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220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50篇
地球物理   119篇
地质学   407篇
海洋学   110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1.
鉴于石英溶解对全球变化和环境影响的重要性,其机理的研究成为近来地学领域比较活跃的课题.许多学者从物理、化学,甚至生物学的角度研究了石英溶解的机理.本文从pH值、温度、离子强度和表面形态四个方面综述石英溶解机理的研究进展.前人的研究成功地解释了石英-水在不同条件下的溶解机理,成功地解决了溶解动力学相应的单个参数问题.但是,石英溶解的条件非常复杂,往往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只研究单个参数的影响无法真正了解矿物溶解的动力学机理.石英溶解机理需要探索实验和理论方面更深层次的问题.  相似文献   
812.
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测定不同形态砷化合物的检测技术中,流动相的pH值是一个关键影响因素。以往较多的研究仅关注了pH值对分离度的影响,通过比较分离度的优劣选择一个适用的pH值。本文采用HPLC-ICP-MS技术测定不同形态的砷化合物,以30mmol/L碳酸氢铵溶液作为流动相,研究了当流动相pH值在6.0~9.7范围内变化时,对砷形态化合物保留时间和峰强度产生的影响,从砷化合物的分离度、灵敏度和分析成本三个方面确定合理的分析方案。结果表明:pH值在6.0~7.5和9.5~9.7范围内, As(Ⅲ)、As(Ⅴ)、一甲基砷(MMA)和二甲基砷(DMA)四种形态的砷化合物的色谱峰分离效果较好;pH值在8.0~9.0范围时,随着pH值的增加,As(Ⅲ)和DMA出峰顺序发生了交换;pH为弱酸性时,砷化合物的灵敏度均较高;pH为偏碱性时,分析周期变短,适用于快速分析。碱性条件下,部分砷化合物与色谱柱结合能力更强,被保留在色谱柱内,使得色谱柱的寿命可能缩短。研究认为:偏酸性的流动相条件,适用于超低浓度(如≤10μg/L)的样品分析;偏碱性的流动相条件,具有明显的时间成本和运行成本优势,但要对色谱柱定期维护。  相似文献   
813.
刘明睿  汪伶俐  陈亮 《地学前缘》2019,26(4):307-314
全氟烷基酸(PFAAs)是一种新型的持久有机污染物,在各种环境介质中被频繁检出。目前,PFAAs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气相色谱法和光谱类方法。但是,上述方法多存在样品前处理过程复杂、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不适用于PFAAs的快速检测。为此,本文建立了一种快速测量地下水和含水层介质中16种PFAAs的UPLC-MS/MS方法。水样过0.22μm滤膜后直接测定浓度,土样经过超声离心后,取上清液过滤测量浓度。本方法分别为16种PFAAs建立了低浓度(5~50μg/L)和高浓度(100~500μg/L)两条校准曲线,相关系数R^2>0.99。地下水中16种PFAAs快速检测方法检出限为0.06~1.07μg/L,回收率为75%~120%,精密度(RSD)为2.61%~9.19%(除高浓度时全氟丁烷磺酸和全氟已烷磺酸分别为11.34%和14.70%外)。含水层介质中14种PFAAs(全氟十三酸和全氟十四酸除外)方法检出限为2.69~12.33ng/g,回收率为65%~103%,精密度(RSD)为1.96%~7.22%。  相似文献   
814.
新洲金矿床元素构造动力分异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素在不同构造动力学条件下的富集规律越来越受到重视,作者首次提出元素的离子容重的概念,并作为一个重要参数,探讨了新洲金矿床中不同力学性质含金构造带中元素的动力分异作用及其机制,认为在受偏张性构造动力学条件控制的石英脉型金矿体中富集离子容重小的元素,离子容重大的元素趋于贫化,而在受压性构造动力学条件控制的蚀变糜棱岩型金矿体中富集离子容重大的元素,离子容重小的元素趋于贫化.  相似文献   
815.
溶液离子强度对自然水体生物膜吸附Pb2+和Cd2+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改变支持电解质(NaNO3)浓度的方法来探讨自然水体生物膜对Pb2 、Cd2 的吸附机制,研究了离子强度对生物膜吸附Pb2 、Cd2 的影响以及不同离子强度下生物膜吸附Pb2 、Cd2 的热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当NaNO3浓度在0~0.4 mol·L-1之间,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生物膜对Pb2 和Cd2 的吸附量和最大吸附量迅速降低;当NaNO3的浓度大于0.4 mol·L-1,生物膜对Pb2 和Cd2 的吸附量和最大吸附量变化趋于平缓,说明自然水体生物膜对Pb2 和Cd2 的吸附可能同时包括电性吸附和专性吸附.此外,研究还发现当Cd2 与Pb2 共存时,Pb2 对生物膜吸附Cd2 的能力有较大影响,而Cd2 对生物膜吸附Pb2 的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816.
