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173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96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158篇
海洋学   61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3 毫秒
581.
王晶晶  王咏青  廖玥 《气象科学》2021,41(4):452-462
选取9711号台风"Winnie"和0713号台风"Wipha"分别作为变性加强和变性减弱类台风个例进行数值模拟,而后利用模式结果对大尺度场及涡度收支场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台风"Winnie"变性过程中,其西北侧高空槽呈西北—东南走向,南亚高压强度弱,对高空槽东移阻塞作用小。变性前期阶段主要是锋面系统和斜压性起关键作用,变性完成后,"Winnie"在斜压、高层辐散及涡度平流的共同作用下再次加强。台风"Wipha"变性过程受强大的南亚高压和副高影响,其西北侧高空槽稳定少动且呈东北—西南走向,冷空气入侵不明显,斜压区面积和强度都受到了限制。另外高层辐散场和涡度平流场均未能为"Wipha"提供有利的环境使其再加强。  相似文献   
582.
一次大气河背景下华北地区暴雨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8年5月15-16日的ERA5再分析资料和观测资料,对大气河背景下一次华北地区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大气河在暴雨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在暴雨前后的演变特征以及结构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 表明此次降水过程的直接影响系统是位于华北地区的高空槽、低空切变线、地面冷锋和高低空急流,这些系统使得华北地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带来...  相似文献   
583.
利用NCEP提供的0.25°×0.25° FNL资料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高分辨率三源融合降水资料,以台风"利奇马"为研究个例,从动力和热力因素两个方面研究了中纬度高空槽与台风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台风远距离暴雨的影响。研究认为中纬度高空槽—台风的相互作用是此次台风远距离暴雨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高空槽—台风的相互作用中,随着弱正PV异常从中纬度高空槽向台风区域的水平平流,台风西北部地区逐步处于高空槽前西南急流的次级环流的上升区域,而对流层深厚的暖平流恰好位于台风西北部3~5个纬距的地区,此热成风暖平流的作用增强了台风西北地区的上升运动。另外,中纬度高空槽后的干冷空气的逼近,促进了在台风西北部地区的中纬度斜压锋生,斜压锋面进一步增强了台风远距离暴雨处的动力抬升作用。同时还发现当台风与中纬度槽的距离大约是10个纬距时其相互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84.
利用ECMWF-ERA5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分析了甘肃陇东2009—2018年夏季雷暴活动特征及环境条件。结果表明:陇东年均雷暴日数18.8~23.6 d,夏季雷暴占68.5%~74.7%。夏季雷暴主要分为偏北气流型和低槽影响型,其中偏北气流型以分散性干雷暴为主,较大的垂直温差、高空冷平流强度和近地面高温对雷暴发生具有显著影响;低槽影响型多伴有明显降水过程,较高的低空温度、湿度和较强的不稳定能量具有显著影响。低槽影响型和偏北气流型雷暴分别占总数的 30.5%和60%,这两种类型的雷暴更容易出现在陇东北部地区。低槽影响型雷暴呈逐月增加趋势,最大值出现在8月;偏北气流型雷暴呈单峰分布,最大值出现在7月。各站雷暴日数年际变化趋势在6、7月一致性较高;月雷暴日数均有3~5年的变化周期,其中7月与8月同步性较好。雷暴日数的月、年变化与相应类型主导因素相关明显。植被覆盖、气候带以及地形差异也对雷暴空间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85.
黄哲  韩路杰  金茹  黄春涛 《气象科技》2022,50(6):812-821
通过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和ERA5资料从台风分型、雨量分布、影响系统、地形特征等方面分析天目山区台风暴雨特征和形成机理,结果表明:①天目山区台风雨量分布呈东北、西北多,中部、南部少的特征,东天目山为主要的降水中心,浙西天池为次中心;②高空槽呈西北—东南走向时,槽后冷空气气旋式地从台风的西北侧向南侧入侵,呈半包围状环绕台风中心,使得台风再次出现了明显的相对暖中心,有利于气旋性涡度的激发,增强雨势;③日平均降温幅度2 ℃左右的弱冷空气侵入到低空,沿着近地面嵌入到暖湿空气的底部,与地形条件一起对暖湿气团起到了有力的抬升作用,最有利于天目山区触发对流性天气;④天目山区台风降水增幅作用主要表现为迎风坡效应、狭管效应以及气流遇山时发生的绕流、反弹现象在山前形成辐合线和辐合中心;登陆北上台风容易在天目山区北侧造成降水中心,而登陆西行台风降水中心在天目山区东侧。  相似文献   
586.
北方盛夏台风暴雨的天气型及其年际变率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仇永炎 《气象》1997,23(7):3-9
1949-1996年的48个盛夏期间,我国北方地区共有10次过程雨量最大值大于400mm的台风暴雨实例。从台风与西风槽相互作用的观点对这10例进行分类。根据实践经验可以把台风槽、可套西风槽、日本海渤海高压、上海地区850hPa东南风急流以及弱冷空气入侵台风等5因子作为分型的判据。结果指出,10例中只有发生于1950、1963、1975、1984和1996年8月上旬的5例属于相互作用型,其他5例不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