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8篇
  免费   1000篇
  国内免费   939篇
测绘学   1203篇
大气科学   541篇
地球物理   1870篇
地质学   2725篇
海洋学   763篇
天文学   89篇
综合类   395篇
自然地理   75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241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244篇
  2017年   322篇
  2016年   292篇
  2015年   290篇
  2014年   398篇
  2013年   472篇
  2012年   393篇
  2011年   404篇
  2010年   308篇
  2009年   425篇
  2008年   467篇
  2007年   483篇
  2006年   418篇
  2005年   353篇
  2004年   320篇
  2003年   274篇
  2002年   248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206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2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A comprehensive numerical study on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a turbulent jet in crossflow is performed. The jet-to-crossflow velocity ratio (R) varies in the range of 2 - 16; both vertical jets and inclined jets without excess streamwise momentum are considered. The numerical results of the Standard two-equation k-ε model show that the turbulent structure can be broadly categorised according to the jet-to-crossflow velocity ratio. For strong to moderate jet discharges, i.e. R> 4, the jet is characterized by a longitudinal transition through a bent-over phase during which the jet becomes almost parallel with the main freestream, to a sectional vortex-pair flow with double concentration maxima; the computed flow details and scalar mixing characteristics can be described by self-similar relations beyond a dimensionless distance of around 20-60. The similarity coefficients are only weakly dependent on R. The cross-section scalar field is kidney-shaped and bifurcated, vvith distinct double concentr  相似文献   
72.
台风"杜鹃"影响期间福建大风天气的特点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士兵  高珊  刘铭 《台湾海峡》2005,24(1):15-21
台风“杜鹃”影响期间,福建大风天气出现的比较早,而且范围比较大.本文通过对天气尺度的环境场、具有代表性的单站资料的对比分析,寻求大风出现的原因.还深入利用MM5模式对台风的气压场、风场、流场等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台湾地形倒槽的形成对此次大风天气出现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从流场分型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台湾地形倒槽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73.
Freshwater fraction method is popular for cost-effective estimations of estuarine flushing time in response to freshwater inputs. However, due to the spatial variations of salinity, it is usually expensive to directly estimate the long-term freshwater fraction in the estuary from field observation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3D hydrodynamic model to estimate the distributions of salinity and thus the freshwater fractions for flushing time estimation. For a case study in a small estuary of the North Bay in Florida, USA, the hydrodynamic model was calibrated and verified using available field observations. Freshwater fractions in the estuary were determined by integrating freshwater fractions in model grids for the calculation of flushing time. The flushing time in the North Bay is calculated by the volume of freshwater fraction divided by the freshwater inflow, which is about 2.2 days under averaged flow conditions. Based on model simulations for a time series of freshwater inputs over a 2-year period, a power regression equation has been derived from model simulations to correlate estuarine flushing time to freshwater inputs. For freshwater input varying from 12 m3/s to 50 m3/s, flushing time in this small estuary of North Bay changes from 3.7 days to 1.8 days. In supporting estuarine management, the model can be use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upstream freshwater withdraw on estuarine salinity and flushing time.  相似文献   
74.
在海南东寨港林市村附近红树林港湾潮汐动力测量的基础上,建立二维可移动边界有限元数值模型,研究红树林港湾浅水湖滩潮流场特征。实测与计算结果表明,潮沟区流速最大,具驻波特征,呈明显时间-速度不对称,东潮沟涨潮优势,百潮沟落潮优势,整个港湾水体呈顺时针循环。白滩与林地周期性淹没,白滩流速较湖沟略小。林地曼宁系数为白滩的10倍,流速小于10cm·s(-1),约为相应潮沟流速的1/10。林地如去掉林木,流速可增加3倍以上,流向也有变化。  相似文献   
75.
张艳  王涛  赵亮  刘颖  徐青  孙雷 《海洋测绘》2006,26(5):65-67,78
针对无人机载线阵CCD传感器摆扫成像的技术特点,利用GPS/INS组合导航系统提供的导航遥测数据,对无人机载的线阵摆扫CCD影像建立了严格的成像模型,并设计了详细的几何校正流程。实验结果证实采用文中的成像模型和几何校正流程,可获得正确、高精度地理编码的线阵摆扫CCD正射影像。  相似文献   
76.
阐述基于组件式GIS的开发方式,结合3维建模技术、数据库技术开发虚拟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思路,重点研究了3维模型的入库方法,以及基于GeoDatabase的数据库设计。以VirtualCampus系统开发为例,介绍了利用Visual C++与ArcEngine开发虚拟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77.
