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91篇
  免费   2839篇
  国内免费   4006篇
测绘学   1045篇
大气科学   2207篇
地球物理   3858篇
地质学   7993篇
海洋学   1847篇
天文学   5899篇
综合类   1081篇
自然地理   1306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447篇
  2021年   527篇
  2020年   571篇
  2019年   744篇
  2018年   542篇
  2017年   533篇
  2016年   628篇
  2015年   727篇
  2014年   994篇
  2013年   1095篇
  2012年   1121篇
  2011年   1302篇
  2010年   1207篇
  2009年   1619篇
  2008年   1459篇
  2007年   1510篇
  2006年   1391篇
  2005年   1185篇
  2004年   1059篇
  2003年   913篇
  2002年   748篇
  2001年   659篇
  2000年   644篇
  1999年   605篇
  1998年   478篇
  1997年   352篇
  1996年   328篇
  1995年   272篇
  1994年   263篇
  1993年   245篇
  1992年   154篇
  1991年   119篇
  1990年   119篇
  1989年   102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21篇
  1954年   9篇
  18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本文讨论了各分量磁变仪磁针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地磁场各分量的变化、记录光入射角对记录的影响,并由此认为一套磁变仪的布局应满意三项标准:(1)各分量仪磁针间的相互静磁影响要小,且任一磁针受其它磁针工作的影响要低于该分量仪记录的分辨率;(2)各分量仪的状态函数稳定,即保持定向能力强;(3)可产生较高精度的线性记录磁照图。鉴于目前的磁变仪布局与此三标准有明显差距,故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布局方案,可满足此三项  相似文献   
992.
大强固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震后运动可以引起触发,强固区破裂引起相邻强固区加载。震后运动可以在大范围内发生并引起相邻区域的不均匀应变积累。观测表明大震后首先发生中等地震的地点正好是下次大震的位置,所以任何一个大地震发生都提供了一个探寻临界破裂区的良好时机。依据1960—1980年资料总结的中期地震危险性估测方法称为“诱发前震图象”,1981—1992年的地震资料完全证实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3.
华北地震场和源地壳形变前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何世海 《地震》1995,(3):199-207
文中用实测资料和构造物理学观点论证了华北中、强地震前孕震形变场(断层活动系统)的存在和它的运动学与力学机制,并用有限元法加以检验;讨论了形变场、源前兆之间的关系和它们的前兆特征;给出了可操作的剪切破裂指标S(t),用断层滑动速度和剪切应变速度较好地表达了某地的地震破裂危险性;最后,提出了华北形变场活动的长期稳定性和周期性(约12年)。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利用主应变比异常理论分析了祁连建站以来地应变观测资料,认为肃南──祁连断裂段上及附近发生的地震是由于构造应力场的变化,在引张应力状态下,正断层或走滑断层易于活动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995.
Field survey of the 1994 Mindoro Island,Philippines tsunami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is a report of the field survey of the November 15, 1994 Mindoro Island, Philippines, tsunami generated by an earthquake (M=7.0) with a strike-slip motion. We will report runup heights from 54 locations on Luzon, Mindoro and other smaller islands in the Cape Verde passage between Mindoro and Luzon. Most of the damage was concentrated along the northern coast of Mindoro. Runup height distribution ranged 3–4 m at the most severely damaged areas and 2–4 in neighboring areas. The tsunami-affected area was limited to within 10 km of the epicenter. The largest recorded runup value of 7.3 m was measured on the southwestern coast of Baco Island while a runup of 6.1 m was detected on its northern coastline. The earthquake and tsunami killed 62 people, injured 248 and destroyed 800 houses. As observed in other recent tsunami disasters, most of the casualties were children. Nearly all eyewitnesses interviewed described the first wave as a leading-depression wave. Eyewitnesses reported that the main direction of tsunami propagation was SW in Subaang Bay, SE in Wawa and Calapan, NE on Baco Island and N on Verde Island, suggesting that the tsunami source area was in the southern Pass of Verde Island and that the wave propagated rapidly in all directions. The fault plane extended offshore to the N of Mindoro Island, with its rupture originating S of Verde Island and propagating almost directly south to the inland of Mindoro, thereby accounting for the relatively limited damage area observed on the N of Mindoro.  相似文献   
996.
本文包括:(1)通过拟合区内断层错动方式确定区域边界上作用的远场构造应力;(2)根据发震前震中所在断层段要进入塑性状态,确定1911年红海湾地震前区内构造应力场.两个应力场均采用正交设计法与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快捷地得到.结果表明:该区远场最大主压应力σ3的方向为N68°W,σ3=-200MPa,最小主压应力σ1=-80MPa;算得的红海湾地震前区内应力场的特点是除滨海断裂的红海湾段已进入屈服状态外,其余断裂均处于弹性状态.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实验力学方法研究了几种典型组合裂纹非共面破裂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双轴加载条件下,脆性材料内部的初始不闭合裂纹在受力闭合之前出现新裂纹,扩展裂纹中不仅有张性裂纹,而且有剪切裂纹,部分甚至还出现逆向剪切裂纹.对单轴加载和双轴加载两种条件下裂纹的破坏规律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998.
粘滑失稳及其物理场时空分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邓志辉  马胜利 《地震地质》1995,17(4):305-310
摩擦滑动的物理场实验研究表明:(1)能量空间分布的差异是失稳的重要条件,单发型大事件常发生于高能量向低能量的突变带或高能量背景区内的相对低能量区;(2)单发型大事件的孕育过程常常经历若干个能量输入输出循环,产生多个前兆阶段,并在失稳前源区常有一个弱化过程。小震或群发型事件失稳前常常只有一个能量积累与强化的过程,失稳前兆阶段性反映较差;(3)粘滑失稳时断层的位错与声发射的大小未见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999.
典型构造背景应变场特征及其演化趋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刘力强  马瑾 《地震地质》1995,17(4):349-356
在外力作用下,一定的构造形式周围会产生特定的应变图象。其形态特征在失稳过程中会发生变化。研究应变图象的特征及其变化有助于鉴别失稳前兆,预测变形发展趋势。受构造形式控制,应变场在空间分布上可以划分为若干区域。在变形与失稳过程中,各个区域既有不同的变形行为,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紧密联系的动态体系。因此,应当全面观测应变场图象的时间与空间动态演化过程,从中获取失稳前兆,分析失稳机制  相似文献   
1000.
复杂构造应力扰动场与发震构造识别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马瑾  刘力强 《地震地质》1995,17(4):372-382
在地震短临阶段异常是由局部断层扩展或弱化引起。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曾得到与之相伴的是平均应力扰动场的四象限分布和最大剪应力扰动场的八瓣式分布。为检验此结果的普适性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不论区域构造及其基本应力场如何复杂,这种四象限分布与八瓣式分布型式不变,这为最终判定失稳区提供了依据。与此同时,在复杂构造情况下这种应力扰动场的畸变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