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73篇
  免费   2222篇
  国内免费   2057篇
测绘学   768篇
大气科学   1799篇
地球物理   3347篇
地质学   4376篇
海洋学   775篇
天文学   488篇
综合类   764篇
自然地理   735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239篇
  2021年   310篇
  2020年   321篇
  2019年   425篇
  2018年   305篇
  2017年   331篇
  2016年   377篇
  2015年   437篇
  2014年   537篇
  2013年   563篇
  2012年   622篇
  2011年   633篇
  2010年   493篇
  2009年   631篇
  2008年   527篇
  2007年   692篇
  2006年   624篇
  2005年   503篇
  2004年   455篇
  2003年   434篇
  2002年   375篇
  2001年   334篇
  2000年   350篇
  1999年   335篇
  1998年   314篇
  1997年   293篇
  1996年   278篇
  1995年   206篇
  1994年   206篇
  1993年   186篇
  1992年   134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8篇
  195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研究了瓦斯突出地球物理场的电磁波和弹性波响应特征,其响应是构成瓦斯突出地球物理场的介质条件所表现出来的。关键层应力墙瓦斯突出机理认为,瓦斯突出煤层由关键层和伴随层构成。关键层和伴随层在空间的分布规律和相互作用体现在物理场的差异上,把关键层(或瓦斯突出煤体)作为地球物理场中的异常体进行研究是可以利用地球物理方法识别的。突出地球物理场响应特征的研究为从地球物理研究瓦斯突出预测理论和方法提供了科学思路。  相似文献   
992.
Sediments of eight groyne fields along the middle course of the River Elbe (river km 287?390) were geochemically studied. The 78 sediment samples were analysed for pH and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The grain size fraction < 2 μm was used for mineralogical and chemical analysis: semiquantitative clay mineral analysis; total element content (Al, Ca, Fe, K, Mn, Cd, Cr, Cu, Ni, Pb, Zn), total inorganic and organic C, and bonding form fractionation with a six‐step sequential chemical extraction. The latter was performed on selected samples (n = 32). The sediments along the Elbe's course are still contaminated with heavy metals far above the local geogenic background level. An enrichment factor of more than 15 was calculated for zinc. Cr and Ni are the elements with the lowest enrichment. The bonding form analysis of selected heavy metals shows a dominance of relatively immobile bonding forms, e. g. the moderately reducible and the residual fraction, which implies a relative low mobility potential. Only Zn poses a higher potential threat to the environment, since it has a higher percentage of the first three extracted phases: adsorbed, carbonate, and easily reducible fraction.  相似文献   
993.
豫西南泥湖多金属矿田铅锌矿地质特征与成因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豫西南泥湖地区具有闻名于世界的特大型钼矿,通过近几年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在南泥湖钼矿外围发现了矽卡岩型和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铅-锌矿床,它们成环带状分布于南泥湖钼矿外围。文章重点论述了矽卡岩型和中低温热液充填成因的脉状铅-锌矿地质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上述三者均属于燕山期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交代成因的多金属矿床,并认为,不同类型矿床既存在一定的差别,同时在时、空上又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与燕山期中酸性小岩体有关的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994.
A calibration method to solve the groundwater inverse problem under steady- and transient-state conditions is presented. The method compares kriged and numerical head field gradients to modify hydraulic conductivity without the use of non-linear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The process is repeated iteratively until a close match with piezometric data is reached. The approach includes a damping factor to avoid divergence and oscillation of the solution in areas of low hydraulic gradient and a weighting factor to account for temporal head variation in transient simulations. The efficiency of the method in terms of computing time and calibration results is demonstrated with a synthetic field. It is shown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provides parameter fields that reproduce both hydraulic conductivity and piezometric data in few forward model solutions. Stochastic numerical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sensitivity of the method to the damping function and to the head field estimation errors.  相似文献   
995.
长坡矿床深部区是近年来在大厂长坡矿区深部取得了较好找矿效果的一个勘查靶区,新发现了77-1号、77-2号、75-1号、115号等多个锡多金属矿体,这些矿体均赋存于大厂断裂F1及其下盘F1-1、F3、F5组成的叠瓦状构造中,锡多金属矿体呈似层状、脉状产出,这些新发现展示了良好的找矿前景。文章在研究该勘查区矿床特征及叠瓦状构造控矿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井中物探、化探资料,对该区的找矿远景和找矿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6.
