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2篇
  免费   332篇
  国内免费   435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750篇
地球物理   308篇
地质学   238篇
海洋学   371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2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0 毫秒
81.
利用常规资料、区域自动站加密资料、探空资料、GFS 0.25°×0.25°逐6h的分析场数据和SB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18年5月18日发生在浙中地区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产生了脉冲风暴、中等到强多单体风暴和飑线这3种风暴类型,分别出现冰雹、大范围强降水和雷雨大风等强天气。3种风暴的雷达回波在回波形态、强度、垂直结构、平均径向速度、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等特征如下:①脉冲风暴呈块状,初始回波高度在6~9km,强回波所在高度在-10℃等温线附近,强回波值达60dBz以上,VIL值出现跃升且最大值在50kg·m-2以上,冰雹出现在反射率因子核和VIL值迅速下降之后;②中等到强多单体风暴呈带状,大降水效率和"列车效应"是发生大范围强降水的主要原因,雷雨大风天气则与反射率因子核迅速下降、MARC、低层强辐散区有关;③飑线呈弓形回波形态,移速快,引起了大范围的雷雨大风天气。此次过程影响系统多,天气复杂,存在较大预报难点,在短时临近预报技术研究上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2.
李欣  朱伟军 《气象科学》2019,39(2):143-152
基于1971—2016年NCEP/NCAR(美国环境预报中心和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逐日再分析资料及NCPC(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气候预报中心)的海温、大气环流及海洋指数等资料通过多尺度能量分析(MS-EVA)等方法,把冬季北半球风暴轴看做一整体,分析了风暴轴区域多尺度的能量变化特征及其可能机制。主要结论概括如下:(1)多年气候平均状态下,风暴轴的动能来源主要表现为在风暴轴中上游先由低频尺度向天气尺度输送有效位能,随后在风暴轴主体区再由天气尺度有效位能转换为天气尺度动能,其中风暴轴西端可直接由低频尺度向天气尺度输送动能。(2)北半球三大风暴轴联合EOF结果表明:第一模态下,主要体现了北西伯利亚风暴轴与北太平洋风暴轴强度的减弱(增强),同时伴随着北大西洋风暴轴位置北抬(南压);第二模态下,主要体现了北西伯利亚风暴轴强度减弱(增强),同时北太平洋风暴轴位置北抬(南压)中东部强度增强(减弱),而北大西洋风暴轴位置南压(北抬)。(3)回归分析表明:北半球风暴轴异常在不同模态下与低频尺度环流联系密切。低频尺度波动可通过海温及西风急流等异常变化先影响风暴轴区域多尺度间的能量转换,进而影响风暴轴整体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83.
本文选择北京地磁台和广州地磁台水平分量时均值的资料,采用Hibberd方法,分析研究了环电流对地磁场夜间值变化的影响,提出一种近似估计环电流强度的简便方法,这种方法可用于及时监测环电流强度的变化,为短期磁暴预报提供有用的资料和途径。  相似文献   
84.
85.
陈良栋 《气象》1993,19(7):3-7
通过对多次强对流过程的分析,归纳出大尺度天气形势对中尺度对流风暴发生发展影响的4个方面,提出了天气形势分型的基本原则,并介绍了北京、华东和闽南地区不同天气形势下强对流活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86.
韩春深 《气象》1993,19(7):27-30
对9216号热带风暴在9月1日02时中心分裂的原因,作了初步探讨,认为东南低空急流使热带风暴倒槽区的气旋性环流加强,以及低涡的吸引合并,是产生新中心的原因。青岛产生大暴雨的条件,是充沛的水汽,强烈的上升运动和长波槽东移影响。  相似文献   
87.
1991 年江淮暴雨的定量预报检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Threat Score方法,对1991年6月12—15日,6月29日—7月12日江淮持续暴雨的定量预报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对于大雨和暴雨预报,目前主观预报优于客观预报。数值预报在降雨定量预报的某些方面有了一定突破。  相似文献   
88.
依据长春地震台记录的磁暴资料,系统总结了第19、20、21三个太阳活动周磁暴特征,并对全球M_s≥7.8级地震的发生与太阳黑子活动、磁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9.
贺海晏 《大气科学》1993,17(5):532-539
本文利用常规探测资料,分析了1983年3月25日发生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背景流场的几个重要特征,如高空急流的结构与变化、辐散风场及与之相联系的背景次级环流、风场垂直切变和水平切变等.  相似文献   
90.
局地强风暴云团与中尺度锋面波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献洲 《大气科学》1994,18(4):431-436
本文分析了1982—1988年2—5月份的41例与中尺度锋面波动相关联的局地强风暴云团的活动和演变特征,给出了其强盛期天气系统配置模式及其在天气尺度云系演变中的表现型式,最后对其移动做了一般性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