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60篇
  免费   1451篇
  国内免费   2455篇
测绘学   637篇
大气科学   1285篇
地球物理   1500篇
地质学   5451篇
海洋学   1317篇
天文学   5167篇
综合类   529篇
自然地理   1080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270篇
  2021年   289篇
  2020年   345篇
  2019年   389篇
  2018年   326篇
  2017年   317篇
  2016年   366篇
  2015年   418篇
  2014年   686篇
  2013年   770篇
  2012年   767篇
  2011年   918篇
  2010年   900篇
  2009年   1210篇
  2008年   1132篇
  2007年   1133篇
  2006年   1071篇
  2005年   924篇
  2004年   790篇
  2003年   672篇
  2002年   526篇
  2001年   472篇
  2000年   428篇
  1999年   403篇
  1998年   293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16篇
  1877年   1篇
  18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1.
倪允琪 《气象》2007,33(9):3-8
针对要建设中尺度天气业务平台所涉及的科学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这些科学技术问题必须采用的新技术与新理论,从而提出中尺度天气业务平台的建设思路和总体架构。  相似文献   
912.
 遥感技术在三峡库区千将坪滑坡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7月13日,三峡库区湖北省秭归县沙镇溪镇千将坪村发生特大型滑坡灾害后,利用先进的数字遥感技术,结合滑坡前 后的高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地形图资料和野外所测的GPS控制点,制作出研究区滑坡前后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同时采用合理的图 像处理技术,获得了滑坡前后正射影像图。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采用人机交互解译滑坡,详细的对比解译滑坡前后的影像,分别 对滑体的滑动方向、距离和堆积体面积进行了定量计算,结合勘查资料估算出其体积约为1 500万方,综合地质学、灾害学原理和 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等科学分析了千将坪滑坡的形成条件,认为千将坪在“7.13”滑坡之前为一特大型顺层古滑坡,而“7.13”滑坡 是古滑坡的大规模复活,三峡库区蓄水和降雨综合作用是促使滑坡复活的主要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913.
张云青  徐良 《现代测绘》2007,30(5):19-21
本文详细介绍了对苏通大桥主桥钢箱梁制造几何控制三维高精度基准网的测设,通过实际工程的实施对高精度三维基准网的方案设计和精度控制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914.
王方雄  吴边怡凯 《东北测绘》2007,30(6):12-14,18
阐述了移动GIS的概念,提出了一个由表示层、逻辑层和数据层所构成的分布式体系结构,介绍了移动接入技术、移动访问技术、移动定位技术、嵌入式技术和语音技术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15.
姜建慧 《东北测绘》2007,30(6):89-91
主要从更新方法、技术方案及数据共享方面讨论了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16.
现代小卫星技术是近些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航天领域高新技术,利用该技术为地球观测服务是一件远景可观、意义深远的事情。在对地观测卫星的诸多关键技术之中,地面站的设计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本文主要对对地观测卫星地面站的站址选择与布局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917.
海河流域一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的预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江津  王庆元  杨晓君 《气象》2007,33(10):52-60
利用数值预报、常规天气图、各种物理量场、卫星云图、雷达资料等,对2005年7月22—24日影响海河流域的典型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该过程是由高空槽、副热带高压边缘的暖湿气流和5号台风海棠减弱后的低气压云系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其触发机制是冷空气从近地层楔入暖空气中,在高温高湿、层结不稳定等诸多有利条件下,冷空气前沿的上升气流在暖区激发出几个较旺盛的中小尺度的强对流云团造成此次的降水过程;数值预报在对流层中部冷平流入侵海河流域的时间和地点,对于强降水出现的时间和落区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日本模式和T213在此次海河流域强降水的落区预报上存在优势,德国模式在强降水量级的预报上最接近实况,但三家数值模式预报西太平洋副高西伸的位置不够准确,导致海河流域的降水预报的时空分布有一定误差。  相似文献   
918.
利用洛阳市环境监测资料和气象资料,分析了洛阳市污染物浓度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年际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污染物浓度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回归分析预报方法、污染潜势预报方法、CAPPS模式预报方法对洛阳市3种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和级别进行了24 h和48 h预测,并建立了气象局与环保部门共享的气象和污染数据库平台,为双方今后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19.
农业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和防御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解决我国16亿人口的食物安全问题,最根本的措施是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依靠科技创新使农业生产力水平实现质的飞跃,开展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评估和防御技术研究,提高其技术水平,便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为此,通过对农业气象灾害影响评估的分析,找出其相应防御技术和措施。  相似文献   
920.
调制传递函数是反映卫星光学相机成像性能的重要参数,针对调制传递函数多种在轨检测方法,本文在分析了可利用地面景物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卫星光学相机分辨率不断提高的现状,着重从原理和方法上介绍了利用不同亮度地块接壤的地面靶标进行检验的刃边法,同时依据实验研究成果,介绍了对原始刃边数据拟合和调制传递函数的频谱增密技术,这些技术对提高调制传递函数获取精度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