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4篇
  免费   697篇
  国内免费   792篇
测绘学   465篇
大气科学   464篇
地球物理   432篇
地质学   2511篇
海洋学   850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721篇
自然地理   365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272篇
  2021年   271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269篇
  2018年   200篇
  2017年   240篇
  2016年   255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345篇
  2013年   449篇
  2012年   429篇
  2011年   379篇
  2010年   336篇
  2009年   368篇
  2008年   366篇
  2007年   404篇
  2006年   442篇
  2005年   393篇
  2004年   390篇
  2003年   345篇
  2002年   347篇
  2001年   357篇
  2000年   375篇
  1999年   313篇
  1998年   227篇
  1997年   190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制度变迁及其对城乡发展差距的影响。采用30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制度演变与城乡发展差距的关系,发现了省域城乡发展差距由沿海向内陆逐级扩大的阶梯状分布规律。政府财政支农制度、乡镇非农产业发展制度均能有效促进农村地区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然而,户籍制度的存在制约了城乡一体化发展,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户籍制度对农村发展的束缚作用开始显现并逐渐加强。未发现农产品价格体系改革对城乡发展差距的影响。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东部、中部、西部省份),制度演变对省域城乡发展差距的影响具有差异性。针对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城进村退问题,建议继续强化对落后地区的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对乡镇工业、服务业的扶持力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构筑村镇建设格局,为促进城乡互动发展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992.
边缘型旅游地的开发建设是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时代面临的重要命题。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消费者消费理念的转变,一些边缘型旅游地开始逐渐成长为区域旅游发展的"潜力区",研究空间与研究意义日益凸显。以具有典型边缘性特征的宣城市为实证,从区位空间、旅游资源、旅游形象、旅游交通和旅游经济等角度剖析其多重边缘化特征,探讨边缘化形成的主要机制。地处省际交界区、地域特征典型性不足是边缘化形成的自然诱因,周边核心旅游地遮蔽效应显著是边缘化形成的空间致因,经济支撑能力薄弱是边缘化形成的经济制因,政策惠及偏少是边缘化形成的人为促因。边缘型旅游地应实施多元比附、突出个性差异、完善要素建设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93.
旅游开发已成为近年来城市历史街区复兴的主要方式之一,但盲目的旅游开发易给街区内的文化遗产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有必要对其社会-生态环境与旅游开发耦合协调程度进行分析。构建适应城市历史街区发展需要的社会-生态环境与旅游开发耦合协调模型,运用熵值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以南京市8个重点历史街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历史街区的社会-生态环境与其旅游开发的耦合协调程度总体呈现失调态势,同时证实了模型的可操作性及其在历史街区旅游发展背景下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94.
随着互联网地图的迅速发展,国内外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地图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接口),运用API进行地图服务开发能够为开发者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和技术服务。本文针对这些地图API各有优劣点,并且侧重面不尽相同,开发者难以迅速从中选取到最适合于自身应用的接口问题,对目前主流的地图API进行分析比较,国外选取谷歌和ESRI,国内选取百度、高德和天地图,比较这几种地图API的地图质量、服务类型和侧重方向,以期能够为广大开发者利用地图API进行开发时提供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995.
In an age of anthropogenic climate change, risk and vulnerability have become common parlance. Yet the histories of both concepts are bound up in the colonial project.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give a brief genealogy of these concepts by considering their evolution within early colonial attempts to deal with the dangers and threats posed by a tropical climate.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British and French colonial writers and administrators began to understand the dangers associated with colonizing distant lands as distinct risks associated with living in a tropical climate. Tropical fevers, ecological devastation, famine and revolt in particular spurr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knowledge, which advanced understandings of the effects of the tropical climate both on European health and long‐term colonial ambitions. In turn the concept of a pernicious tropical climate that posed a biological threat to the health of Europeans came to play a major role in configuring prevailing notions of race, health and morality. Risk and vulnerability have been key discursive features of new knowledges and governmental technologies crafted in the context of colonialism to secure European rule over distant lands and people.  相似文献   
996.