基于坐标归一化和奇异值分解的直接线性变换解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接线性变换方法是数字摄影测量和计算机视觉领域最常用的解析处理方法之一,特别适用于未检校数码相机的三维测量,但直接线性参数间的相关性、物方控制的约束和设计矩阵元素数量级的较大差异,均可导致法矩阵严重病态,从而影响解的稳定性。本文借鉴改进的八点基本矩阵估计算法,采用基于坐标归一化和奇异值分解的解法,即首先将像点和物点坐标进行相似变换得到归一化坐标后组成法矩阵,其次利用矩阵奇异值分解方法代替常规的最小二乘方法,模拟和真实数据表明,此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解算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78.
不同于双频数据的应用,多频数据的采用对单点定位有着特殊意义,可以更好地获得其模糊度的解。基于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多频载波相位线性组合理论,研究了具有特殊意义的组合观测值及其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多频观测值数据的数值仿真,采用新方法进行整周模糊度快速求解。编制了基于多频载波相位组合单点定位软件,通过结果的比较分析,得出有一定实际应用意义的结论。此方法算法简单,速度快,能够满足实时导航定位的需要,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9.
空间尺度转换是近年来区域生态水文研究领域的一个基本研究问题。其需要主要是源于模型的输入数据与所能提供的数据空间尺度不一致以及模型所代表的地表过程空间尺度与所观测的地表过程空间尺度不吻合。综述了目前区域生态水文模拟研究中常用的空间尺度转换研究方法,包括向上尺度转换和向下尺度转换。详细论述了2种向下尺度转换方法: 统计学经验模型和动态模型。前者是通过将GCM大尺度数据与长期的历史观测数据比较从而建立统计学相关模型, 然后利用这个统计学经验模型进行向下的空间尺度转换. 然而动态模型并不直接对GCM数据进行向下尺度的转换,而是对与GCM进行动态耦合的区域气候模型(RCM) 的输出数据进行空间尺度转换. 通常后者所获得的数据精度要比前者高,但是一个主要缺点就是并不是全球所有的研究区域都有对应的RCM。还详细论述了2种向上尺度转换方法: 统计学经验模型和斑块模型。前者是建立一个能代表小尺度信息在大尺度上分布的密度分布概率函数, 然后利用这个函数在所需的大尺度上进行积分而求得大尺度所需的信息。而后者是根据相似性最大化原则将大尺度划分为若干个可操作的小尺度斑块,然后将计算的每个小尺度斑块的信息平均化得到大尺度所需的信息。通常在计算这种斑块化的小尺度信息的时候,对每个小尺度也会采用统计学经验模型来计算代表整个斑块小尺度的信息。建议用斑块模型与统计学经验模型相集合的方法来实现向上的空间尺度转换  相似文献   
80.
末次盛冰期东亚气候的成因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国际古气候模拟比较计划设置的标准试验方案下,首先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式(IAP-AGCM)模拟了末次盛冰期东亚气候状况,然后通过4组数值敏感性试验逐一模拟了大气CO2浓度、海洋表面温度(SST)和海冰、陆地冰盖和地形、东亚植被变化4项强迫因子的单独气候效应,进而对末次盛冰期东亚气候的成因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末次盛冰期除华南局部略有升温外,中国年均地表气温显著降低,降温幅度总体上向北增大,青藏高原处存在一个降温中心。其中,SST和海冰变化是华南局部略偏暖的主因,它同时导致了东亚其他区域地表气温的显著降低,特别是在东北亚地区;陆地冰盖和地形变化对于东亚地表气温的显著冷却作用主要体现在东亚的西北部;大气CO2浓度降低会引起东亚地区0.2~0.9℃的普遍降温;相对而言,东亚植被的降温作用(0.5~1.0℃)主要显现在中国40°N以南的区域。与此同时,SST和海冰变化能引起中国东部年均降水一定程度的减少,而大气CO2浓度、陆地冰盖和地形、东亚植被单独变化均不会显著影响东亚年均降水的分布状况,然而,上述四项因子的共同变化会通过协同作用引起中国东部年均降水的显著减少,西部地区降水则与现在差别不大。此外,末次盛冰期东亚夏季风的显著减弱源于SST和海冰变化,冬季风变化则可归因于SST和海冰、陆地冰盖和地形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