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13篇
  免费   1068篇
  国内免费   1037篇
测绘学   2472篇
大气科学   996篇
地球物理   1336篇
地质学   2589篇
海洋学   873篇
天文学   136篇
综合类   596篇
自然地理   52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237篇
  2020年   251篇
  2019年   321篇
  2018年   208篇
  2017年   305篇
  2016年   307篇
  2015年   329篇
  2014年   469篇
  2013年   476篇
  2012年   540篇
  2011年   543篇
  2010年   459篇
  2009年   440篇
  2008年   424篇
  2007年   563篇
  2006年   495篇
  2005年   404篇
  2004年   353篇
  2003年   342篇
  2002年   254篇
  2001年   239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186篇
  1998年   208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从自动气象站业务运行特点出发,以ASOM监控安徽省81套国家级自动气象站运行为基础,统计评估了2010年自动站业务运行到报率、可用性的效能情况.根据基准站、基本站和一般站逐月运行效能统计特征,分析了未到报、报文格式错误和数据错误3者对可用性的影响,针对报文格式错误的个案特征,重点研究了出现报文格式错误与人机交互发报操作时间的定量关系,得到了定量化的发报阈值时间小于等于45 s.为提高自动气象站运行能力和业务质量,提出了解决报文字节格式错误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992.
精细化气象要素温度指导预报在山西区域的误差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9-2010年山西区域108站共730天精细化气象要素温度指导预报资料,对比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的预报误差,采用常规统计、EOF分析等方法研究指导预报误差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山西区域的温度预报准确率比较稳定,但有明显的季节特点,夏季最高,秋季次之、冬春季相对偏低,日最高气温年平均正、负误差略高于日最低气温误差,春季大,冬秋次之,夏季小;正负误差值的空间分布与山西地形有一定的联系,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误差的分布特点具有明显的全区一致性.  相似文献   
993.
为了监测北京奥运主场馆附近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状况以及评估奥运污染源减排措施对北京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变化的影响,利用颗粒物在线监测仪器TEOM于2007年和2008年夏季,在奥运主场馆附近的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办公楼楼顶对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进行了连续同步观测。结果表明,2007年夏季监测点附近大气PM10与PM2.5质量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53.9和71.2μg·m-3,而2008年夏季PM10与PM2.5质量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85.2和52.8μg·m-3。与奥运前一年同时段相比,奥运时段大气PM10和PM2.5的质量浓度分别下降44.5%和25.1%。对比分析奥运前后的2次典型污染过程发现,空气相对湿度的增加和偏南气流输送的共同影响易造成大气颗粒物的累积增长,而降雨的湿清除作用和偏北气流则会使大气颗粒物浓度迅速降低。在相近的气象条件下,奥运前后的污染过程中,大气细粒子的日均增长速率分别为25.1和13.9μg·m-3·d-1,而大气粗粒子的日均增长速率分别为20.8和2.2μg·m-3·d-1,奥运时段污染累积过程中大气粗、细粒子的增长速率分别显著低于和略低于奥运前同时段污染过程中颗粒物的增长速率。污染源减排措施的实施是奥运期间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从控制效果来看,奥运期间实施的污染源减排措施对大气粗粒子的控制效果明显好于大气细粒子。  相似文献   
994.
纳伪概率可控的四舍五入法及其在RTK模糊度固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博峰  沈云中  张兴福 《测绘学报》2012,41(4):483-489,495
RTK模糊度固定通常采用序贯四舍五入方法,该方法只固定能可靠固定的部分模糊度,因此控制四舍五入的纳伪概率是实现RTK可靠性的关键。从含多个备选假设的假设检验理论出发,研究纳伪概率可控的四舍五入方法,根据风险水平和实数解的质量自适应地确定四舍五入取整区域,从而有效地控制整数固定的纳伪概率。并结合GNSS应用中两种特殊情况,发展两种简单实用的应用策略。采用基线长94.6 km的CORS站GPS双频数据进行网络RTK模糊度固定试验,分析本文纳伪概率可控的四舍五入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纳伪概率可控的四舍五入方法的固定率与传统四舍五入方法的固定率相当,且较传统方法更能有效地控制纳伪概率,提高整数解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5.
GPS测量以其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特点,已逐步取代了最初的常规大地测量和工程测量。文章以某大学新校区首级控制网为例,在Pinnacle软件的支持下用三种方案对控制网进行了平差,得出了各测站点的坐标。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战役模式的基线解算方案,平差精度最高,其结果为控制网的最终优选结果,可应用于该大学新校区的后期规划与建设。  相似文献   
996.
王荣宝 《东北测绘》2012,(5):144-145
目前,数字航摄的像控网布设是困扰很多作业单位和技术人员的问题,2012年将要发布实施的行业规范对此仍然缺少实质性的阐述,而数字航摄已经成为航空摄影资料获取的主要手段。本文结合2012年辽宁省开展的1∶10 000基本地形图更新项目,系统地阐述了辽宁省基于数字航摄的像控网布设试验方案的建立及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997.
数码航摄技术在大比例尺3D产品开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UCX数码航摄系统成像分辨率较高,成为目前国内数字化测绘应用较多的主导设备。本文结合石狮工程实践,利用UCX数码航摄系统获取的影像数据生产制作3D数字产品,探讨了基于UCX数码航摄大比例尺3D产品的实现方法、技术路线、作业流程及全程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98.
在全野外数字化测图中,高程数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地形图产品的质量,文章针对利用全站仪进行全野外数字化测图工作中,高程数据容易出错的几个环节,提出对高程数据出错的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9.
水电工程一般建在深山峡谷中,陡坎多、高差大,不利于几何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不受地形起伏限制,外业测量工作量小、速度快,作业人员少,在水电工程低精度高程测量中应用广泛。怎样提高三角高程测量精度,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溪洛渡水电站三角高程测量的实践经验供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1000.
吴新强 《东北测绘》2012,(2):205-207
以杭州江东大桥过江水准测量为研究背景,分析了工程实践中方法的选用准则,给出了具体的施测方法和数据处理思路,进而探讨了误差的来源及消除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