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1篇
  免费   313篇
  国内免费   368篇
测绘学   1315篇
大气科学   263篇
地球物理   540篇
地质学   568篇
海洋学   335篇
天文学   96篇
综合类   293篇
自然地理   14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93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高(多)光谱数据的背景-异常子空间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引用独立成分分析与盲信号分离的理论,从遥感高(多)光谱数据的基本统计特征出发,对其概率密度分布作出了分类与解释,并同图像数据的背景与异常建立了联系。在此基础上,对高(多)光谱数据点阵分布的空间几何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推断出遥感高(多)光谱数据集合的高维空间属于低维几何结构-"超平面"形态,而包含蚀变信息在内的异常点群通常会游离在"超平面"之外。然后,对主成分分析(PCA)的信号-噪声模型加以引申,提出了遥感图像多元数据集合高维空间的背景-异常信号子空间可划分的概念,并给出了子空间划分的阈值估计方法。同时,探讨了遥感图像的端元数目、多波段数据集合的本征维数、主要背景地物数目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西藏驱龙地区两种类型遥感数据的实例分析,说明了本文所讨论的光谱数据空间的低维结构以及背景-异常子空间模型在遥感高(多)光谱数据分析应用中的正确性与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不同自然景观区的遥感图像的光谱变化复杂,而它们的光谱数据空间属于低维几何结构,以及背景-异常(含噪声)子空间的可分性是其具有共性的本质特征。在统计意义上蚀变异常在遥感高(多)光谱数据集合中是可识别的。  相似文献   
992.
Monitoring coral reef communities at a decadal scale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and project their dynamic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reef management in light of disturbances and climate change. Complementing infrequent and localised in situ observations, time-series of aerial photographs and remotely sensed satellite images provide a means of monitoring the position and extent of reef-top coral communities, vegetation and abiotic substrata at the whole reef scale.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map such changes on Saint-Leu Reef (La Réunion) between 1973 and 2007. The period included two cyclones (1989, 2002) and one severe bleaching event (2002). Vertical images of the reef were recorded in five aerial photographs (1973, 1978, 1989, 1997, and 2003) and two Quickbird satellite images (2002, 2006) during that time. Quantitative in situ observations of parts of the reef-top were also available both to document ecological and substratum characteristics that produce the color and texture observable in the photos and satellite images. Coral communities were mapped on all images using manual delineation of polygons identified according to color and texture contrast. The 2006 Quickbird image was used as the mapping base and 15 types of coral communities were identified from a reef survey conducted in 2007. This hierarchical typology used coral growth forms, live and dead coral cover, macro-algae, substratum (sand, rubble and platform) and, to a lesser extent, coral taxonomy. The polygons at date t were over-laid onto image t − 1 across the whole series and their boundaries were manually edited to match the pattern on the earlier image. Labelling of polygons was guided by field-survey data and maps. For coral-dominated patches, six successive pairs of maps from 1973 to 2006 were compared to produce ‘coral community change maps’ for that period. Despite the multiple disturbance events, the coral community distribution and composition in 2006 on Saint-Leu Reef did not display major differences compared to 1973. This suggests a high degree of coral resilience at the site, led by rapid recovery of compact branching corals. The mapping techniques overcame challenges due to different image quality and the sparsity of in situ observations in time and space.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 for further application of reef monitoring protocols based on complementary in situ and remote-sensing data to help understand the dynamics of reef-top coral reef communities and geomorphology over years to decades.  相似文献   
993.
