平洋区SST偏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偏东,脊线偏北,东亚夏季风偏强,青岛汛期降水量偏多,反之偏少。定义了一个新的太平洋SST距平指数SSTI,该指数包含了西北太平洋与热带中东太平洋SST距平反相变化的协同影响,也包含了PDO与ENSO的协同影响。与PDO指数、西北太平洋及热带中东太平洋SST相比,该指数与青岛汛期降水量相关性更好,通常SSTI正指数对应着汛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偏北,面积偏小、强度偏弱,东亚夏季风偏强,有利于青岛汛期降水量偏多,反之偏少。SSTI指数可作为青岛汛期降水量预测的指示因子。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