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1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216篇
测绘学   549篇
大气科学   350篇
地球物理   226篇
地质学   303篇
海洋学   167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81篇
自然地理   17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从短期气候预测业务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针对月尺度气候预测,通过多元逐步回归统计方法对1981~2010年贵州省降水主分量与NCEP/NCAR再分析资料的500 h Pa高度场建立预报模型,进而将该预报模型分别应用到2007~2013年5月16日、21日、26日起报的DERF产品500 h Pa高度场中,以检验不同起报时间DERF产品的预报能力。结果表明:贵州83站6月降水量EOF前5个模态的方差累积贡献率均达到了65%以上,PC1与同期6月降水量标准化序列的相关系数达0.955。贵州6月降水量与副热带高压位置以及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密切相关。释用DERF产品发现,该产品对贵州6月降水主分量具有一定的可预报性,其中5月26日起报的预报效果较好,其与同期NCEP/NCAR拟合值和实况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6和0.53。对2007~2013年5月26日起报6月的DERF产品释用预报结果进行Acc和Ps评分检验,发现除2008年预报评分较低外,其余6 a预报评分较好,Acc平均为0.45,Ps平均为82.0,尤其是2007年和2009年DERF产品释用的预报Ps评分分别达83.9和83.5,表明DERF产品在贵州降水主分量逐步回归预报模型中的释用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992.
利用内蒙古东部48个气象站有自记式风速仪记录以来的逐年10 min最大风速资料,采用极值Ⅰ型计算方法,给出了该地区重现期30年、50年和100年的极值风速分布图,并分析了近30年最大风速和极值风速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42年来内蒙古东部年最大风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下降趋势, 减小速率约为每10年14 m/s;最大风速的年内变化为双峰型,年最大风速主要出现在春季;偏西风的最大风速较大,出现年最大风速的频率高达70%;年最大风速值和极值风速的分布总体呈自西向东减小趋势,但也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分布特征。该结果将为内蒙古东部电网的设计、运行和维护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3.
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introduce a stochastic framework based on generalized polynomial chaos (gPC) for uncertainty quantification in numerical ocean wave simulations. The techniques we present can be easily extended to other numerical ocean simulation applications. We perform stochastic simulations using a relatively new numerical method to simulate the HISWA (Hindcasting Shallow Water Waves) laboratory experiment for directional near-shore wave propagation and induced currents in a shallow-water wave basin. We solve the phased-averaged equation with hybrid discretization based on discontinuous Galerkin projections, spectral elements, and Fourier expansions. We first validate the deterministic solver by comparing our simulation results against the HISWA experimental data as well as against the numerical model SWAN (Simulating Waves Nearshore). We then perform sensitivity analysis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the parametrized source terms, current field,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We employ an efficient sparse-grid stochastic collocation method that can treat many uncertain parameters simultaneously. We find that the depth-induced wave-breaking coeffici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ameter compared to other tunable parameters in the source terms. The current field is modeled as random process with large variation but it does not seem to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Uncertainty in the source terms does not influence significantly the region before the submerged breaker whereas uncertainty in the incoming boundary conditions does. Considering simultaneously the uncertainties from the source terms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we obtain numerical error bars that contain almost all experimental data, hence identifying the proper range of parameters in the action balance equation.  相似文献   
994.
基于GPS数据的近海区域电离层建模及其精度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离层模型精度严重影响GPS单频用户的定位精度,而海洋区域的电离层建模精度受到布站条件的严重制约。基于日本海周边的GPS观测数据,利用多项式函数进行日本海区域电离层建模,同时对频间硬件延迟进行估计。利用IGS提供的格网模型和频间硬件延迟数据,对所建立的日本海区域电离层模型精度及频间硬件延迟精度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995.
