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6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257篇
海洋学   87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8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大王北洼陷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烃源岩可溶抽提物的色谱和色谱- 质谱分析结果,对大王北洼陷沙四段、沙三段和沙一段烃源岩的饱和烃和芳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组合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揭示了三套烃源岩在沉积环境和有机母源输入的不同特征,总结了应用生物标志化合物鉴别三套烃源岩的组合参数特征,为精细的油源对比奠定了基础。研究表明,沙四段烃源岩具有较低的Pr /Ph,4-甲基甾烷同类物中C28 4-甲基系列含量最低、较高的甲藻甾烷含量、较低的重排甾烷含量、异常的C35 升藿烷含量、高伽马蜡烷异常指数、含一定量的奥利烷和较高的硫芴系列化合物含量等特征,反映了沙四段烃源岩形成于高盐度含硫强还原沉积环境,低等水生生物为主,高等植物有明显贡献的混合母源特征。沙三段烃源岩具有较高的Pr /Ph,4-甲基甾烷同类物中C29 4-甲基系列含量最低、几乎不含甲藻甾烷、较高的重排甾烷含量、基本正常的升藿烷分布、低伽马蜡烷异常指数和较低的奥利烷含量等特征,反映了沙三段烃源岩形成于半咸水的一般还原环境,低等水生生物为主,有一定量高等植物有机输入的混合母源特征。沙一段烃源岩具有极低的Pr /Ph,4-甲基甾烷同类物中C28 4-甲基系列含量最低、较高的甲藻甾烷含量、很低的重排甾烷含量、异常的C33 升藿烷含量、高伽马蜡烷异常指数、极低的奥利烷含量和较高的脱羟基维生素E 含量等特征,反映了沙一段烃源岩形成于高盐度强还原沉积环境,低等水生生物占绝对优势的有机母源特征。对研究区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成熟度参数随深度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层系中成熟度参数的演化存在显著差异,沉积埋藏历史和沉积环境可能是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为此在应用这些参数进行烃源岩乃至生成石油的成熟度评价时,应使用不同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2.
海相页岩二次生烃潜力热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热压模拟实验的方法,选取自然演化不同起始成熟度的海相页岩,系统研究了海相页岩二次生烃规律。研究表明,海相页岩二次生烃过程不是一次生烃的直接延续,生烃特征与一次连续生烃也有差异。随着二次生烃起始成熟度的增加,二次生油产率存在比一次连续生烃滞后的生油高峰,并且随起始成熟度增加位置更加向后推移,已经处于高演化阶段的海相页岩不再有二次生油高峰。起始成熟度控制二次生烃潜力,起始成熟度处于生油窗之前的海相页岩具有较高的二次生油和生气潜力,起始成熟度处于生油窗的海相页岩具有较高的二次生气潜力和一定的二次生油潜力;起始成熟度高于传统生油窗的海相页岩,二次生油能力已经很低,但是演化到一定程度还具有相当的生气潜力;已经达到过成熟的海相页岩基本上不具备二次生烃潜力。此研究完善了二次生烃的理论研究,对中国叠合盆地海相烃源岩的评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3.
二次生烃是指停止生烃的烃源岩再次被深埋,并且受热温度超过一次生烃的最大温度,达到二次生烃门限时又重新开始生烃。主要生烃物质有干酪根及其衍生的丝沥青、可溶有机质,包裹体有机质、晶包有机质、固体沥青、一次生烃形成的吸附有机质以及缝合线有机质等。不管二次生烃起始成熟度是否达到一次生烃高峰所对应的成熟度,其二次生烃曲线均有一个相对的生烃高峰,而且二次生烃起始成熟度越高,生烃高峰就越迟,高峰值也相对较小。对于二次生烃的数量、演化路径以及生烃始点等关键问题仍存在分歧,今后应在热模拟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化学动力学和数值模拟方法,进一步加强碳酸盐岩二次生烃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4.
145.
二次生烃机理在中下扬子高演化烃源岩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地质观察、油气地球化学和样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总结二次生烃特征和生烃机理,将其应用到中下扬子区海相高演化烃源岩生烃潜力的评价。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二次生烃具有明显的迟缓现象,也仍具有相对的生烃高峰,二次生烃量与一次生烃量的总和小于连续热演化的生烃量,这些特征都与一次生烃的演化程度密切相关,初始演化程度成为评价高演化烃源岩二次生烃潜力的关键因素。中下扬子区中—古生界发育的6套烃源岩中,下二叠统、下志留统和下寒武统烃源岩具有较强的生烃能力,是主要的烃源层。下古生界烃源岩进入生烃时间较早,在强烈的构造运动背景下,生成的油气难以保存;上古生界烃源岩热演化程度相对较低,燕山—喜山期的再次沉降地区成为二次生烃的供源区。因此,下古生界台地相区和上古生界烃源岩具有一定的二次生烃潜力。  相似文献   
146.
在讨论矿区构造变形序列、变形期次、深度层次、构造组合及变形机制的基础上,重点对马鞍桥金矿的控矿韧性剪切带类型及其与成矿关系进行了研究,根据剪切带的几何要素,用作图法求出矿带的东延方向,综合其他找矿标志,预测出清水河处矿体可能出现的部位。  相似文献   
147.
Phenanthrene (PHE) and methylphenanthrenes (MPs) extracted from coaly shale and coal samples containing terrestrial organic matter are compared with the same compounds from marine shales in terms of yields and δ13C values at marginally to fully mature stages of thermal evolution. The shales derived from four boreholes in the Hils Half-Graben area, northwestern Germany, were shown to be representative of a greater number of samples from the same sites. The δ13C values of extractable PHE and MPs are less negative in the terrestrial (−24.3 to −26.0‰) than in the marine (−28.8 to −30.5‰) samples. Since these values are unrelated to mean vitrinite reflectance (Rr) values in the range of 0.5–0.9%, it appears that the stable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 of PHE and MPs is controlled by organic matter type rather than maturity.  相似文献   
148.
川东北地区长兴期生物礁结构分类及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曾伟  徐建斌 《沉积学报》1998,16(3):132-136
长兴期生物礁按结构分为成熟生物礁、半成熟生物礁和未成熟生物礁三种类型。成熟生物礁具有规模大、形态复杂、结构完整、造礁生物多、变浅相序等特点,未成熟生物礁具有规模小、形态简单、结构不完整、造礁生物少、变浅再变深相序等特点,半成熟生物礁的特点介于两者之间。成熟生物礁分布于台坪与台凹深水的过渡地带和台地边缘,半成熟生物礁分布于台坪与台凹次深水过渡地带,未成熟生物礁分布于台坪和台凹中。  相似文献   
149.
苏浙皖地区:中—古生界海相烃源岩及含油气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晚震旦世开始至中三叠世,苏泊皖地区沉积了三套巨厚的烃源岩系:上震旦统-上奥陶统,石炭系-二叠系、下三叠统。三套烃源岩热演化特点不同,特别是下古生界油源岩经历了加里东、印支-燕山期构造阶段的热演化,已达过成熟干气阶段;上古生界基本处于生油阶段晚期;三叠系大部处于成熟生油阶段,少数处于未成熟阶段。区内下古生界烃源岩经历了两次成油过程,第一次在加里东运动前的盆地沉降阶段,第二次在中里东运动后晚古生代陆  相似文献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