发光细菌法检测水产品中氯霉素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青岛近海分离的多株发光细菌中筛选出1株对氯霉素敏感的鳆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leiognathi YL,接种单菌落快速培养,制备出适宜检测的菌悬液,添加不同浓度的氯霉素溶液,研究氯霉素浓度与细菌发光强度抑制率之间的关系.通过控制菌体起始发光强度、菌液与氯霉素作用时间,建立发光细菌检测水产品中氯霉素体系.结果表明,当菌体的起始发光强度控制在(2.0~4.0)×105、菌液与氯霉素的最佳作用时间为30 min时,氯霉素浓度与细菌发光强度抑制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1.0 ng/mL,相关系数R2为0.989,该体系对氯霉素的检测灵敏度可以达到0.1 ng/mL,可以作为水产品中痕量氯霉素残留的1种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在水产品的氯霉素加标回收试验中,鱼肉中添加浓度为0.1~1.0 ng/g时,回收率在40.34%~114.26%之间.  相似文献   
994.
首先介绍地形网修测中常规判读地物地貌发生变化的方法,以及将变化检测技术应用于地形图修测中的必要性;其次介绍变化检测的基本原理、发展历史、国内外对变化检测概念的不同定义以及变化检测技术的特点和应用范围;紧接着从地形图快速修测这一客观需要出发,简明扼要地叙述变化检测方法的选择、变化检测的一般过程、变化检测结果在地形图修测中的应用,并结合变化检测的精度评估公式分析将变化检测技术应用于地形图修测工作中的实际效率;最后展望变化检测技术在地形图快速修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5.
提出了一种运用遥感技术提取速生林信息的方法,实现了大区域速生林分布情况的检测。该方法基于CBERS影像多年际时间曲线趋势,根据速生林生长周期中被砍伐并翻地的特殊阶段表现在遥感影像上的不同电磁波谱特征,对其进行检测,从而实现速生林地的提取。在广东省雷州市试验的结果表明,速生林信息提取的总体精度为88%,CBERS CCD图像可以用于大区域的速生林信息提取。  相似文献   
996.
以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建设为例,研究基于面向对象的重大工程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技术,以及建设工程对周边环境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影响。选取鸟巢2001年(动工之前)和2005年(建设中期)两期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运用多尺度影像分割和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进行土地利用信息提取及其变化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面向对象方法取得了理想的土地利用分类结果,两期影像的分类精度分别达到93.23%和94.55%,Kappa系数分别为0.9158和0.9332;鸟巢的建设对周边土地利用类型影响较大,尤其是植被、道路和耕地的变化显著,草地和道路明显增加,耕地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97.
基于遥感技术的变化检测是遥感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基于遥感的变化检测方法一般是利用光谱信息,较少注意多时相图像间的光谱特征相关关系分析.本文运用地统计学的伪交叉变差函数(Pseudo Cross Variogram)计算多时相图像纹理,定量表达多时相图像间的空间相关关系,并将得到的多时相纹理信息与光谱信息一起用于多时相变化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加入多时相纹理信息可以显著提高变化检测精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8.
在运用混合高斯密度模型对差分影像建模的基础上,分别采用顾及上下文信息的概率松弛迭代法和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法进行影像的变化检测.首先,提出一种运用遗传K均值算法与EM算法联合解算高斯混合密度模型参数的方法,该方法可以自动地解算出模型的统计参数,结果与手工选择样本的解算结果完全一致.然后,比较概率松弛迭代法以及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法的影像变化检测效果,得出基于模拟退火法的马尔可夫随机场法效果较好的结论.最后,对传统的基于模拟退火法的马尔可夫随机场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变权马尔可夫随机场方法,检测结果能更好地保持影像的结构性,并有效去除了孤立噪声.  相似文献   
999.
在Radon变换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Radon变换域附加检测规则对星载SAR图像中窄V尾迹进行检测的方法。附加的规则由去除短线规则和去除孤立点规则组成,将该方法应用于星载SAR图像中不同表现形式下的窄V尾迹,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00.
对传统的微分边缘检测算法进行了分析和评价。针对微分边缘检测算法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边缘检测算法。新算法将待检测像素的邻域也作为一个考虑的对象,通过计算该邻域的性质,从而增加了梯度运算的可靠性。实验表明,新算法能够检测到更细的边缘,并且在椒盐噪声的情况下要优于常用的微分边缘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