城市区域内部建筑物较密集,外围建筑物逐渐稀疏,因此大多存在内部区域POI数据密度大,外围区域POI数据密度逐渐减小的现象,在使用均等网格作为识别单元进行城市“三生空间”的识别的过程中,就会出现网格尺度较大导致识别准确率较低或网格尺度较小导致无数据区较多两种情况。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POI数据及四叉树思想的”三生空间”识别方法:综合利用互联网地图POI、行政区划、遥感影像等数据,引入四叉树思想对网格识别单元进行分级;将POI数据与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进行衔接,对POI进行重分类;综合各类POI的功能和面积,构建POI分类“三生功能”赋分体系,定量识别“三生空间”。以西安市中心城区为实验区进行实例验证,结果显示正确率在95%左右。通过与均等格网识别结果的对比,进一步证明引入四叉树思想对网格进行分级一方面能有效减少无数据区的存在,另一方面能使识别结果准确率大幅提高,为基于POI数据的城市三生空间的识别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6.
多尺度地理空间数据增量级联更新方法是增强地理空间数据的现势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级联更新包括多尺度数据匹配、关联关系建立、匹配与变化检测、增量信息制图综合、级联更新等步骤,其中,相邻比例尺数据匹配是多尺度数据关联关系建立的基本方法,也是实现级联更新的重要基础。针对现有方法中多尺度同名实体间的关联关系匹配的精度和效率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自然格网索引的多尺度面实体增量级联更新方法。首先,检测出同源同尺度矢量空间数据发生变化的增量包;其次通过自然格网索引确定更新实体所在格网位置,并进行删除、自动或手动更新;最后实施制图综合、接边以及多尺度面实体增量级联更新信息传递操作。以赣州市虎山乡部分区域居民地要素为例,实验结果表明:① 在匹配阈值为0.51的情况下,相较于直接匹配的方法,采用本文提出的自然格网索引方法进行匹配所消耗的时间减少了88.4%,查全率和查准率分别提升了5%和4%,充分说明了自然格网索引方法在匹配相邻尺度间地理要素时的必要性; ② 相较于传统的Hausdorff距离、欧式距离和质心包含3种匹配方法,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在耗时(1.34 s)、查全率(66.5%)和查准率(94.1%)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这充分说明了本文提出的级联更新方法的优越性; ③ 本文提出的方法可免除关联居民地差异的影响,从而大大减少人工编辑的作业时间,并可有效提高多尺度居民地实体增量级联更新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997.
为解决位置精度衰减因子( position dilution of precision, PDOP )监测评估中经常使用的等经纬度间隔格网模型(equal-interval of longitude and latitude grid, GRID_ELL)存在全球格网点分布不合理、评估统计结果有偏差、计算和存储效率低等问题,进一步开展全球PDOP长周期实时监测服务,引入两种等面积格网模型:等弧长格网模型(equal-arch-length grid, GRID_EAL)和正二十面体球面格网模型( icosahedron-based grid, GRID_IB ),并分析其与GRID_ELL模型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等面积格网模型能够显著改善GRID_ELL模型全球格网点分布不均匀的现象以及目前全球PDOP监测评估统计结果中的偏差。重点针对不同格网间距的GRID_EAL模型适用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5°间隔的GRID_EAL模型能在保持全球PDOP监测评估准确性的同时,在计算效率和存储上带来36.3%和34.1%的提升与优化。  相似文献   
998.
999.
矿井直流电法三维正演计算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用于矿井直流电法三维正演模拟不同数值计算方法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提出了用对数等间距和算术等间距相结合的网格剖分方式,说明了电极互换原理所满足的地质条件。针对合成系数矩阵为非对角占优的特点,采用了大数处理方法,使其线性方程组适用于现有的求解方法。最后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讨,阐述了地质模型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模型参数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在异地、异构的复杂网络结构中,采用防火墙的地址转换技术和传输过滤技术,实现了上海3km数值预报系统的数据安全传输。在数值预报产品制作中,运用VB语言制作“三定预报”图形,运用GrADS绘图软件制作形势预报图形,并将“三定预报”产品与采用GIS技术制作的上海地图相结合,实现了网站(网页)的调用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