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古近系为地堑式断陷盆地沉积,其储层主要为重力流成因的湖泊水下扇,具有物源近、堆积速率快、岩性复杂多变的特征,加之后期成岩作用的影响,造成这类砂体物性变异系数大,非均质程度高。储层内部含流体时,流体性质难以识别,易造成测井解释上油气水层的误判。为了能够应用常规测井资料评价此类油气储层,提高测井解释的成功率,通过综合分析本区储层岩性、物性和含油气性特征,结合试油结果建立了本区岩性、物性及含油气性解释模型。岔路河断陷测井解释参数交汇图版可以明显区分出气层、油层、气水同层、油水同层、水层和干层等不同的地层油气产状。图版显示:岔路河断陷产油气储层含油饱和度下限为20%,并且产气层比产油层具有更高的深浅双侧向电阻率差值;纯水层虽然具有较好的物性条件,但含油饱和度均小于20%;干层泥质体积分数均大于22%,总孔隙度小于10.5%,物性变差,一般为无效储层。  相似文献   
817.
粘土与筋带直剪试验与拉拔试验对比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张波  石名磊 《岩土力学》2005,26(Z1):61-64
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工程中,土工合成材料与填土的界面作用特性直接决定加筋土工程的内部稳定性,所以土工合成材料与填料的界面作用特性指标是最关键的技术指标。对两种加筋材料与高液限粘土之间分别进行了直剪试验和拉拔试验,通过分析可得筋土之间的剪应力随着垂直压力的增大而增加,但随着垂直压力的增大筋土之间剪应力增长率减小,即随着垂直压力的增加,筋土之间的剪应力收敛于某一上限值;由于加筋材料在试样制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在土中发生凹凸变形使土体对筋带产生一定的锚固作用,拉拔试验所测得的似摩擦系数及似粘聚力均大于直剪试验所测得的似摩擦系数及似粘聚力。因此,实际加筋土工程中,拉拔试验更能较好地反映其真实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818.
In this paper,the seismic effectiveness of a density-variable tuned liquid damper(DVTLD) with a sloping bottom is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through a series of shake table tests on a 1/4-scale,3-story frame structure and numerically simulated by a new semi-analytical model.Special attention was given to reducing the fi rst peak and maximum response under near-and far-fi eld ground motions,and the robustness of a density-variable control system consisting of multiple DVTLDs with closely-spaced frequencies....  相似文献   
819.
The polar snowpack (and sea-ice) plays a major role in affecting overlying boundary layer chemistry and has only recently come to light. Furthermor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is system and its importance is steadily growing. Investigations done thus far, nonetheless, examined the subsets of the polar environment as an uncoupled system. Analogous to some materials, the surface of snow/ice exhibits thin liquid layers (e.g., the quasi-liquid layer (QLL) and brine layer (BL)). This paper gives an overview of thin liquid films and illustrations of their function in Earth science. The impact of such films in polar science (i.e., polar snowpack photochemistry) is discussed within the context of how field data has been elucidated through laboratory data and modeling techniques. Specifically, what laboratory and modeling investigations have revealed about the effect of thin liquid layers on constraining field observations and, more importantly, the physicochemical mechanisms that govern the behavior of trace gases within the snowpack (and sea-ice) and how they are released from the polar snowpack. Current and future impacts of thes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along with putative implications of the effect of thin liquid films in planetary science.  相似文献   
820.
星载微波辐射计遥感反演云水量的一个算式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陈洪滨 《遥感学报》2000,4(3):165-171
云柱含义水量(常称为云水路径,以下简写为L)是气象学中一个重要的物理参量。星载微波辐射计量目前监测全球范围云水路径分布和变化的最强有力的技术手段。已上天的微波辐射计(如SSM/I)反演云水路径L的算式需要进一步改发展;将要上天的仪器(如日本的ADEOSⅡ-AMSR)反演式需要建立。采用物理-统计反演方法,建立了一个L反演算式。主要过程是,先根据辐射传输模式模拟得到的资料,建立云水量L与有云无云高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