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02篇
  免费   1925篇
  国内免费   2611篇
测绘学   533篇
大气科学   5855篇
地球物理   1578篇
地质学   1878篇
海洋学   1133篇
天文学   93篇
综合类   388篇
自然地理   380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01篇
  2022年   248篇
  2021年   308篇
  2020年   256篇
  2019年   331篇
  2018年   231篇
  2017年   248篇
  2016年   273篇
  2015年   331篇
  2014年   455篇
  2013年   425篇
  2012年   418篇
  2011年   413篇
  2010年   431篇
  2009年   457篇
  2008年   424篇
  2007年   469篇
  2006年   408篇
  2005年   458篇
  2004年   474篇
  2003年   463篇
  2002年   445篇
  2001年   484篇
  2000年   360篇
  1999年   258篇
  1998年   276篇
  1997年   308篇
  1996年   298篇
  1995年   249篇
  1994年   263篇
  1993年   228篇
  1992年   187篇
  1991年   195篇
  1990年   169篇
  1989年   135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9篇
  1975年   3篇
  1954年   3篇
  1934年   8篇
  19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线性粘弹介质中地震波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将以往两种粘弹介质中地震波模拟方法的优点结合起来,以模型理论和积分本构方程为基础,从理论上分析了模型对地震波场的影响;采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对粘弹介质中的地震波进行数值模拟.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便于计算,同时也便于从力学的角度来分析地震波的传播.数值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说明这种方法可以更为有效地模拟粘弹介质中地震波的传播.  相似文献   
962.
比较了BP、Hopfield二种神经网络模型的特性及其运行机制,分别用于位场反演,还比较了各自在位场反演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这二种神经网络模型虽然都可用于位场反演,但由于Hopfield网络缺乏学习能力,不能较好地利用已知地质、地球物理信息而受到限制。而BP神经网络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从已知的信息中得到有利于解决最优化问题的结论,比Hopfield神经网络更加适合于位场的反演问题。  相似文献   
963.
基于小波包变换的面波分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面波视速度的分布范围,提出一种新的叠前面波分离技术,即把地震波场分成不受面波影响的波场和受面波影响的波场,然后利用小波包变换对受面波影响的波场进行时频分析,通过分解与重构,从中提取有效波,再将其与不受面波影响的波场合并,就可得到面波分离后的地震波场。该方法在成功分离面波的同时,可使有效波的能量(尤其是其低频能量)不受损失,既有效地保持信号的频宽不变,又提高了记录的信噪比。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此方法在叠前面波分离方面具有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64.
盆地或地区的油气地质条件是形成油气地球化学场特征的物质基础,构造运动是烃类离开油气源区,向储集层运移和纵向运移的主要动力,而近地表沉积物性质和地形地貌景观条件是影响油气化探效果的重要因素。若尔盖地区的弧形构造对化探指标浓度的空间分布的影响作用,表明地质构造对近地表地球化学场的分布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65.
大气环流对中国稻飞虱危害的影响及其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拴  霍治国 《气象学报》2007,65(6):994-1002
稻飞虱是中国和许多亚洲国家水稻生产上最重要的害虫。文中通过对上一年1月至当年8月74项大气环流特征量构建所有不同时段的组合,全面分析了大气环流特征量与中国稻飞虱发生面积率的相关关系。筛选出了影响中国稻飞虱发生面积率的关键环流特征因子52项,其对中国稻飞虱发生影响的重要次序为副热带高压类→极涡类→槽类→其他类;影响的时段主要为当年7—8月,其次为上年6月至当年6月。其中,副热带高压类、极涡类关键环流因子分别有35项和12项,占全部关键环流特征因子的67%和23%,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稻飞虱发生的面积。确定的直接影响中国稻飞虱发生的关键环流特征因子有11项,其中6项较好地表征了中国稻飞虱发生面积率轻、偏轻、偏重、重4个级别的气候特征。用直接影响中国气候的关键环流特征因子建立了当年3—9月的中国稻飞虱发生面积率月预测模式,每月初可以制作预报。该模式历史拟合效果较好,对2003年中国稻飞虱发生面积率的外延预报准确率分别达85.6%、90.5%、90.5%、90.4%、90.9%、93.2%、96.3%。同时,本研究还利用1—11月稻区月降水量、平均气温、日照时数所构建的所有不同时段的组合,分析了关键环流特征因子与稻区生态气象条件、中国稻飞虱发生面积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三者之间相关密切,这种关系表现为大气环流通过影响稻区日照、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导致稻飞虱发生条件的灾变,进而影响稻飞虱发生面积率。  相似文献   
966.
对2006年7月3日一次典型的渤海小高压与切变线相互作用的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初步探讨了渤海小高压的形成机制。渤海小高压是由于渤海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的,它与南北支系统的相互作用、中低纬切变线的位置、日本海低涡中横槽的位置密切相关。渤海小高压的形成与其高低空的动力、热力条件关系密切,当华北到渤海地区没有明显的低空辐合和高空辐散,并受明显的干区、正的沙氏指数区、能量低值区控制时,容易形成渤海小高压。  相似文献   
967.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1949年以来7个进入北部湾后强度突然增强的热带气旋(TC)环流背景特征及物理量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利TC进入北部湾后强度增强的环流背景是:(1)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稳定加强西伸,(2)热带辐合带北抬至华南沿海活动,(3)西南季风爆发处于活跃期,(4)东风波西移叠加,(5)有适度的弱冷空气侵入;对物理量场的合成分析表明,TC进入北部湾前和进入北部湾后,环流中心附近500hPa涡度变化极小,200hPa高空散度增大,500hPa垂直上升速度增大,850hPa中南半岛水汽输送量增大。  相似文献   
968.
周云霞 《广西气象》2007,28(A01):64-65
通过对大气环流形势特征、卫星云图和物理量场诊断结果对比分析,发现台风登陆后云图特征:云系显得松散,中南半岛没有云团向广西移动,低纬没有降雨云系流人位于广西的台风云系中;环境场中的下沉气流;西南急流的缺失造成水汽条件的不充分是位于桂西南的崇左市此次降雨量级明显偏小的主要原因。降雨分布和降雨强度与500hPa的垂直速度和850hPa的水汽通量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69.
使用2005年8月14~23日各层(850、700、500 hPa等)天气图资料,以及有关物理量场资料、雷达回波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采取天气诊断分析方法,对2005年盛夏十堰市一次连续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珊瑚"台风、东南急流、南支低槽、中低层低涡切变线等系统共同影响下形成的;贝加尔湖低槽持续分裂冷空气与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对峙是该过程能够维持的基本条件;短带状强回波与新生的强对流窄回波带相叠加并维持较长时间,中-β尺度云团在本地发展为中-α尺度云团且受地形作用维持近5 h,使得灾情更趋严重。  相似文献   
970.
利用鲁西南地区雾日与同期、前期全球500hPa高度资料,统计得出欧亚大陆槽脊位置,亚洲南北两支锋区的位置、强度、走向等与鲁西南地区雾日密切相关,并选取优势因子建立鲁西南地区月、旬、候雾日预测方程,试报结果表明,用前期全球500hPa高度资料预测雾日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