武旭同  傅伯杰  王帅 《地理学报》2016,71(10):1849-1855
本文介绍了第33届国际地理大会的会议概况和主要议题,从会议论题中总结当前国际地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与发展态势。当前国际地理学界关注的前沿问题主要有:未来地球研究,陆地表层过程作用的综合研究、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的影响、响应与适应,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地理学与环境、健康问题,自然灾害形成过程与风险分析,大数据、地理信息科学与决策制定,地理学与多元文化等。地理学的发展需要更加关注人地系统的综合研究、自然—社会系统的耦合研究及基础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与突破。中国地理学应关注当前国际地理学的前沿问题与发展趋势,实现系统的综合和耦合,引领地理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橡胶市场和地缘经济合作机制的影响下,作为中南半岛唯一的内陆国家,老挝正在经历以橡胶林扩展种植为主导的土地覆被/土地利用变化(LCLUC)。橡胶扩展种植不仅对全球最大的橡胶消费国——中国进口天然橡胶至关重要,其引起的LCLUC也对老挝国内农户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深刻影响。本文首先总结了老挝橡胶林种植模式、扩展机制和发展潜力,其次回顾了老挝橡胶扩展种植相关研究进展及橡胶林遥感方法研究进展。综述表明:老挝境内橡胶林种植模式、适宜性空间评价、遥感监测、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研究,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迄今,有关老挝全国层面的橡胶林种植和扩展地理分布及时空变化信息仍非常缺乏,同时橡胶林种植与快速扩展对农户生计和自然环境(水土流失、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等)影响尚缺乏系统研究,这也是未来需要优先关注的研究方向。本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老挝橡胶林扩展特征及其社会与环境影响,既可为指导老挝橡胶种植业有序良性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也可为中国海南与云南等省橡胶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8.
贸易与环境关系是理解人地关系的重要方面,是“人—地”相互作用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的集中体现。国际贸易环境效应研究旨在探究自由贸易和环境保护之间的互补或互斥关系,由此催生了一系列具有关联性和竞争性的理论假说。本文结合全球化过程中全球联系强化、地方力量崛起和国家力量变革等特征,分别从全球联系、国家力量和地方发展3个层面梳理了现有贸易环境效应理论假说和实证研究,指出贸易环境效应是贸易过程(流量变化)与贸易影响(存量累积)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存量因素包括经济增长、环境规制与地理区位,而贸易与投资一体化的特征则揭示了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性。由此,本文发现既有研究更多地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探讨全球与国家层面的贸易环境效应,表现出“自上而下”的特征,强调环境规制的作用。同时,也存在局限于南北国家关系、对地方化特征关注较少、对贸易政策与环境规制协调机制的理解有待深化等不足。据此,本文提出全球地方化进程中的区域发展分析将为贸易环境效应研究提供有益补充,其作用为:①实现对贸易引致的区域不均衡性的考量;②满足产业内与产业间贸易并存的分析需要;③为协调环境规制与贸易政策提供合宜的尺度。  相似文献   
999.
旅游开发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我生存能力,使其摆脱濒危的困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方式。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研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即由资源禀赋条件、可展示与体验性、遗产地旅游发展条件3个方面的要素组成,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的苏州为例,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评价,共评出三级旅游资源3项、二级旅游资源16项、一级旅游资源29项。主要结论为:产品衍生性、展示适宜性、是否具备可观赏性、遗产保护情况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否能够成为旅游资源;可展示与体验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旅游开发价值水平高低。手工艺类、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民间文学、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和传统医药的旅游可开发性较差。本文构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体系可为旅游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筛选和旅游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关于地理空间元数据技术发展趋势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数字地球”、“数字中国”等的实施,地理空间元数据作为促进海量空间信息管理和共享的有力工具,其应用有了较快的发展。本文在分析我国地理空间元数据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地理空间元数据的应用特点,分析了地理空间元数据的标准化、互操作、自动生成等趋势是地理空间元数据发展的必然,并论述了与这些发展趋势相关的实施方法和技术,以及这些趋势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