本文以近几年来配合1∶25万带钻区调工作开展的瞬变电磁测深工作为基础,总结了该方法在铀矿区调阶段的应用效果。认为瞬变电磁测深资料有利于判断地下水动力条件及铀矿化的成矿有利区;大范围的瞬变电磁测深工作更适合于在戈壁沙漠区工作,有利于区调选区工作的进行,可达到缩小靶区和提供钻探设计依据的目的,在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中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97.
长白山区图们江流域新生代火山岩的岩石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图们江流域新生代火山岩以溢流式喷发为特征,其主要岩石类型以拉斑玄武岩为主,含少量玄武质粗安岩、碱性玄武岩、玄武质安山岩和粗面玄武岩。根据图们江流域火山岩的Mg#(Mg#=100Mg^2+/(Mg^2++Fe^2+))值多数≤60,Ni含量〈100μg/g和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综合表明,形成火山岩的岩浆不是原始岩浆,它们是原始岩浆在上地幔经历了橄榄石、辉石分离结晶作用后形成的以拉斑玄武岩为主,包括碱性玄武岩和粗面玄武岩等演化岩浆,结晶分异作用是岩浆演化过程的主要控制因素。拉斑玄武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壳源物质同化混染作用,发生在上地壳遭受较大程度混染的岩浆K2O含量明显偏高(〉2.6%),形成玄武质粗安岩。  相似文献   
998.
巴姆地震变形场和应力场:Ⅱ.用FEPG有限元方法求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扬施旭  赵永红 《岩石学报》2006,22(9):2375-2380
本文利用 FEPG 有限元程序对2003年12月的巴姆地震变形场和应力场进行了模拟计算。2003年12月26日,巴姆地区发生6.6级地震。Nakamura、Suzuki 等人利用余震资料和地震破坏程度的分布图分析了余震震中的统计分布形式,得到了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是巴姆断层以西大约5km 的 Arg-e-Bam 隐伏断层的结论。凌勇等人从差分干涉雷达(D-InSAR)出发,得到了此次地震的同震干涉条纹和雷达视线方向的位移场,并从雷达干涉的相干图上确定了发震断层的痕迹。他们还利用 Okada 程序模拟计算了此次地震的位移场,模拟计算的结果与 D-InSAR 测量的位移场比较符合。Okada 程序从断层的位错为出发点进行计算,从运动学角度对此次地震变形场和应力场进行研究;本文从动力学的角度出发,研究远场区域边界的应力状态以及断层的物性参数的变化对巴姆地震形变场的影响,将各种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的同时也和前人的结果相比较。本文计算中采用了凌勇等人的断层参数,即 Arg-e-Bam 隐伏断层为近南北走向,向东倾斜,近直立的倾角,右旋走滑,其(Strike,dip,slip)为(175°,80°,173°)。断层未延伸到地表,自地面以下1km 处往下延伸16km 的宽度,断层长度为20km。对断层的杨氏模量、泊松比、断层附近区域的边界受力大小、两个主应力的比例以及主应力的方向的改变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做了讨论。最后通过上述几组计算结果建立了一个与前人结果较为符合的巴姆地震参数模型。通过计算,一方面揭示了应力状态和物性参数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 Arg-e-Bam 隐伏断层是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这一结论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999.
通过热源法对陡河水库渗漏通道的探测发现,陡河水库左坝肩存在着绕坝渗漏通道。在左坝肩基岩10m高程附近存在低温场异常,通过对水库底部附近温度场分布测量,判定出低温水来自上游右支河水的补给,通过低温区分布确定出绕坝渗漏强渗漏通道的位置,在库水位保持在32m时,根据热源法计算出渗漏通道的渗漏量在3.59×105~4.74×105m3/d之间,钻孔发现水库边基岩中的水位比库水位低22m,水位差是造成了水库跌窝事故的主要原因,在11#钻孔中发现了来自河床的细砂,在11#和9#孔中的连通试验证实基岩中的强渗漏通道。  相似文献   
1000.
中心回线瞬变电磁探测的一种快速解释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中心回线装置激发的电磁场在晚期与平面电磁波的传播特征,通过时-频转换将TEM数据转换成平面波场数据,构建了关于反射函数的M×N阶欠定方程组。用线性规划法解出反射函数序列qm,大量模型的反演结果与理论值误差很小。以qm为参数绘制出电磁响应时间剖面图,从而实现了TEM快速成像解释。成像剖面清楚地反映了断面的地电特征。实测资料的处理结果说明了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