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244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604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9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根据文献[1]、[2]介绍了基桩反射波法动测正演问题的数理模型、计算方法及其通用性,并据此计算了完整嵌岩桩及有不同厚度沉渣的嵌岩桩与摩擦桩的理论曲线。提出了在一定物性参数条件下判断沉渣是否超过规定标准的方法,并给出了数个实例。  相似文献   
12.
浅议反射法混凝土厚度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隧道衬砌、路道、路面楼板等只有一个检测面,冲击回波法成为新的厚度及缺陷检测方法.由冲击回波法与基桩反射法的共性及特性揭示了这种方法的机理及频域与时域检测2种不同施测方法以及对激振的不同要求.用惠更斯菲涅尔带分析了水平分辨率,最后说明该种方法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The branches of the River Rhine in the Netherlands, characterized by a sand–gravel bed in the upstream part and a sand bed in the downstream part of the river system, show migrating dunes, especially during floods. In the last 20 years, these dunes have been studied extensively. High-resolution echo-sounding measurements of these dunes, made with single and multibeam equipment, were analysed for three different sections of the Rhine river system during several floods. This analysis was done to quantify the growth, decay and migration rates of the dunes during floods. In addition, the migrating dunes were used to calculate bedload transport rates with dune tracking. The results of dune growth and decay and migration rate are shown to be very different for the various sections during the various floods, and these differences are related to differences in grain size of the bed and to difference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discharge over the main channel and the floodplain. The relations are used to show that the growth and migration rate of dunes, and the calculated bedload transport rates during the rising stage of a flood wave can be predicted from the mobility of the bed material with simple power relations.  相似文献   
14.
“2002.6.30”滇中低涡暴雨的中尺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荣芬  鲁亚斌 《气象》2003,29(2):29-33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和GMS卫星云图,3830—C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对2002年6月30日发生于滇中地区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和分析,发现暴雨过程由中低层低涡切变造成,暴雨区与垂直速度及涡度所表现的强烈上升区对应,并伴有高能高湿条件;同时卫星云图上有中尺度低涡云团发展。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分析表明,暴雨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中尺度系统,如中尺度辐合线、中尺度气旋、逆风区等,具有典型的对流型特征。  相似文献   
15.
云南中部一次飑天气过程的雷达回波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小松  李宏波 《气象》2003,29(12):34-37
利用地面资料和雷达回波,分析了2002年9月8日云南中部一次飑天气的发生、发展和演变情况,得出低纬高原飑天气出现时天气和要素变化为:雷暴最先出现,随后湿度急升,气温直线下降。在这突变过程中出现大风、大雨和冰雹,气压出现跳跃。飑线水平尺度长不到100km,宽仅10km,生消史两个小时左右。其雷达回波有前期征兆,发生演变过程,有一定特征。  相似文献   
16.
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在人工增雨时机选择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晰莹  金风岭 《气象》2003,29(8):52-54
概述了干旱期间选择飞机和高炮人工增雨作业时机的方法,以2000年6~7月哈尔滨地区特大干旱期间进行的飞机和高炮人工增雨作业为例,利用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资料选择的作业时间和作业区域应是比较有利的。因为从卫星云图中的水汽图、红外和可见光云图上可分析出云系中的含水量、云顶温度、云系强度,在此基础上利用天气雷达跟踪订正,可直接指挥飞机和高炮在有利的区域和时间内进行作业,获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王治平  刘耀宗 《气象》1997,23(6):49-52
介绍了单块积云的雷达回波参数与降雨参数的一元、二元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单块积云的降雨量、雨强和持续时间与雷达皮的顶高、面积的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重点应用雷达回波资料结合常规气象资料、卫星云图 ,综合分析了 50 0hPa中尺度切变与陕北南部地区对流阵性降水形成、发展条件 ,指出了 50 0hPa不同的中尺度切变与有利的环境合理配置 ,是导致对流云团发展的重要因素 ,不同特征环境风切变配置与对流单体的发展趋势、强度变化、移动和合并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一次冬季降雹过程的CINRAD/SA回波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冯晋勤  罗保华 《气象》2004,30(5):21-24
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 (CINRAD/SA)对 2 0 0 2年 1 2月 1 9日一次冬季降雹观测资料进行分析 ,从中得出冬季降雹的回波特征 ,并对这次过程中出现的三体散射现象及相应的雷达产品做初步分析 ,得出“三体”散射现象是降大雹的一指示性标志和降雹的一些雷达产品指标。  相似文献   
20.
对比云南富宁2001年“8·25”与2004年“5·15”两次大暴雨过程前后的雨量分布、灾情、大气环流背景,以及反映大气水汽、热力、动力条件的部分物理量场,分析它们在两次过程中的异同点,讨论各类条件对暴雨落区的指示性情况,并对“5·15”过程的雷达回波资料作简单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