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1篇
  免费   305篇
  国内免费   58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50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2050篇
海洋学   36篇
综合类   86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胶东昆嵛山花岗岩的特征、成因及其与金矿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昆嵛山花岗岩是牟平—乳山金矿成矿带的围岩,在其成因和定位时代上长期存在争议。本文对岩体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就岩体成因及其与金矿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昆嵛山花岗岩是在中生代由岩浆缓慢冷凝结晶形成的大型复式岩基,并非交代成因。它由垛崮顶片麻状花岗闪长岩(147Ma)、八门邹家斑状花岗闪长岩(135Ma)、瓦善—水道弱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及五爪山片麻状含榴二长花岗岩(120Ma)组成,成分具贫铝富碱的特点。岩浆来源于中下地壳中酸性变质火山岩系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其形成温度为650—750℃。岩体经历了韧性和脆性变形作用,不同方向的片麻状构造是岩浆结晶期韧性变形作用的结果。脆性变形形成的断裂和破碎带是本区主要的导矿和容矿构造。花岗岩定位、韧和脆性变形作用与金矿成矿作用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2.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小新生代盆地的成生、演化受断裂构造的控制,泰和盆地即是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的走滑拉张型盆地。本文着重从盆地的基底构造、盆缘断裂构造及盆地同生、后期构造阐述了它们与盆地形成和演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63.
晋北晚古生代煤系中的高岭岩,其主要类型和富集层是:(1)本溪组底部的铝土质高岭岩;(2)太原组夹矸高岭岩;(3)山西组夹矸高岭岩。根据不同层位高岭岩的岩石、矿物、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分析了高岭岩可能的源岩性质,并探讨了其成因和形成的模式  相似文献   
64.
抚顺盆地超厚煤层的沉积条件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抚顺盆地早第三纪超厚煤层中异常丰富的成因标志,论证了一种与河流、风暴作用有关的陆相超厚煤层形成新机制-湖成异地-微异地混合堆积机制。在这一新机制中,由风暴上升流(也许还有地震)触发的水下重力流及风暴回流,既驱动湖滨泥炭沼泽和三角洲上的有机碎屑及无机碎屑进入湖泊中心区,又造成泥炭碎屑在较深水环境的再次堆积,从而使其中无机碎屑与泥炭碎屑有效地分离。  相似文献   
65.
郧西县六斗石英脉一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是鄂西北地区近年新发现的金矿床之一。通过对金矿床产出地质背景、控矿地质条件、围岩蚀变、矿石矿物、包体物理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的研究,阐述了六斗金矿床的形成机理和成矿物质来源。确定了该矿床成因类型为与韧性剪切变形变质作用有关的中一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66.
泌阳碱矿形成的地球化学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泌阳碱矿过去一直被认为是原生沉积矿床。通过综合分析泌阳凹陷的地质、石油地质、碱矿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从不同方面论证泌阳碱矿不太可能属于原生沉积矿床。利用地球化学模拟技术,从理论上模拟了泌阳碱矿的形成过程,提出了一种水-岩相互作用成矿模式,并用大量的事实支持了这种观点。  相似文献   
67.
苏州地区I-A型花岗岩特征与成因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及岩浆物理学等的理论和方法,对苏州地区I型和A型花岗岩的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I型花岗岩为晚侏罗世火山弧压性环境产物,侵位较深;而A型者为A2型花岗岩,为早白垩世造山后张性环境产物,侵位较浅,具晶洞构造.A型比I型花岗岩以酸度、碱度、Al,F含量高而H2O+含量低,以REE及不相容元素丰度高,负Eu异常强,而w(LREE)/w(HREE)低为特色.A型者矿物结晶顺序先浅色后暗色,暗色矿物以富铁贫镁、REE分配系数高及负Eu异常明显及长石富碱贫钙,而与I型花岗岩不同.A型者副矿物40余种,属锆石-褐帘石-萤石型,锆石结晶温度高,(110),(111)晶面发育;而I型者仅10余种,属榍石-锆石-磷灰石型,锆石结晶温度低,(100),(311)晶面发育.I型花岗岩为幔源岩浆与下地壳部分熔融岩浆混合及AFC作用产物,而A型花岗岩为残余下地壳(麻粒岩相)熔融后分离结晶产物,二者并非同源岩浆演化关系.A型比I型岩浆来源浅,酸度大,含水少;故岩浆密度小,粘度大,上升慢,冷凝长.受密度筛影响,A型花岗岩岩浆房及侵位深度小于I型  相似文献   
68.
福建沙县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成因及构造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阐述了沙县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论证了中性与酸性火山岩的成因及物质来源,认为二者为不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其岩浆物质来源于壳幔混源区,为省内双峰式火两端员岩石间成因关系的分析研究提供了新的例征。  相似文献   
69.
变斑晶晶内显微构造特征及其成因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变斑晶晶内包体径迹的成因研究是当代变质岩岩石学研究的一个重大方向。变斑晶是联系变质的变形的重要媒介,对研究造山过程及机制、p-T-t轨迹,褶皱作用机制,变质过程,变形过程、物质运移机制等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晶内包体径迹按几何形态分为9大类,综合当前的模拟结果,观察事实,分别对其成因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0.
广东信宜东坑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先学 《黄金地质》1997,3(3):42-47
东坑金矿地处云开加里东隆起带的东翼,吴川-四会大断裂的西侧,矿床赋存于震旦系云开群中亚群(Zynb)地层的中下部厚约80m的绿片岩带中。共圈出4个主矿体,其中最大矿体长1100m,平均厚度2.0m,平均品位5.58×10-6。矿石由石英细脉组成,矿床受区域脆-韧性剪切带控制,矿液来源于银岩花岗岩体的演化分异和对围岩的萃取。矿床形成温度为267~307℃,属岩浆热液交代-充填型中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