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1篇
  免费   452篇
  国内免费   970篇
测绘学   72篇
大气科学   2099篇
地球物理   166篇
地质学   214篇
海洋学   9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16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41.
冀西北麻粒岩区早前寒武纪主要地质事件的年代格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耿元生  刘敦一 《地质学报》1997,71(4):316-327
本文通过年代学资料和其它地质依据建立了冀西北及邻区麻粒岩地体早前寒武纪主要地质事件的年代格架。早期的基性火山喷发事件发生在2868—2932Ma期间,形成本区的早期地壳。在2761Ma左右发生了大规模的TTG岩浆侵位事件,在2650Ma时发生了基性岩浆侵位,使地壳加厚。在2561—2503Ma期间,花岗闪长质岩浆在本区广泛侵入,使地壳进一步加厚。2477—2461Ma期间,紫苏花岗岩以岩株形式侵入,同时发生区域麻粒岩相变质,早期地壳受到改造。大约在2300Ma时发生第二阶段的麻粒岩相变质。此后,在2144—2087Ma期间红色花岗岩侵位,形成花岗岩带。  相似文献   
42.
采用文献[1]提出的技术模型,研制了云宵县5月暴雨预报方法,建立了4个因子结构简单而天气学意义明了的客观预报模型。经2000~2003年试用,这种基于场量因子的预报模型,未漏报,严格评定的准确率为67%,明显优于主观预报。  相似文献   
43.
The process of crater formation by the impact of water drops on soil, sand and various other target material was studied. Craters of various shapes and sizes were observed on different target materials or conditions, ranging from circumferential depression to completely hemispherical shape. Crater shape was dependent upon target material, its ?ow stress or shear strength and the presence and thickness of water on the surface. Between 5 and 22 per cent of impact energy was spent on cratering, b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ter volume and kinetic energy of a raindrop was curvilinear, indicating a lower ef?ciency of impact energy in removing target material as the energy increases. Impact impulse, on the other hand, showed a more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crater volume, and the ratio of impulse over crater volume (I/V) remained constant for the entire range of drop sizes, impact velocities, and surface conditions used in this study. Surface shear strength, represented by the penetration depth of fall‐cone penetrometer, appeared to be a key factor involved in this process. An equation was developed which related crater volume to cone penetration depth and impact impulse. Crater volume, which appeared to be a better indicator of the total amount of material dislodged by a raindrop than splash amount, can thus be predicted using this equation. Copyright © 200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44.
星载被动微波遥感反演降水算法回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小青 《气象科技》2004,32(3):149-154
根据不同的降水反演方法对多种利用SSM/I、TMI反演降水的算法进行归类总结,按下垫面检测和降水反演算法两大步骤进行简要描述,并分经验法、半经验(半物理)法、物理模式法及物理廓线法4类方法对多种算法作了回顾。  相似文献   
45.
火箭增雨作业中雷达和3S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了提高作业的科学性,采用新一代多普勒雷达和3S技术指挥火箭车适时科学流动作业,在分析当地天气特点、雷达回波特征以及充分运用现有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的基础上,运用多普勒雷达指挥作业对不同类型云进行催化时目标云的选择、催化潜力判断、时机把握、催化部位的确定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包括雷达监测、判别指标、作业参数生成和效果反馈分析等内容的新一代火箭增雨作业技术方法,并运用3S技术对作业车辆实时定位跟踪,适时调整,科学指挥火箭车流动作业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46.
天津机场地区冻雨天气分析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利用气象常规资料,对天津机场地区1979~2002年出现的3次冻雨天气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了冻雨发生的天气形势特点和大气垂直结构特征:地面受低压控制,高空处在槽前,有明显的增温现象,槽前西南暖湿气流强盛,存在低空急流;850hPa到地面存在逆温层;700~500hPa之间有冰晶层,冰晶层内的温度为-10~-14℃:850hPa附近为暖层,暖层底部的高度在1.0~2.0km左右,暖层的厚度大约为1.0~2.0km,暖层内的温度大约为0~2℃;从地面到1.0~2.0km的高度存在冷层,冷层内温度大约为0~-2℃。以2002年12月13~14日的冻雨天气为代表个例,利用客观分析产品进行诊断分析,总结出冻雨天气预报的着眼点,为冻雨天气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酿酒葡萄冻害原因的初步分析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酿酒葡萄冻害的调查研究分析指出:初霜冻的早晚和冬季的极端低温不是造成酿酒葡萄冻害的主要原因。品种间差异和栽培管理不同也不是造成酿酒葡萄冻害的主要原因,10月份的强降温、气温明显偏低(气温≤-5.2℃)才是酿酒葡萄树体冻害的主要原因。引种抗冻能力较强酿酒葡萄品种、选择适应的生长环境和掌握适宜的埋土时间,是防御酿酒葡萄冻害防御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48.
一次强暴雨形成的动力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1998年7月武汉强暴雨的天气演变特征,并从理论上探讨了强暴雨形成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低空急流先于暴雨生成,暴雨最强时低空急流也最强;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及低空急流左侧非热成风梯度的存在,使得中尺度不稳定波的波振幅出现空间不稳定现象,高空急流右侧不稳定波的波振幅和低空急流左侧不稳定波的波振幅向暴雨区增加,暴雨区恰为这两支波叠加后振幅最大的区域,高低空急流耦合下的非热成风、中尺度对流-对称不稳定可能是这类强暴雨产生的动力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9.
1997年7月19日影响北京地区的暴雨个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毕宝贵  李晓莉  李泽椿 《气象》2004,30(6):18-23
针对在实际业务预报中经常遇到的北京地区降水的两种特殊性(明显天气系统移来时,北京地区降水明显比周围偏多或偏少),选取一个实例利用中尺度非静力模式(MM5)对降水比周围偏多情况进行了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比较成功地模拟了此次天气过程及其相关的中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凝结潜热对天气过程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而地形在天气过程中也起着主要作用,低层潜在不稳定能量的储备和输送是暴雨发生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50.
哈密南部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云惠  王勇 《气象》2004,30(7):41-43
通过对 2 0 0 2年 6月 1 8~ 1 9日哈密南部暴雨的环流背景、物理机制、T2 1 3产品的物理量及卫星云图分析 ,揭示形成暴雨的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