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1篇
  免费   261篇
  国内免费   409篇
测绘学   202篇
大气科学   303篇
地球物理   444篇
地质学   581篇
海洋学   251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47篇
自然地理   53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有机悬浮物OSM (Organic Suspended Matter)是湖泊有机碳库的重要组成成分,对研究湖泊生态环境和初级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太湖、巢湖、涌湖、小兴凯湖、滇池、洪泽湖、呼伦湖和南漪湖8个内陆湖泊为研究区,发展了适合内陆水体的有机悬浮物浓度遥感估算方法.基于B6、B7波段的斜率和B10、B11波...  相似文献   
952.
滹滏平原地下水系统脆弱性最佳地下水水位埋深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笔者以滹滏平原为研究区, 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 分析了地下水防污性与地下水资源脆弱性随地下水位埋深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 当地下水位埋深增大时, 地下水防污性增强的地区, 地下水资源脆弱性也增高;通过二者之间变化关系, 认为受地下水位埋深制约及地下水位埋深对二者的不同影响, 存在使地下水系统脆弱性最佳的地下水位埋深区间;通过地下水位埋深对地下水防污性与地下水资源脆弱性影响及其制约关系, 确定滹滏平原淡水区和咸水区地下水系统脆弱性最佳地下水位埋深分别为27~30 m和15~19 m。  相似文献   
95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大中型设计院发展的实践,提出了设计院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要做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必须处理好技术和市场的关系,传统业务、转型业务和综合业务的关系以及自主、合作和创新的关系,并就这些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作了分析。笔者的观点对于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设计院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54.
结合当前正在全党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科技性企业特点,从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的角度积极思考,提出并探讨了扎实有效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需要辩证认识和把握的“提高认识”与“搞好活动”、“注重实践”与“理论武装”、“加强领导”与“做好表率”等三个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955.
为研究洞庭湖地区典型网纹红土的单向固结特性和规律,分别取原状土样和扰动土样在不同的荷载下进行单轴固结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原状网纹红土的压缩性比扰动土低很多;在次固结阶段,原状土样的蠕变曲线不平滑,且没有明显的稳定蠕变阶段,而扰动土样的蠕变曲线平滑,有明显的稳定蠕变阶段;原状土样达到变形稳定所需时间比扰动土样短的多。研究还发现非饱和网纹红土的单向固结存在线性规律,并推导出其单向固结经验方程,方程中的一个参数可用于准确预测网纹红土单向固结的最终沉降量。  相似文献   
956.
该文提出和探讨了基于内容的虚拟地理场景检索与智能导航研究框架。该框架包括三维地理数据获取与模型创建,三维地理对象的识别与定位,三维地理场景的内容分析、检索与认知,基于内容的虚拟地理数据层次式描述与分类索引,地理场景智能导航以及基于内容的自适应虚拟地理数据网络传输等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内容,有助于建立一种符合人类认知特点的人地关系和人地交互模型。最后,总结和分析了该技术在虚拟地理环境(VGE)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57.
赣江断裂与郯庐断裂接合作用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研究断裂之间相互关系时发现,赣江断裂与郯庐断裂之间的关系与“限制”或“载接”等其它的复合现象有明显区别,由此本文提出了描述断裂带之间衔接关系的名词——“接合”。接合是指两条呈雁列的走滑断裂的相互作用对位于其间的横向断裂的改造。经过对赣江断裂与郯庐断裂之间的接合关系的分析研究和数值模拟,发现“九瑞”接合区内由接合作用所产生的构造应力场与成矿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58.
We study characteristics of long-period ground motions from the 2003 Tokachi-oki earthquake (Mj 8.0), a large interplate earthquake, based on spatial distribution maps and attenuation relationships for four kinds of peak ground velocity (PGV) value. The first kind (PGV(WB)) is obtained from a maximal value of vector sum of the three-component, wide-band velocity seismograms, and the other three kinds (PGV(BP10), PGV(BP20), and PGV(BP30)) are obtained from a maximal value of vector sum of the three-component, narrow band-pass filtered velocity seismograms (the central periods are 10, 20, and 30 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maps for all kinds of PGV value show azimuth dependence; the PGV values in Hokkaido, northern side of the epicenter are larger than those in Tohoku, southwestern side of the epicenter, when compared at a comparable distance. We find that the features result from the radiation pattern of long-period surface waves, that is, the source effect. The attenuation relationships show the following trends: The PGV(WB) values are larger than the sum of the PGV(BP10), PGV(BP20), and PGV(BP30) at distances (D) less than 200 km, while the PGV(WB) values are comparable to the sum of the PGV(BP20) and PGV(BP30) at D > 200 km.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PGV(WB) values at D < 200 km are affected by ground motions with periods less than 10 s, while long-period surface waves mainly contribute to the PGV(WB) values at D > 200 km. The basin site effects generate a patchy pattern 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maps and a large scattering in the attenuation relationships for the PGV(WB) and PGV(BP10) values. Finally, we conclude that the PGV(WB) values from the 2003 Tokachi-oki earthquake are controlled by the radiation pattern of long-period S and surface waves and various basin site effects.  相似文献   
959.
We have developed an automatic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depth of a buried sphere from numerical second horizontal derivative anomalies obtained from total field magnetic data. The method is based on using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pth and a combination of observations at symmetric points with respect to the coordinate of the projection of the center of the source in the plane of the measurement points with a free parameter (graticule spacing). The problem of depth determination has been transformed into the problem of finding a solution of a nonlinear equation of f(z) = 0. Procedures are also formulated to determine the magnetic moment and the effective angle of magnetization. The method is applied to synthetic examples with and without random errors and tested on a field example from Senegal. In all cases, the depth solution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actual ones.  相似文献   
960.
针对结构损伤检测中损伤的识别、定位以及程度的标定这三个独立并按一定先后顺序进行的检测过程,提出了一种能将以上三者同时进行的联合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将三层钢筋混凝土剪切型结构在各种损伤工况下的顶层地震作用加速度响应分解为若干固有模态函数(IMF)分量,然后以此IMF分量和未经EMD分解的原始加速度响应数据来构造损伤标识量,作为特征参数依次输入到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中进行损伤检测。给出了应用此方法的具体步骤,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利用该方法进行结构损伤一次检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由加速度响应经EMD分解而得到的IMF分量输入到RBFNN中能够更为精确地一次检测出结构所有损伤信息,并且RBFNN在结构损伤损度大时具有更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