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327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840篇
地球物理   73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介绍防雷检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建立及应用,该系统利用检测仪器与计算机连接,自动采集、分析、管理数据,实现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912.
北京地区雷击事例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秋芳  孟青  柴秀梅 《气象》2000,26(6):12-15
利用卫星云图、雷达资源和闪电信息对1998年7月23日5和8月16夜间发生于北京地区的两次雷击事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次雷暴过程是因局地对流云的发展所致,雷暴中的电活动与对流活动密切相关,闪电资料可以及时发现强对流的活动及其变化趋势,是短时预报的一种很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913.
雷电灾害主要发生在天线、电源线、控制线等外部部位,以及通过相关线路和机壳感应进入设备内部。常见故障为损坏天线、架空明线及设备元器件。随着电脑及通讯设备在地震台站的广泛应用,雷电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采用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防止灾害发生或减轻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914.
介绍了大连地震台数字化地震观测系统电源和避雷的改造方法及效果。  相似文献   
915.
福建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数据传输与防雷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福建数字地震台网在安装调试过程中数字地震信号的数据传输,以及系统防雷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以便为其它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16.
对地震仪器、通信设备、供电电源等设备的防雷装置检查技巧做了详细地阐述,并介绍了雷电后如何检查GPS等相关设备,如何利用现有的台站检测设备,尽可能使仪器免受雷击,以保证资料的连续、完整、可靠。  相似文献   
917.
介绍一种测震台站智能隔离防雷系统的设计实现。其电源部分设计为步进电机控制双电瓶交换充电、放电,保证设备与交流市电完全隔离;信号传输部分设计为通过无线局域网(WLAN)将测震信号传输到网关,再通过有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此设计的优点是使测震核心设备与市电和外线完全物理隔离以达到最好的防雷效果。同时制作先进的NEMS传感器用于检测空间电磁场的变化,根据相应算法判断当地是否发生雷电,在附近有雷电发生时可控制断开信号线、市电等达到保护相关仪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18.
Based on the VHF lightning locating system,a three-dimensional-space cell-gridded approach is used to extract the lighting channel and calculate the length of the channel.Through clustering of the located radiation sources and then extracting the lightning channel,it can accurately obtain the length of the channel.To valid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approach,a simulation experiment is designed,and it shows the length error is no more than 10%.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O production of per unit arc length and atmospheric pressure obtained in laboratory is applied to the NOX production of per unit flash length at different altitudes in this paper.The channel length and the NOX production of 11 negative cloud-to-ground flashes and 59 intracloud flashes in an isolated thunderstorm in the northeast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are calcul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channel lengths of per cloud-to-ground and intracloud flash are 28.9 and 22.3 km respectively;the average NOX productions of per cloud-to-ground and intracloud flash are 1.89×1025 and 0.42×1025 molecules,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919.
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四川省雷电业务系统构建中的应用方法。四川省防雷中心在雷电监测新技术和新手段的基础上,将GIS技术与雷电潜势预报和短临预警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构建了雷电业务应用系统。并通过对此系统在2008年“9.23”四川雷电天气过程中的应用分析,说明此系统可以准确地对未来12小时的雷电过程进行预报和未来1小时的雷电过程进行预警。  相似文献   
920.
“5.12”汶川大地震后,由于地震灾区处于多雷区,并且正处于一年中雷电频发时段,救援及重建工作都需要参考雷电产品来开展。针对抗震救灾以及灾后重建的特殊需求,调整雷电监测预警预报平台的内部参数及统计指标,及时制作和发布地震灾区雷电潜势预报、短时临近预警产品和实时雷电活动监测快报。保障了灾民临时安置点避免雷电带来的次生灾害,并为抗震救灾的军、民运输飞机提供了航空气象保障,以及为灾后临时安置房建设提供了大量的雷电统计数据,为灾后重建工作做出了贡献。通过对用户的服务,四川省雷电监测产品与潜势预报在抗震救灾中的运用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