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5篇
  免费   1034篇
  国内免费   1603篇
测绘学   1199篇
大气科学   1506篇
地球物理   748篇
地质学   2654篇
海洋学   507篇
天文学   165篇
综合类   408篇
自然地理   30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257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231篇
  2018年   233篇
  2017年   273篇
  2016年   287篇
  2015年   285篇
  2014年   389篇
  2013年   340篇
  2012年   428篇
  2011年   360篇
  2010年   322篇
  2009年   339篇
  2008年   337篇
  2007年   384篇
  2006年   356篇
  2005年   327篇
  2004年   290篇
  2003年   250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文章以金川和红原两组泥炭纤维素Δδ13C时间序列值的反向变化来指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变化.结果表明,在过去5000年中,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活动可分为4个阶段,即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在2800~2200B.C.期间持续偏北,2200~600B.C.期间持续偏南,600B.C.~1200A.D.期间在北进与南移之间频繁波动,以及1200~1900A.D.期间再次持续偏北,它们导致降雨量在中国大陆上不同的分布.从约1900A.D.起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活动似乎又开始一个新的偏南阶段,值得进一步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22.
针对高寒山区1:25万区调野外工作条件差、时间短,植被覆盖度低、遥感影像质量好的特点,提出了遥感影像解释、遥感标志剖面解译新概念,以及不同工作区用不同大法的新思路。研究、实践认为,利用遥感技术开展高寒山区区域地质调查能减少野外工作量,缩短周期,节约经费,提高调查质量和精度。  相似文献   
123.
本文将深海岩芯高分辩率记录的替代性指标分为沉积型和生物型两类。沉积型替代性指标主要包括沉积物的粒度,沉积速率,粘土矿物;生物型替代性指标主要包括有孔虫,氧同位素,古水温,有机碳通量。对比研究发现,17940—2柱状样沉积物的粒度、沉积速率、有孔虫,氧同位素,古水温,有机碳通量等指标记录海洋环境变化信息程度优于其它替代性指标;沉积型替代性指标与生物型替代性指标记录海洋环境变化信息不同步;海洋环境变化的突变与渐变影响替代性指标记录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124.
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已被证明是寻找隐蔽圈闭行之有效的理论方法.运用该理论对南阳凹陷进行了研究,对地震剖面中反射界面的追踪,在古近系中识别出了各级别的层序界面,结合周缘露头、钻井、测井等资料,分析了主要目的层序内体系域的构成及高频单元变化规律,建立了层序地层模式,在此基础上预测南部陡崖式断坡带和北部缓坡式弯折带是低位域砂体和隐蔽岩性油气藏形成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25.
高压下玄武岩浆的不混溶及其对双峰式火山岩的成因意义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我们在温度850~1300℃,压力1.0~3.0GPa和含约2%水的条件下的碱性玄武岩熔融实验产物中发现在高于2.0GPa压力下玄武岩熔融后的淬火产物中存在着两种不同成分的玻璃,其中一种呈褐色,另一种为浅色或无色.玻璃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褐色玻璃具有相对高的MgO、FeO和相对低的SiO2、K2O、Na2O含量及Na2O>K2O的特征.熔体的不混溶间隙与温度无明显关系,但与压力关系密切,即在大于2.0GPa的压力条件下两种玻璃的不混溶间隙突然增大.因此,由不混溶作用形成的双峰式火山岩应来自大于2.0GPa的上地幔,且是能够提供酸性端员物质以及快速上升的构造环境.这与双峰火山岩可以产生于大陆裂谷环境或主要产于俯冲带的弧后拉张环境而不是岛弧前缘一致.  相似文献   
126.
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小塘至甘塘段20m以上高度的煤系地层路堑边坡共计11处。岩层以全—强风化层为主,厚度20~40m,其物理力学性质大大降低,边坡可能发生平面破坏和圆弧破坏等2种破坏模式。部分地下水水质中SO2-4含量大于200mg l,具有强烈的硫酸盐侵蚀性。边坡防治对策应在详细勘察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的基础上,合理选用设置山坡截水沟、平台截水沟、泄水洞、边坡渗沟、排水仰孔等防、排水措施,减少地表水渗入坡体,疏干边坡表层地下水。  相似文献   
127.
40~30ka B.P.中国暖湿气候和海侵的特征与成因探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40~30kaB.P.相当于末次冰期(75~10kaB.P.)中的大间冰阶或海洋氧同位素第3阶段的晚期(MIS3a),已有测年记录的冰芯、湖泊沉积、孢粉与古生物、黄土与沙漠地区古土壤、石灰岩洞穴中石笋、古河道沉积、滨海地区海相沉积等7种记录指示我国各区域的湿润程度即降水量高于现代,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尤为显著.西部和华南地区的温度明显高于现代,但较多的孢粉研究者认为东北、华北和长江流域的温度略低于现代.降水量的增加对内陆水系的合并和外流的黄河和长江流域等产生重大影响.渤海西侧、长江三角洲南北与珠江三角洲南部出现重大海侵,当时海平面高度仅低于现代海平面8~10m.当时暖湿气候与海侵的主要动力是岁差周期导致的中、低纬度太阳高辐射所提供的热力促使冰盖消融萎缩,海洋扩涨,青藏高原热低压增强,吸引季风降水,中、低纬度区海洋加热蒸发,增强夏季风与西风环流的水汽含量导致我国全境暖湿.高分辨率的西昆仑山古里雅冰芯记录和南京汤山洞穴石笋记录表明气候有许多百年级高频振荡波动,不是稳定暖湿,要作更深入研究才能说明其表现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8.
海底MT信号采集电路的设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设计海底大地电磁信号采集电路,需考虑海底信号特征、海上作业以及海底环境等各种因素。分析表明,除遵循电路设计的一般原则外,海底大地电磁测量要重点解决微弱信号检测、智能化数据采集、海底环境监测和同步记录等4个方面的问题。在设计方案中,电路灵敏度达到微伏级;使用嵌入式计算机实现采集控制;对方位、倾斜、振动、温度等参数进行巡回记录;仪器的时钟精度精准到微秒。所研制的电路经过了室内模拟测试和海洋试验。首次采集到中国海域的大地电磁数据。  相似文献   
129.
地球深部物质的某些物性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文中介绍了地球深部物质实验室近 2 0年来开展高温高压下地球深部物质物性实验研究过程中 ,在测量方法方面的进步和应用情况。这些测量方法包括了高温、高压下弹性的超声测量方法、高温高压下电性的测量方法、高压差热分析法和高压下热学Gr櫣neisen参数的测量方法诟呶赂哐瓜卵沂涂笪锏牡猿饬恐?,我们由超声脉冲透射方法改进为超声脉冲透射反射法 ,克服了样品室中压力和温度梯度对样品的影响。在高温高压下岩石和矿物的电学性质测量中 ,我们由直流法发展为阻抗谱法 ,不仅克服了样品极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还可以获得离子在溶液中的多种物理化学参数 ,以及监测含水矿物在高温高压下的脱水动力学特征。在固体传压介质中建立的高压热学Gr櫣neisen参数的测量方法 ,由于升压速率比较小且叶蜡石在高压下的热导系数增大 ,其测量结果需要进行校正 ,其测量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30.
The accurate analysis of the response of isolated structures requires the application of appropriate models of isolation device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se a nonlinear strain rate dependent model of a high damping rubber bearing which simulates the horizontal behaviour of the device under specified vertical load using a nonlinear elastic spring-dashpot elemen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l is checked by fitting the experimental data concerning three different rubber bearing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the model can simulate the bearing behaviour over a wide shear strain range with small simulation errors.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